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新认识“同课异构”

2011-12-29钱铁男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期

  近期,我校语文组开展了以“同课异构”为主题的教研组学科督导活动,要求全员参加。首先是备课组内集体备课,然后进行公开教学、听课、评课等一系列活动……笔者在学习了有关“同课异构”的理论、案例后,再来反观这次校本教研活动,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如何理解“同课异构”
  (一)“同”在何处
  “同课异构”除了所教的课文相同以外,教学内容也是一致的,而教学内容的一致性是由教学目标来体现的。我认为,“同课异构”从教学层面来看,应该是教学内容的一致性与课堂教学的个性化两者的结合。然而反观上次本校教研活动,我们的重点似乎落错了地方,备课组的老师们极力在“异”字上下工夫,主要想着如何使自己的教学设计与众不同。
  我想以《滹沱河和我》的教学内容确定为例来谈谈我的看法。
  这篇课文是上海市二期课改新教材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当时,备课组的老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有以下几种:
  甲: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词句质疑能力。
  2.领会作者热爱家乡的诚挚情感和对自然伟力的崇敬。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通过质疑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质疑质量。
  乙:教学目标:
  1.整体理解文章,了解滹沱河和我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运用默读、朗读等读书方法,采用质疑、交流等探究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品味、欣赏优美句子,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浓郁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品味、欣赏描写生动、优美的句子。
  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的理解,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浓郁的思乡之情。
  丙:教学目标:
  1.学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描写事物。
  识记文中的生字、词,并掌握其中一些词的含义。
  2.在朗读、圈画、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滹沱河性格和“我”性格成长的关系。
  3.体会作者对自然伟力的崇敬之情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学习作者坚强不屈的精神。
  教学重点:对文中生字词的识记、理解,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我”与滹沱河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我”对滹沱河的深厚情感,以及从滹沱河身上获得的启迪。
  丁:教学目标:
  1.理解“滹沱河”的性格与“我”的性格成长的关系。
  2.学习作者细致的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文中的“我”被称为“小滹沱河”的原因。
  教学难点:理解“滹沱河”的性格与“我”的性格成长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教学内容无疑是由教学目标决定的。从以上呈现的四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来看,甲、乙、丙三份都提到了滹沱河和“我”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热爱家乡之情。两份都提到了描写方法,但有不同,丙表述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丁表述为细致的景物描写的方法。
  虽然四份教学目标的确定有一些相同的内容,但其中也有不小的差异。对比之后会发现,相同的恰恰是教材的内容,而在语文学科课程内容方面却有很大差异。比如有的是教朗读,有的是教字词,有的是教质疑,有的是教描写方法,还有的是教品味语句……看来,教师备课时的“随意性”导致这一篇课文涉及的教学内容变多,甚至变混乱。在还未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的情况下,挖空心思去体现与别人不同的“异构”是没有意义的!
  我觉得,“异构”的确讲求课堂教学的个性化,但这个性化不是教学内容的区别,而是教师表现方式的不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应该是趋同的!虽然“异构”侧重于教法、手段的不同,但应殊途同归,都是为了突出文本的核心价值,核心价值应当是“趋同”的,至多在侧重点上有所差异。如果一味追求标新立异,不紧扣文本的核心价值,这“异”就成了“异化”。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概括来说,教师要在文本的教学解读方面多下工夫,综合考虑文本的体式和学生的学情,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做展开。
  (二)“异”从何来
  如前所述,同课异构就是同样的内容由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和组织教学。“异”是同课异构的精彩之处,那么,“异”从何来呢?
  我认为,“异”的第一个来源是学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内容要关注学生的经验,各学科课程标准也都对关注和丰富学生的经验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学生而言,一次完整的课堂学习是学生从自身认知即所谓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向课堂学习目标不断前进的一个认知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应当领着学生从知识经验的“未知点”出发,走上迈向知识经验的“已知点”,并在一路上收获“真知”。至于到底走哪条路,可以是“条条大路”,也就是说,教师的表现方式可以是丰富多彩的,但目的地一定是要到“罗马”。
  “异”的第二个来源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差异。在教学内容确定的前提下,教师的教学设计其实就是对课程内容进行再开发的过程。实际上,教师从课程内容的发掘到教学策略的选择,从问题的设计到课堂氛围的营造,甚至用一套什么样的课堂语言,背后都体现着这位教师特定的风格。因此,教师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和设计必然会存在差异,而这差异性也就是“异构”的来源之一。
  二、“同课异构”应处理好的关系
  (一)“求同”与“存异”
  再次反观前文提到的本校研修活动,在备课活动中,有的教师认为“同课异构”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也有的教师认为“同课异构”就是要强调“异”,刻意在教学设计上体现与众不同。
  笔者认为,无论怎样的“异构”,肯定是有“同”的,甚至可能是“很多同”。因为,前面已经提到,我们的教学内容应该是确定的,教学目标大体相似,更何况,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相似,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教学设计在很多方面“同”。如果没有认清这些,而极力倡导“羞于雷同”,这未免有些矫枉过正了。因为,“异构”的目的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实际开展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不是为了单纯“求异”。因此,只要教师在“怎么教”方面选择的是符合学生需求的、是适合教学要求的,有效的方式,那就没有必要苛求每位老师“独辟蹊径”。
  (二)“存异”与“求异”
  我认为,“同课异构”的关注点不在于教师是否有标新立异的独特设计,而要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能否让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在已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样的,在“同课异构”的本校研修活动中,判断活动是否有效的关键不在于不同教师的“异”与“同”孰多孰少,也不在于教师是否有标新立异的独特设计,而在于教师在这一教学研讨活动中,能否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实际开展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在这一不断探求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能力,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对学情的分析能力,以及其他专业水平。
  三、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的价值
  “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们在备课组、教研组内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思考教学中的困惑,分享彼此的心得,探讨教学的艺术。
  (一)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研修形式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如前所述,“同课异构”在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存同求异”,在整个活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篇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而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并在这个过程中彰显自己的教学个性。
  我认为,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个人的感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的实践知识和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是缄默的知识和情境性教育机智。这些缄默知识和教育机智难以以“客观知识”的形式、用语言来陈述和传授,只能在个人实践活动中得以表达。“同课异构”活动中的相互听课或者是各人用不同教学设计上同一个内容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和感悟的过程。而这些体验和感悟通过教师个人的思考与实践可以影响甚至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达到促进教师发展的目的。“同课异构”活动,让教研组的工作不再停留在一些事务性工作的布置上,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研修形式。
  1.有利于教师深入钻研文本的核心价值。
  2.搭建交流、研讨的平台,激发思维的碰撞,是一种“探究式”的研修,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集体备课。
  3.有利于展现教师的个人风采,发挥其个性特长,进而形成多彩的教学风格。
  4.有利于促进不同层面教师的共同进步。
  (二)是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积极尝试
  “同课异构”中的“异构”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不同的教师或是同一个教师用不同的设计上同一节课来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更好地把握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更好地了解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情境,发现平时教学中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方式等,来实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而这些问题通过独自的思考很难得到透彻的理解并获得解决,但如果拿出来大家一起研讨,很快就可以明确。
  在“同课异构”活动中,“同伴互助,资源共享”,能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取长补短,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2008级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