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
2011-12-29叶茂樟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1年28期
名家简介
冯骥才,原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于天津,当代著名作家、艺术家、民间文艺家,现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等。其作品多次获全国性文学大奖,并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十余种文字。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艺术的至高境界,将两者完美结合且能书能画者,在当代文艺界首推冯骥才。这位初以绘画为职业,后专事文学的艺术家,以画家特有的艺术感觉以及散文诗般的精美文字,传达给人独特的审美享受。他把写作和绘画看做记录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穷极丹青之妙,尽得写作真谛。
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对社会和人文的关注不断加大,2005年高考语文福建卷选用了冯骥才的《日历》,2009年上海春季卷选用了他的《手工是一种遗产》。考生要加强对这类文章的阅读训练。
绝盗
老城区和租界之间那块地,是天津卫最野的地界。人头极杂,邪事横生。20年代,这里一处临街小屋,来了一对青年男女租房结婚。新床新柜,红壶绿盆,漂漂亮亮装满一屋。大门外两边墙垛子上还贴了一双红喜字。结婚转天一早,小两口儿就出门做事上班。邻居也不知他们姓甚名谁。
事过三天,小两口儿去上班不久,忽然打东边飞也似来了一辆拉货的平板三轮。蹬车的是个老头子,骨瘦肉紧,皮黑牙黄,小腿肚子赛两个铁球,一望便知是个长年蹬车的车夫。车板上蹲着两个小子,全是十七八岁的样子,手拿木棍、板斧和麻绳。这爷仨面色都凶,看似来捉冤家。
老头子把车直蹬到那新婚小两口儿的门前,猛一刹车,车上两小子蹦下来,奔到门前一看,扭头对那老头子说:“爹,人不在家,门还锁着呢!”门板上是挂着一把大洋锁。
老头子登时火冒三丈,眼珠子瞪得全是眼白,脑袋脖子上的青筋直蹦,跳下车大骂起来:“这不孝的禽兽,不管爹娘,跑到这儿造他妈宫殿来了。小二、小三,给我把门砸开!”
应声,那两个小子抡起板斧,把门锁砸散。门儿大开,一屋子新的物品全亮在眼前。老头子一看更怒,手指空屋子,又跳又叫,声大吓人:“好呵,没心没肺的东西!从小疼你抱你喂你宠你,把你这白眼狼养活成人。如今你娘一身病,请大夫吃药没钱,你一个子儿不给,弄个小妖精藏到这儿享福来。你娘快死啦!你享福?我就叫你享福享福享福!小二、小三!站着干吗?把屋里东西全给我弄回家去!要敢偏向你们大哥,我就砸折你俩的腿!”
那两个小子七手八脚,把屋里的箱子包袱、被褥衣服抱出来,往车上堆。
邻居们跑出来围观。听这老头子一通骂,才知道那新婚小两口儿的来历。这种连快死的老娘都不管的白眼狼,自然没人出来管。再说那老头子怒火正旺,人像过年放的火炮,一个劲儿往上蹿,谁拦他,他准和谁玩命!
东西搬得差不多,那两个小子说:“爹,大家伙抬不动,怎么办?”
老头子一声惊雷落地:“砸!”
跟着一通乱响,最后玻璃杯子打屋里也扔了出来,这才罢手。老头子依旧怒气难消,吼一句:“明儿见面再说!”便扬长而去。
门儿大敞开没人管,晾了一整天。邻居们远远站着,没人上前,可谁也没离开,等着那小两口儿回来有戏看。
下晌,新婚的小两口儿打西边有说有笑地回来。到家门口一看,懵了。过去问邻居,一直站在那里的邻居反而纷纷散开。有位大爷出来说话,显然他对这不尽孝心的年轻人不满,朝新郎说道:“早上,你爹和你兄弟们来了,是他们干的。你回你爹妈那儿去看看吧!”
新郎一听,更懵,忽然大声叫道:“我哪还有爹呀!我三岁时爹就死了,我娘大前年也死了。只一个姐姐嫁到关外去,哪来的兄弟?”
