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综合

2011-12-29鲍亚民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1年30期

  【考点阐述】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对文言文“分析综合”的考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筛选文中的信息,是在读懂文言语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考生分析能力的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是考查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综合能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出文言文中作者对其叙述的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的观点态度。
  
  【技法指导】
  一、筛选文中的信息
  高考试题中关于这一考点的设题一般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出符合指令的信息。该考点采用的题型是定向考查,通常是给出多个句子,交叉排列编为四组,要求考生选出全都表现或说明文中人物在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行为特点等的一组。
  解答这类题目常用的方法是排除法,这是做此类题目较简便快捷的方法。首先,读懂题干要求。因为题干会要求考生筛选什么样的信息,这是解题的方向。其次,看要求:“谁”“什么”“怎么样”。然后逐句分析每个句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最后,对照编组情况判断选择。如:
  (2010年高考语文山东卷)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申甫失败原因的一组是()
  ①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②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③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④权贵人俱不习兵⑤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⑥诸路援兵不至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
  本题是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一般设置六个句子。考生答题时,须对六个句子进行三步审查:一审是直接还是间接;二审对象是不是题干中所说的人物;三审性质是不是题干所说的特点。最后用排除法选择作答。第④句是说权贵人不会用兵,与申甫无关,第⑥句是申甫失败后发生的事,与申甫无关,排除④⑥,对照编组情况,所以选B项。
  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两个考点常常放在一起设题。这类题目考查的是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这种归纳概括一般是在考生能够读懂全文的基础上设题的。其设题方式是给出四项对语段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要求考生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解答技巧:首先,将选项分类,选取其中的关键处作为切入点。其次,了解干扰项的设置——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或夸大(缩小)范围、暗换主语,或无中生有、曲解文意,或把两件不相干的事放在一起,强加因果。最后,把选项的内容放到语段中作比较,对照原文,确定答案。如:
  (2010年高考语文山东卷)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甫小时候曾路遇一位道人,道人通过狸鼠的游戏向申甫展示了八阵图的神奇,并打算传授给他。但由于年幼无知,申甫不愿意学习。
  B.申甫学佛不成而改学道人所传兵书。颍州大侠刘廷传的数百门客虽然喜欢谈论兵法,却都赶不上申甫,申甫因此得到了刘廷传的赏识。
  C.申甫到京师后屡遭挫折,后得到刘之纶、金声等人的举荐,被皇帝召见后授予京营副总兵的官职,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
  D.在满桂兵败、朝廷遭遇危难之时,申甫亲自带兵上阵杀敌,身中数十箭,为国捐躯,最后却没有得到朝廷公正的待遇,令人叹惋。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考生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以下四点:1.注意时间、地点、官职等与文中人物的对应关系。2.注意主语省略句和被动句,找准陈述对象。3.关注相应句子中的每一个实词,辨析多义词的意思。4.注意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在文中有无相应表述等。本题C项对照原文,应该是被皇帝召见后,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皇帝立刻授予申甫京营副总兵的官职。选项句子弄错了时间的前后顺序。所以,正确答案为C。
  
