APP下载

走近名家——季羡林

2011-12-29何莉谭周杰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1年26期

  名家简介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我国著名学者,精通多国语言。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1946年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等多种职务。季先生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等,范围之广,国内外罕见。
  季先生不仅出版了大量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著作,而且出版了多部散文集,在文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季羡林论人生》《病榻杂记》等。季先生的散文,无论是咏物、怀旧,还是叙事、写景,均表现了他观察事物、认识世事的独特眼光和深刻思想,抒发了他的真情实感,给人以深刻启迪。
  季先生具有明确、独到的散文观。他的散文继承与发扬了中国古典的美学精神,呈现出章法的自然而严谨之美、内容的朴实而韵律之美、语言的平实而精练之美。
  2008年高考语文湖北卷阅读题选用了季先生的散文《雾》,2008年全国卷Ⅱ选用了他的散文《马缨花》,2010年北京卷选用了他的散文《海棠花》。近年来高考命题专家喜欢用季先生的文章做阅读题,笔者妄揣其因,大致有以下几种:对人文学者的敬仰,对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视与隐忧,对学习世界文化的提倡,对大师的学习与缅怀,对白话文典雅化、朴实化、自然化的期待,对考生热爱生活的引领以及“史、识、才、情”多方面的熏陶。另外,大师的文章似浅而深,出题方便。
  
  选文1 生命的力量
  
  清塘荷韵
  友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致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够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命了。
  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叶落,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上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漂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看着水面上的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坠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起接触到水面,二者合而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集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好像是一下子从夏天转入秋天。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油的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选自《人民日报》1997年11月13日,有删改)
  
  含英咀华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本文情景交融,心随物走,作者盼荷,种荷,等荷,赏荷,开荷是绚烂的“高举”,赏荷便是玩味与思索的静默,残荷则是消逝的淡然以及冬天后又是一个美丽春天的希冀。在作者笔下,生命是那么强盛与安然。文章语言清新自然,多用典雅的整句,使清塘荷花随着作者的情思,飘出花香,飘出文章墨香,飘出生命之韵味。
  
  思考练习
  1.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2)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
  2.“季荷”有什么特点?朋友为荷花取名为“季荷”让“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为什么?
  3.“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引用这句诗有什么意图?请作简要分析。
  
  选文2 人性皆尚美
  
  洛阳牡丹
  “洛阳牡丹甲天下”这一句在中国流行了千百年的话,我是相信的,我是承认的。但是,我以前从没有意识到,这一句话的真正含意自己并没有完全了解。
  牡丹,我看得多了。在我的故乡,我看到过。在北京的许多地方,特别是法源寺和颐和园,我也看到过。牡丹花朵之大、之美,花色品种之多,确实使我惊诧不已。我觉得,唐人咏牡丹的名句“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约略可以概括。牡丹被尊为花中之王,是当之无愧的。
  但是,什么叫“国色”?什么又叫“天香”?我的理解介乎明暗之间。
  今年四月中旬,应洛阳北京大学校友会的邀请,我第一次到了洛阳这座“牡丹之城”。此时正是洛阳牡丹花会举行期间。今年因为气候偏冷,我们初到的第一天,连大马路旁开得最早的“洛阳红”,都没有全开放。焉知天公作美,到了第二天竟然晴空万里,阳光普照。仿佛那一位大名鼎鼎的金轮圣神皇帝武则天又突然降临人间,下诏牡丹在一夜之间必须开放,不但“洛阳红”开得火红火红,连公园里那些比较名贵的品种也都似从梦中醒来一般,打起精神,迎着朝阳,一一开放。
  
  我们当然都不禁狂喜,来到了牡丹最集中的地方王城公园,欣赏“甲天下”的洛阳牡丹。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洛阳牡丹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光花名,就是几十上百种,个个美妙非凡,诗意盎然,我记也记不住。花的形体和颜色也各不相同,直看得我眼花缭乱,目迷五色。我想到神话里面的百花仙子,我想到《聊斋志异》里面的变成美女的牡丹花神,一时搔首无言,不知道要说什么好。昨天夜里,我想到今天来看牡丹,把我脑海里积累了几十年的辞藻宝库,翻箱倒柜,穷搜苦索,想今天面对洛阳牡丹大展文才,把牡丹好好地描绘一番。我真希望我的笔能够生花,产生奇迹,写出一篇名文,使天下震惊。然而,此时此地,面对着迎风怒放的牡丹,却一点词儿也没有了。我的“才”耗尽了,一点儿也挤不出来了。我想,坐对这样的牡丹,对画家来说,名花的意态是画不出来的;对摄影家来说,是照不出来的;对作家来说,是写不出来的。我什么家都不是,更是手足无所措了。
  《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有一段话: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我对牡丹花真是一往情深。我觉得,值此时机最好的方法就是喊上几声:“奈何!奈何!”
  洛阳人民有福了,中国人民有福了。在林林总总全世界的无数民族中,造物主——假如真有这么一个玩意儿的话——独独垂青于我们中华民族,把牡丹这一种奇特而无与伦比的名花创造在神州大地上,洛阳人和全中国的人难道不应该感到骄傲,感到幸福吗?在王城公园里拥拥挤挤围观牡丹的千万人中,有中国人,其中包括洛阳人,也有外国人,个个脸上都流露出兴奋幸福的神情,看来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既是民族的,又是全人类的。牡丹也是如此。在洛阳,在中国的洛阳,坐对迎风怒放的牡丹,我不应该只说,洛阳人民有福了,中国人民有福了,而应该说,全世界人民都有福了。
  我觉得,我现在方才了解了“洛阳牡丹甲天下”这一句话的真正含意。
  (选自《洛阳日报》2009年4月14日,有删改)
  
  含英咀华
  “洛阳牡丹甲天下”,是一句话,一处风景,更是一种情怀。这句话,贯串全文,作者借此说风景,说中国洛阳的牡丹“奇特而无与伦比”“造物主”“垂青于我们中华民族”,可谓洛阳牡丹天下第一;说情怀,说牡丹“美妙非凡,诗意盎然”,美的目的是让大家幸福,此花似乎有了自然境界、社会境界、天地境界。作者写花,以意驭景,没有单纯地客观地写花,而是暗喻“洛阳牡丹甲天下”,甚至可以说“洛阳牡丹甲天地”,甚至是“洛阳牡丹甲心灵”了。因为美是比天地还宽广的心,美是灵魂,美是情怀。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诠释了人间的大美,也展示了其大美情怀。
  
  思考练习
  1.本文写洛阳牡丹,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2.请简述本文的写作思路。
  3.你如何理解“看来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既是民族的,又是全人类的”这句话?
  4.作者在文章第三自然段说:“什么叫‘国色’?什么又叫‘天香’?我的理解介乎明暗之间。”作者最后理解了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见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