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011-12-29刘智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期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即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这种思维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发散性。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绘画中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去想象
  美术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艺术创造并非易事,因为他们完成作业大部分是临摹,这样一年、两年之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临摹中逐渐减弱,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习惯性思维占据了学生的脑海。因此,当设题让学生创作时,学生会说:“我什么也画不出来”“太难了”“还是照抄课本上的吧”。出现这种状况,原因之一就是让学生长期临摹,缺乏想象力的训练,这样发展下去,只会使学生变成墨守成规,将来离开书本,离开学校,离开老师将一事无成的人。故在教学中,每一节课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地去设想,比数量,看谁的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如四年级《鞋的设计》一课,先安排10分钟让学生大胆想象画出各种不同功能的鞋的草图,有的学生一口气画出五、六种,有的画出三、四种,无论多与少,此时学生想象的闸门已打开,毫无顾忌地画所见、所想、所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步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从光的角度看,从装饰寓意手法表现,学生明白了;只要画面需要,什么颜色都可以去画,以此类推,学生敢于用多种手法表现事物,表现内心的情感。事实说明:发散性思维对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很有益处。
  二、提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情境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地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
  在动脑动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四年级《我为祖国造大桥》这课时,要求学生用橡皮泥捏出桥的立体造型,这并不难,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体会一下当建筑设计师的滋味。在看过优秀桥建筑的照片的基础上,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动手,许多同学把对未来桥的发展变化憧憬于设计中。好多同学改变了原来桥的形状和结构,大胆地想象、运用夸张表现手法,设计出有主题,有自己个性的立体桥型。这一课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学生不仅动手制作,动脑构思,立意地思考,而且升华了主题思想,培养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作用,是因为教师担负着在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的重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尽可能少遇困难,少走弯路。好的教师应通过仪表、语言、板书、范画、演示、辅导、评定成绩等一系列活动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同时,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影响感染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活动,试想:面对一个面目冷冰冰的教师,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学生怎敢各抒己见呢?在课堂上,教师也要以一个探求者的身份出现,对有些问题,可以回答“我也不清楚,我们一起来琢磨”,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性。
  创造力是人人都有的,只有将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宝贵资源,积极开发,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作者单位 河南省濮阳市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