“嘛?”大爷一惊。可早上的事真真切切,一时脑筋没转过来,还是说,“那明明是你爹呀!”
小两口儿赶紧去局子报案,但案子往下足足查了十年,也没找到他们那个“爹”。
天津卫的盗案千奇百怪,这一桩却数第一。偷盗的居然做了人家的“爹”;被盗的损失财物不说,反当了“儿子”,而且还叫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来。若是忍不住跟人说了,招不来同情,反叫人取笑,更倒霉。多损,多辣,多绝,多邪!
(选自《俗世奇人》,有删改)
含英咀华
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来写,盗贼狐假虎威的煞有介事,邻居信以为真的旁观者心态都被写得活灵活现。全文结构完整,内容紧凑,开头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和环境,正文部分按时间顺序叙述故事,结尾对此事适当地说明和议论,首尾呼应。
含英咀华
1.文中的绝盗“绝”在什么地方?作者是怎样描写盗贼的?
2.你怎样看待绝盗的行为?
3.本文结尾有什么特点?
含英咀华
我之所以离开巴黎,专程去到大西洋边小小的古城翁弗勒尔,完全是因为这地方曾使印象派的画家十分着迷。究竟是什么使他们如此痴迷呢?
古城就在海边,一年四季经受着来自海上的风雨,这就使得此地人造屋的本领极强。在没有混凝土的时代,他们用粗大的方木构造屋架。木头有直有斜,但在力学上很讲究;木架中间填上石块和白灰,屋顶铺着挡风遮雨的黑色石板,不但十分坚固,而且很美,很独特。翁弗勒尔人很喜欢他们先辈的这种创造,所以没有一个人推倒古屋,去盖那种工业化的水泥楼。一看翁弗勒尔就知:它起码两百岁!
我在挪威斯克地区曾经看过中世纪的完全用木头造的教堂。它们已经完全被视做文物。但在这里,它依然被使用着。奇异的造型,粗犷的气质,古朴的精神,非常迷人。翁弗勒尔的木头不怕风吹日晒,木教堂历经数百年,只是有些发黑。它非但没有朽损,居然连一条裂缝也没有。
教堂里的光线明明暗暗,全是光和影的碎块,来祈祷的人忽隐忽现。对于古老的管风琴来说,木头的教堂就是一个巨大的音箱。赞美圣母的音乐浑厚地充满在教堂里。再有,便是几百年也散不尽的木头的气息。
教堂里的音乐是管风琴,教堂外的音乐是钟声。每当尖顶里的铜钟敲响,声音两重一轻,嘹亮悦耳,如同阳光一般向四处传播。翁弗勒尔的房子最高不过三层,教堂为四层楼房;钟声无碍,笼罩全城。最奇异的是,城内的小街小巷纵横交错。这空空的街巷便成了钟声流通的管道。无论在哪一条深巷里,都会感到清晰的钟声迎面传来。
最美的感觉当然就在这深巷里。
我喜欢它两边各种各样的古屋和老墙,喜欢它们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样子,喜欢它随地势而起伏的坡度,喜欢被踩得坑坑洼洼的硌脚的石头路面,喜欢忽然从老墙里边奔涌出来的一大丛绿蔓或生气盈盈的花朵……我尤其喜欢站在这任意横斜的深巷里失去方向的感觉。在这种深巷里,单凭明暗是无法确认时间的:正午时会一片蓝色的幽暗,天暮时反而会一片光明——一道夕阳金灿灿地把巷子照得通亮。
在那个小小的城堡似的旧海关前,一个穿皮衣的水手正在挺着肚子抽着大烟斗,一只猎犬骄傲地站在他身边;渔港边的小路上,一个年轻女子推着婴儿车悠闲地散步,婴儿的足前放着一大束刚买来的粉色和白色的百合;堤坝上,支个摊子卖鱼虾的老汉对两位胖胖的妇女说:“昨天风大,今天的虾贵了一点。”
这些平凡又诗意的画面才是画家们的兴奋点吧!
