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写作
2011-12-29张迎霞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期
虽然作文应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深邃的立意、巧妙的构思吸引人,以丰富的材料、富有文采的语言打动人,但形式的新颖也会与文章的内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一、巧用标点引注目
1.题目中使用间隔号引人注意
比如有一道作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是诗人陆游的诗句。不论是作茧,还是破茧都会引起我们的联想或感悟。请你根据自己读这几句诗的体会,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有的同学以“破茧·中华”为题,一个间隔号把两个词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读起来顿挫有力,即扣准了话题又点明了写作的对象,又让人联想到中华就像春蚕一样破茧形象生动。充分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不能不说是标点符号的功劳。
另外,在题目中还可以运用叹号、问号等。
2.文章开头或结尾处选择停顿较大的标点,吸引读者,突出中心
比如有一道以“网”为话题的作文题:网,有有形的,有无形的,有有益的,有有害的……请以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有位同学的第一自然段就连用几个问句“见过捕鱼吗?见过收网时那一条又一条、成千上万条白色的灵魂颠上颠下吗?你是觉得惊心动魄,还是顺理成章,抑或是另外一种滋味?”三个问句依次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引人思考、让人感慨、给人启发。三个问号也给人一种惊心之感。标点的作用不容小觑。
3.段落中巧用标点
不管是议论文还是议论性散文都会有事例论证,如若平铺直叙则显得平淡,若反常规陡然成句,则会给人新颖之感。还是那个“作茧与破茧”的作文题,有的同学这样行文:
荒山。土匪。明月。
他父亲是曾经的状元,当朝户部尚书,他也曾是个有锦绣前程的青年,而只是得罪了某人,便被下放到此蛮荒之地当个有名无实的官。这里寸草不生,民风刁蛮,土匪遍布,语言不通。他苦闷于抱负不得施展,更苦闷于不能参悟心中的“道”。这“道”,他在富贵乡中参了十几年,亦不能悟。而就在这蛮荒之地,荒山上,明月下,在那个与土匪斗得身心俱疲的晚上,他参透了。他推翻了朱熹的天道,创立了自己人道,心学家王阳明,从此步入了圣贤的殿堂。
你看,安逸的生活不会给我们清醒的大脑,如困茧中的磨砺才能让我们成长。
你不相信似的笑笑。那让我们继续走,继续看。
死亡。乞讨。皇位。
那年饥荒,他的父母、兄弟相继饿死。他无依无靠,甚至找不到一块地为父母安葬。他去当和尚,去行乞。四处漂泊磨砺了他,使他懂得人情世故,权谋兵法。几十年的奋战后,他开启了一个新的王朝。
你看,四处漂泊乞食的痛苦他经历过了,亲人的一一去世他独自担待过了。正是这死一样的痛苦将他紧紧缠住,他才会积蓄起全部力量冲破它,成就一代帝王——朱元璋。
其中“荒山。土匪。明月。死亡。乞讨。皇位。”六个词单独成句,在文中醒目,让读者不得不叹服作者的匠心独运。
作为书面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标点符号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标点虽小,学问挺大。关注细节,会决定我们的“命运”。
二、活用标点添遐想
我们常常看电视剧或电影,往往为了情节的发展,剧中的某一个主人公快要死的时候,对着旁边的人说两句话以后,没有说完就断气了——这种手法在我们的写作时同样具有魅力。且看,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吃酒,劈头就遇到掌柜讨账,面兜里只有四个铜板,处境十分狼狈,却又不能不开口,“这……下次还清吧!”这句中一个间断,就把说话人的狼狈处境和状况活现出来了。随后掌柜又逼问偷窃和断腿的事,孔乙己窘到极点,也慌到极点,本想说:跌断的。可是不惯撒谎的读书人孔乙己只说出了三个字的两个,就结巴了,结果成了:跌断,跌,跌……这里运用省略号,创造出语言的情韵义,让人读后回味思索。
三、妙用标点增神韵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标点符号有时就是“语言”,就是“表情”,就是“情感”,就是“动作”。如“妈妈这才惊醒似的双泪直流,啜泣着告诉我:‘你爸……你爸被……一辆五吨大卡车轧……轧……’‘什么?五……吨大卡车?’我的脑袋嗡的一声像被重锤击了一记,我简直不敢相信我自己的耳朵了。”如果去掉了这些能传达人物激动心悸的标点,还能细腻传神、扣人心弦吗?因此,只要我们精心地利用标点符号,就能让无数丰富的情感跃然纸上,为文章增添无尽的神韵!
当然,使语言生动精彩的手段远不止这些,只要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经常咀嚼玩味美文,勤于积累,大胆尝试新的手段,就能让自己的文章丰富灵动,文采斐然。
(作者单位 河南省焦作市第十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