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一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1-12-29王长文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期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作为基础年级应该是学生进入高中的基础阶段,是培养学生由原来听老师讲为主到适应新课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最为主要的阶段,那么这一阶段的教育教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为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掌握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程和新的教学大纲的变化与调整,给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应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传统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应转变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方法的引导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教师面对的是所有的学生,面对的是不同差异的学习,教师应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做好备课、讲课的设计准备,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一方面,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掌握对每一个知识点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改变以往只重传授结论,以强化训练为手段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地置疑、设问,使全体学生都能适应课堂节奏(注意知识方法结论的来源过程的教学),第三方面,给每个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课上我改变单调地由教师指定某一同学回答变成两者结合),我经常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开放性、鼓励性的题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如在复习函数的有关知识时,我给布置的作业是函数f(x)是奇函数,满足f(x+1)=-f(x),试写出函数f(x)满足的条件)给更多的同学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二、抓基础,注重方法,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教学中一方面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与训练,把每一个知识细节都练到位,做到家(比如“在三角函数部分的教学中,这部分内容的要求与以前相比,我们认为已经降了很多,因此没必要再和以前一样做得那么广泛,但对正切公式变形运用习题中却出现了老教材中没有的东西。比如求证:tan(x-y)+tan(y-z)+tan(z-x)=tan(x-y)tan(y-z)tan(z-x))。另一方面,我也加强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求知,学会创新,学会运用自己的头脑去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等差数列的性质时,我没有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利用前几课的知识自己去探讨、总结性质,不但圆满完成了本节教学任务,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加强辅导,分层推进
  由于全班学生学习成绩、知识水平不尽相同,首先我采用课上重点关注,课下单独推进的辅导方法,对成绩较差的同学进行督促和辅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其次认真落实我校的双自主教学模式,在作业布置上,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要求全体同学都必须认真完成,要求解题的格式书写要规范,逻辑推理要严谨,选做题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完成。这样做,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另外,对高一学生来说,要学8科,对于学习内容不可避免地要有一些遗忘或者是对有些知识点的应用没有真正掌握,针对这一现象,我采取“滚动”练习的形式(即在下一章或下单元内容时,我每周都组适当的练习题供学生参考,内容主要是前面学习过的容易遗忘及较重要的知识点)。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减少遗忘,又可以承接上下知识点,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实践证明,这一做法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重要做法,必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作者单位 丰润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