  【同步突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题。
  允(高允)奉诏领著作郎,与司徒崔浩述成国记。浩刊所撰国史于石,以彰直笔。允闻之,谓著作郎宗钦曰:“闵湛所营分寸之间,恐为崔门万世之祸,吾徒无类矣。”未几而难作。初,浩之被收,允直中书省。景穆使召允,留宿宫内。翌日,命骖乘至宫门,谓曰:“入当见至尊,吾自导卿,脱至尊有问,但依吾说。”既入见,景穆言允小心慎密,且微贱,制由于浩,请赦之。帝召允谓曰:“国书皆浩作不?”允曰:“《太祖记》,前著作郎邓彦海所撰;《先帝记》及《今记》,臣与浩同作,然而臣多于浩。”帝大怒曰:“此甚于浩,安有生路?”景穆曰:“天威严重,允迷乱失次耳。臣向问,皆云浩作。”帝问:“如东宫言不?”允曰:“臣罪应灭族,不敢虚妄。殿下以臣侍讲日久,哀臣乞命耳。实不问臣,不敢迷乱。”帝谓景穆曰:“直哉!此亦人情所难,而能临死不移。且对君以实,贞臣也。宁失一有罪,宜宥之。”允竟得免。于是召浩前,使人诘,惶惑不能对。允事事申明,皆有条理。时帝怒甚,敕允为诏,自浩以下,僮吏以上,一百二十八人皆夷五族。允持疑不为,频诏催切,允乞更一见,然后为诏。诏引前,允曰:“浩之所坐,若更有余衅,非臣敢知。直以犯触,罪不至死。”帝怒,命介士执允。景穆拜请,帝曰:“无此人忿朕,当有数千口死矣!”浩竟族灭,余皆身死。宗钦临刑叹曰:“高允其殆圣乎!”
  (选自《北史·卷三十一·列传第十九》,有删改)
  1.下列对宗钦评价高允“其殆圣乎”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善于分析问题,有预见性②地位微贱,处事小心谨慎③敢于冒死直谏④临死而不委难于人⑤答皇帝之问善于应变
  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③④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允奉皇帝之命做了著作郎,崔浩把所撰写的国史刻在石头上。高允听说此事,认为他们这些人恐怕都不能免于灾难。
  B.崔浩被收到狱中时,高允向中书省禀报。第二天,景穆领着高允入宫见到皇上,景穆在皇上面前替高允说了不少好话。
  C.高允在皇上面前说:“《太祖记》是以前的著作郎邓彦海撰写的;《先帝记》及《今记》是我和崔浩合写的,但我写的部分比崔浩的多。”皇上听后大怒,要处死高允。
  D.皇上命令高允书写诏令,高允迟迟不写,要求再拜见一次皇上,皇上让卫兵抓住高允。崔浩最终被处灭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题。
  后羌寇武都,邓太后以诩(虞诩)有将帅之略,迁武都太守,引见嘉德殿,厚加赏赐。羌乃率众数千,遮诩于陈仓、崤谷,诩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当发。羌闻之,乃分抄傍县,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或问曰:“孙膑减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以戒不虞,而今日且二百里。何也?”诩曰:“虏众多,吾兵少。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测。虏见吾灶日增,必谓郡兵来迎。众多行速,必惮追我。孙膑见弱,吾今示强,势有不同故也。”
  既到郡,兵不满三千,而羌众万余,攻围赤亭数十日。诩乃令军中,使强弩勿发,而潜发小弩。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至,并兵急攻。诩于是使二十强弩共射一人,发无不中,羌大震,退。诩因出城奋击,多所伤杀。明日悉陈其兵众,令从东郭门出,北郭门入,贸易衣服,回转数周。羌不知其数,更相恐动。诩计贼当退,乃潜遣五百余人于浅水设伏,候其走路。虏果大奔,因掩击,大破之,斩获甚众,贼由是败散,南入益州。诩乃占相地势,筑营壁百八十所,招还流亡,假赈贫人,郡遂以安。
  
