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伪与本真之间

2011-12-29黄妙倩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1年28期

  本真让人懂得去说“足矣”,而虚伪却吵嚷着还嫌不够。
  忙碌应付生活的人,本就经不起任何对生命的考量。他们虚伪,做作,丑陋,伪善。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
  我向来觉得,是人类昏迷时对丑陋面具的极度依赖和清醒时对本真的至高追求,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对这两者关系的深入思考则催生了一类人——圣哲。
  泰戈尔曾自责道:“赞扬在羞辱我,因为我暗中讨要他。”诚然,我们并非圣哲,但这愈演愈烈的虚伪与本真之战,难道不值得我们思量一下吗?
  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是谎言的编织者,即便存在技术差异、规格差异,但总体数量却是相同的——那便是无限。记不得从什么时候起,我突然发现谎言颠覆了本真的曙光,耳畔的言语终日充满了“人情世故”的意味。也记不得从什么时候起,我已分不清有些话是真的说过还是幻觉,忘记了一切消极却真实存在的东西。我困惑,我们为什么爱听千篇一律的话,又重复加上各自的想象与点缀,拿来欢欣鼓舞呢?
  在谎言面前,原本该是永恒胜者的本真,此刻却被虚伪戏谑。
  我习惯将编织谎言称为虚伪,因为我相信,“虚幻的伪善”下是无可奈何的本真。迫于强大的压力,本真才会暂时让位。我曾看过一个有关城市人深夜自杀的故事,晦涩的描写让人不寒而栗。其实我反倒觉得,那才是一个人虚伪地走过白昼后最真实的状态,也是大多数人内心的写照,只是更极端一些罢了。
  我们有很多理由来拒绝本真,与其说是“尊重他人”,还不如说是“保全自身”。的确,凡是有点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你这样做没错。可是,你至诚的灵魂是否会令人更欣赏呢?一句“你错了”是否更显果敢,一句“那样会更好”是否更加能赢得他人的信任,一句“不可以那么做”是否更能唤回偏执的心呢?
  可能你也听到过这样的言论:“普通的、自然的、只具备人的意义而不加外饰的人,算得了什么呢?”
  然而,我不得不说:“一个只具备过度的外饰的生物,那还是人吗?”
  宇宙充满了含情脉脉而又残忍的谎言,而这些却终在时间的流逝中变得不可信赖,扩大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尽管如此,生存的无奈却依旧让人隐隐作痛于在本真的面前,惭愧地无法抬头。
  在圆圈永恒的舞蹈中,圆心沉寂着。而在虚伪与本真之间,不安的生灵谨慎地生活着。
  【作者系浙江省嘉善高级中学高三(1)班学生,指导教师:顾叶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