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师德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2011-12-29仲文俊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期

  摘 要:师德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广泛性的问题,而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师德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师德最直接的影响在教学上,体现得尤为突出。本文从基本现象着手,针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师德问题,通过其在教学上的几种常见表现,分析了影响师德的部分客观因素,并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师德的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师德建设;教学
  
  古往今来,教师在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教育工作密不可分,正是由于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让广大的青少年接受到必要的科学知识、技能教育。然而教育的质量、效率除了受教学设施影响,还受到教育过程中师生的思想道德因素影响,师德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师德建设的诸多问题是值得思考和亟待解决的。
  一、师德问题在教学中的几种表现
  1.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教师师德出现问题,对教学方法会产生直接影响,主要是教学方法陈旧单一。譬如多媒体教学在目前还是以讲授法为主,通常只重形式而未改变教学内容和方法本质,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不利。虽然很多学校在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推广多媒体教学,但许多教师只是把书面的教案搬上了电脑,改了形式而不改内容,根本没有达到多媒体教学预期效果,对技能课的影响更不利。游泳是在水中学会的,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也一定要在相似的情境中培养。很多情况下,教师不是没有能力去改变教学方法,而是没有这样的心思和决心,超越自我的品德出现了问题。古人告诉我们:“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所以中等职业教学的各环节,从基础课到专业课,或者公共课,不论课堂教学,抑或实践教学,都应将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
  2.教学态度不积极,教学投入不足
  教师教学态度问题体现在教学中积极性、主动性不足,投入教学精力有限。市场迫切要求提高教学质量,而由于教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和培养目标不太清楚,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就业能力认识不足,对提高教学质量没有紧迫感,导致在教学过程中的态度不够积极。综合看来,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教师在教学态度中的这些消极方面普遍存在,对提高教学质量非常不利。
  二、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师德的客观因素
  1.中职学生素质偏低,管理难度较大
  中职生源质量普遍偏低,是一个社会现实。职业学校为了生存,所招的学生大多是初中阶段的后进生,他们具有不良行为的比例较高:学习习惯差、品德差和行为差皆有。刚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新生感到自己是应试教育的失利者,在中考中,他们饱受失败的滋味,而社会以及家长都普遍地认为中职学生不如普高学生,导致大部分中职生自认比别人差,存在严重自卑感,有些同学是带着情绪迫不得已才上中等职校,极大的心理落差导致自信心不足,学习动力不足,对学习无兴趣,甚至对学校教育、老师教学有抵触情绪。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要与学生个别谈心,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还要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完成学校布置的工作,事多繁杂。某种程度上,教师成了学生的“保姆”,但同时也是班级绝对的灵魂和核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等要教师的管理;学生的思想、品德、习惯、性格等各方面的培养要通过教师来实施……长此以往,造成教师的工作量超负荷,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而当通过各种努力,学生身上的各种问题依然达不到预期效果,教师就会感到身心疲惫,情绪、情感产生极度疲劳,感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从而对这样的学生失去了信心。
  2.缺乏对教师的必要培训
  中等职校是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的学校,相当一部分专业老师是非师范专业的,没有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更不用说在学校接受过教师管理的专业培训,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不熟悉,对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缺乏必要的了解,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缺乏预见性,所以自然无法树立起教师的权威。当遇到各种问题,特别是突发问题的时候,往往感到无所适从,为一些麻烦问题的处理忙得焦头烂额,会表现出急躁、失望和无奈的情绪。如果教师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就会出现工作疲劳。工作上只能疲于应付,不再有热情的投入,最后失去了工作的原动力。
  3.角色冲突使教师产生工作疲劳
  随着中职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生数量不断增加,教师数量却显得不足。大部分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管理学生,学生人际关系有矛盾了,要对其调解和指导,心理出现问题了要接受咨询,要做好学生的表率角色,还要扮演儿女、父母、夫妻等家庭中的角色。这种多角色的频繁转换会使教师产生角色混乱或角色冲突,不可避免地使教师感到难以适从、压力大。如果教师不能调节好这些角色,就会出现角色冲突,造成工作疲劳加剧。教师的工作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如果工作中太疲劳了,在工作态度和行为上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态度上对工作失去了兴趣,认为工作没有意义,不想投入,严重时会和学生、同事乃至家人发生冲突,甚至发生恶性事件。这样会使教师的工作质量低下,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也严重阻碍学校的管理质量,制约学校的发展。
  4.学校激励机制不完善,教师缺乏成就感
  教师的成就感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学生的,但面对各方面素质较差的学生,其成才的比例有限,而且,中职学校毕业后的学生虽有一技之长,但真正成功,也要经历若干年的时间,不像普通中学的升学即成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成就感比较低。要使中职学生这样的特殊群体早日成才,教师面临着巨大考验,除了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还要有极大的爱心和耐心。但事实上,往往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换来的却是不理解和不尊重。一些教师工作认真、严格要求学生,却有可能在教师工作评议中被学生误解,满意率较低。长此以往,教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自己的工作是没价值,没成就,不被尊重的。
  三、对中等职业教育师德建设的思考
  1.高度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主要是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对地方人才需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高度认识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做到面向社会发展,不断发掘新的职业教育体制,瞄准市场定位,确立质量、忧患意识,培养具有新思路的创业型人才,让办学效益稳步提高,坚定职业教育的信心,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好、做强,真正实现教师道德水准的提高和学校的跨越式发展齐头并进。
  2.坚持育人德为先,德育师为先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主要表现在:(1)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现代化;(2)教育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而言,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实质就是一种理念文化,是有着深刻内涵和底蕴的非常内质性的东西。遵循“全员德育”方略,以软环境为保证,以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为载体,注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育理念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的群体认同性和先导性作用,从而使新型的理念文化在教育教学活动、工作实践中深入人心。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投入,以观念变革为先导,注重德育渗透,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和浓厚的人文氛围营造,凝聚精神,培育作风,以校园文化塑造学校形象,以教师德行带动中等职业教育特色品牌的创立。
  3.学校要给予教师人文关怀,给予支持和鼓励
  对素质较差的中职生来说,教师往往要付出较多的辛劳。因此,学校要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领导要经常主动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情况,多与教师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理解他们的难处,力所能及地帮助教师解决后顾之忧。特别是当教师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受到挫折、发生不幸时,领导要适时地了解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安慰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体会到学校对自己的关心和支持,从而激发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和使命感,以学校为家,提高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
  4.学会不断反思,加强内涵发展
  教师的工作是做好班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的知识素养和业务水平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孔子说:“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因此,教师要加强主观能动性,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承认和接受目前中职学生的现状,与其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加深相互理解,重新界定中职生的成才标准。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教育师德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对一些问题的解决可能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只有在长期坚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才能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更好地建设师德。
  (作者单位 泰州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