  先是,运道艰险,舟车不通,驴马负载,僦五致一。诩乃自将吏士,案行川谷,自沮至下辩数十里中,皆烧石剪木,开漕船道,以人僦直雇借佣者,于是水运通利,岁省四千余万。诩始到郡,户裁盈万。及绥聚荒余,招还流散,二三年间,遂增至四万余户,盐米丰贱,十倍于前。
  (选自《后汉书·虞傅盖臧列传》,有删改)
  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虞诩“有将帅之略”的一项是()
  ①诩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当发②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③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④孙膑见弱,吾今示强,势有不同故也⑤诩乃令军中,使强弩勿发,而潜发小弩⑥令从东郭门出,北郭门入,贸易衣服,回转数周⑦乃潜遣五百余人于浅水设伏,候其走路⑧皆烧石剪木,开漕船道,以人僦直雇借佣者
  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
  C.①②⑤⑥D.③④⑦⑧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太后升虞诩的官职,并接见、赏赐他,表现了邓太后的知人善任。
  B.虞诩在理论上懂得活用战例,在实战中能以少胜多,的确“有将帅之略”。
  C.虞诩将自己的兵力完全暴露在后羌人面前,这种做法虽有迷惑敌方的作用,但其实是一种冒险举动,说他“有将帅之略”有些言过其实了。
  D.虞诩在治理武都郡时,发展了武都郡的经济,表现了他出众的管理才能。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题。
  彦博幼聪悟,有口辩,涉猎书记。初,其父友薛道衡、李纲常见彦博兄弟三人,咸叹异曰:“皆卿相才也。”时高丽遣使贡方物,高祖谓群臣曰:“名实之间,理须相副。高丽称臣于隋,终拒炀帝,此亦何臣之有?朕敬于万物,不欲骄贵,但据土宇,务共安人,何必令其称臣以自尊大?可即为诏,述朕此怀也。”彦博进曰:“辽东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家之玄菟郡耳。魏、晋已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许以不臣。若与高丽抗礼,则四夷何以瞻仰?且中国之于夷狄,犹太阳之比列星,理无降尊,俯同夷貊。”高祖乃止。
  其年,突厥入寇,命右卫大将军张瑾为并州道行军总管,出拒之,以彦博为行军长史。与虏战于太谷,军败,彦博没于虏庭。突厥以其近臣,苦问以国家虚实及兵马多少,彦博固不肯言。颉利怒,迁于阴山苦塞之地。太宗即位,突厥送款,始征彦博还朝,授雍州治中,寻检校吏部侍郎。
  彦博善于宣吐,每奉使入朝,诏问四方风俗,承受论言,有若成诵。声韵高朗,响溢殿庭,进止雍容,观者拭目。四年,迁中书令,进爵虞国公。高祖常宴朝臣,诏太宗谕旨,既而顾谓近臣曰:“何如温彦博?”其见重如此。
  初,突厥之降也,诏议安边之术。彦博议曰:“汉建武时,置降匈奴于五原塞下,全其部落,得为捍蔽,又不离其土俗,因而抚之。一则实空虚之地,二则示无猜之心。若遣向西南,则乖物性,故非含育之道也。”太宗从之,遂处降人于朔方之地,其入居长安者近且万家。议者尤为不便,欲建突厥国于河外。彦博又执奏曰:“既已纳之,无故遣去,深为可惜。”与魏徵等争论,数年不决。
  彦博自掌知机务,即杜绝宾客,国之利害,知无不言,太宗以是嘉之。及薨,谓侍臣曰:“彦博以忧国之故,劳精竭神,我见其不逮,已二年矣。恨不纵其闲逸,致夭性灵。”彦博家无正寝,及卒之日,殡于别室,太宗命有司为造堂焉。赠特进,谥曰恭,陪葬昭陵。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一》,有删改)
  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温彦博“有口辩”的一项是()
  ①名实之间,理须相副②中国之于夷狄,犹太阳之比列星,理无降尊,俯同夷貊③承受论言,有若成诵④太宗从之,遂处降人于朔方之地⑤与魏徵等争论,数年不决⑥彦博自掌知机务,即杜绝宾客
  A.①②④B.②③⑤
  C.③④⑥D.①⑤⑥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从前朝与高丽交往的情形出发,提出不必让高丽称臣,温彦博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加以劝谏,阻止了高祖下诏。
  B.由于没能从温彦博的口中得到大唐国力和兵马的有关情报,突厥颉利把他关押在阴山苦寒之地。直到后来突厥来唐讲和,他才得以回唐。
  C.在安置突厥的问题上,温彦博根据汉代安置匈奴的做法,主张分散安置。唐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把突厥安置在北方,其中一部分入住长安。
  D.温彦博敢于直言进谏,拥有崇高气节,清廉自守,为国家殚精竭虑,耗尽了自己的生命,这是难能可贵的。
  参考答案见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