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1-12-29俞霞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期
目前我国课改已经进行了多年,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无效或低效的现象仍屡见不鲜:教师缺乏激情、缺少研究、组织教学不力,教学程式化、满堂灌。学习主体——学生在课堂中情绪低迷。死背占据了高地,解剖置换了欣赏,题海替代了经典,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日渐消退。教师精疲力竭,学生苦不堪言,但教学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教学中少、慢、差、费的低效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这里,我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叶圣陶先生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与探究,从而使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所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激发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以指导为主
许多老师钻研教材、备课十分认真,在语文课上常见的情形就是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无精打采,以至于课后听到了这样令人伤心的结果:“语文课上老师上得累,学生记得烦,上完之后脑子里空荡荡的,自己什么感悟都没有,唯一的感觉就是希望这样的语文课早日结束。”老师以为自己面面俱到,讲得一清二白,学生就必然学会了。其实,在平铺直叙的说教下,学生光听老师高谈阔论,就好比“隔墙看花”,远不如“身临其境”的体会真切。这种教学方法的根本缺陷是忽视了学生主动探索、思考的过程,仅凭老师如何描述作者的情真意切,却无所获,最终结果就是讲而无效。
用说教的方法来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是行不通的,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要照顾到初中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采用循循善诱的指导方法,使学生不觉得被灌输,而是在主动地探寻。正如叶圣陶先生曾指出的:“教师自始不要多讲,而要致力于导,使学生逐渐自求得之。”教师做好指导工作,使学生对课文有“身临其境”的体会。
三、教学应突出重点
语文教学要主则详,次则略,不可平均用力,如果按照“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种八股味很浓的程式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就难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学效率必然低下。教师紧抓住课文的重点,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听潮》一文,是一篇优美的以景抒情的散文,内容很丰富,阅读它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艺术的欣赏而且也可以从中受到深邃的人生启迪。要教好这一课,关键在于指导学生朗读。但是,首先要对课文中哲理性的主题有所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才能懂得这“伟大的乐章”的深刻含义。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呢?那就要抓重点。《听潮》的重点就是:海的“沉吟”与海的“愤怒”。紧扣这一重点进行教学设计,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四、加强教学过程中的交流
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课堂朗读课文之后,先让学生谈谈自己朗读的效果如何、优点在哪里、还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然后再让其他同学进一步地评议,最后再由教师做总结性归纳补充。学生在这种广泛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并不断改进自我。再如,在作文教学中,可进行习作互评、互改。但是,当学生出现错误时,要给予指导;当学生思维受阻时,要善于启发诱导,从而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五、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录音、图片、摄影、多媒体、音乐、语言描述、动作演示等方式,创设与渲染情境气氛,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耳听目视、口诵心动,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中,从而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促进发展、减轻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激发学习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盱眙县马坝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