我的伙伴问我什么时候去参观“布丹美术馆”。他说那里收藏着许多印象派在翁弗勒尔所作的画。我说:“现在就去。”他笑了,说:“你真沉得住气,最后才去看画。”我说:“要想了解画家,最好先看看吸引他们的那些事物。”
(选自《灵魂的巢》,有删改)
含英咀华
这是一篇游记,但不是一般的游记。作者以他独特的视角,以画家特有的艺术感觉以及散文诗般的优美文字,对异域文化作了如诗如画的解读。在他眼里,久远的木教堂,深邃的小巷以及悠闲淳朴的人们共同构成了古朴的翁弗勒尔一种“美的精神的浪漫”。这就是印象派画家痴迷于此的原因。相比而言,我们对于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未免过于物质化了,以致常常随心所欲地处置它们,将它们弄得面目全非。
含英咀华
1.你认为古城翁弗勒尔吸引印象派画家们的原因是什么?
2.翁弗勒尔教堂的美感体现在哪里?
3.本文在写作上与一般的游记有什么不同?
含英咀华
一个气势豪迈的词儿正在流行起来,这个词儿叫做:打造文化。常常从媒体上得知,某某地方要打造某某文化了。这文化并非子虚乌有,多指当地有特色的文化。这自然叫人奇怪了,已经有的文化还需要打造吗?前不久,听说西部某地居然要打造“大唐文化”。听了一惊,口气大得没边儿。人家“大唐文化”早在一千年前就辉煌于世界了,用得着你来打造?你打造得了吗?
毋庸讳言,这些口号多是一些政府部门喊出来的。这种打造是政府行为,其本意往往还是好的,为了弘扬和振兴当地的文化。应该说,使用某些行政手段,是可以营造一些文化氛围,取得某些文化效应的。但这种“打造”是造不出文化来的。打造这个词儿的本意是制造。优良的工业产品和商品,通过努力是可以打造出来的,文化却不能,因为文化从来不是人为地打造出来的。
坦率地说,打造文化叫得这么响,其中有一个明显的经济目的——发展旅游。因为,人们已经愈来愈清楚:文化才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一切文化都是个性化的。文化的独特性愈强,旅游价值就愈高。文化是老祖宗不经意之间留给后人的一个永远的“经济增长点”。那么在各地大打旅游牌的市场竞争中,怎样使自己的文化更响亮、抢眼、冒尖、夺目?一句话,看来就得靠“打造”了。
而这里所谓的打造文化,其本质是对原有文化的一种资源整合,一种商业包装,一种市场化改造。在市场霸权的时代,一切原有的文化都注定要被市场重新选择。市场拒绝深层的文化,只要外表光怪陆离的一层。文化的浅薄化是市场化的必然。此外,市场还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原有文化进行再造。涂脂抹粉,添油加醋,插科打诨,必不可少。这也是各个旅游景点充斥着胡编乱造的“伪民间故事”的真正缘故。与此同时,便是无数宝贵的口头文学遗产消失不存。再有,就是假造的景点和重建的“古迹”——文化便被打造成了。
这里边有文化吗?真实的历史文化在哪儿呢?打造出来的到底是什么“文化”?伪文化?非文化?谁来鉴别和认定?反正前来“一日游”的游客们只要看出点新鲜再吃点特色小吃就行,没人认真。也许那些对当地文化一无所知的洋人们会举着大拇指连声称好,凑巧被在场的记者拍张照片登在转天报纸的头版上,再写上一句“图片说明”:东方文化醉倒西方客。
打造文化,一个多么糊涂的说法和粗鄙的做法!
(选自《人民日报》2006年11月7日,有删改)
含英咀华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许多事物都被打上了金钱的烙印,文化也不例外。殊不知,精神文化并不能像物质产品那样被打造,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有赖于长期的积淀和培养,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需要千百年的积淀与传承,岂是一时“打造”得了的?“打造文化”不仅反映了现代人浮躁、急功近利的心理,更是对文化的亵渎。
含英咀华
1.所谓的“打造文化”,其实质是什么?
2.“打造文化者”是怎样“打造文化”的?
3.你怎样看待“打造文化”的行为?
参考答案见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