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收获在医药行业
2011-12-29杜惠清
国际公关 2011年4期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企业最清晰的定位,并在此战略上尝试和创新,是企业制胜的关键
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改变了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媒体和公众传播模式,乃至公众心理和全社会的危机管理意识。也正是这次事件,让上海麦田公共关系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田),看到了医药行业的机会,从此改变航道,从全行业转为专门服务医药行业。
麦田总经理徐晔涵对2003年的环境,至今记忆犹新:“从公关投入方面的数据看,医药行业从前一年的第10位,跃居到2003年的第4位,并且还有不断攀升的趋势。”同时,凭借和瑞士罗氏制药、上海医药集团的良好关系,麦田参与了非典药物上市的全程活动,这才使得服务医药行业公司的战略转折,得以顺利进行。一炮打响后,麦田在此后的3年中,拓展了大量医药行业客户。包括罗氏、瑞辉、诺和诺德等。
对于麦田改变航道,徐晔涵认为,战略聚焦是麦田成功的要素。公关在中国属于朝阳行业,可以涉及的领域千千万万,每个领域都有很多机会。但是每次尝试都耗费人力、财力和时间,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企业最清晰的定位,并在此战略上尝试和创新,是企业制胜的关键。麦田最初成立时仅仅4位创始人,如今已经建立了一支覆盖北上广三地、180人的团队。
2006年,围绕医学领域的需求,麦田开始组建专业的医学部服务团队,引进专业的医学类人才,提供专业的医学服务,为公司的专业化转型,打下好的基础。2007年至今,麦田的战略是,形成以品牌策略、创意执行和优质执行为一体的医药公关公司。
“目前国际上是三者分离的服务体系,并不能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根据中国本土的情况,我们决定提供一体式服务,而且在今后很长时间内都是如此。”徐晔涵说,在这个需求上,麦田不断完善创意执行团队,创建线下执行的行业标准,并逐步拓展品牌策略方面的业务。
麦田的业务模式比较清晰:围绕医药领域的传播特点,逐步摸索出自己的业务模式。它包括医学品牌策略和医学支持服务、综合性活动营销,以及政府公关和行业交流平台。这3个主要的业务类型,各有侧重点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以活动营销管理是我们的业务基础,以医学品牌策略和学术支持来提升业务含金量,并与客户形成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政府公关和行业资源平台,进一步巩固客户基础,并为客户公司和产品的深度推广开拓更大空间。”徐晔涵说。
此外,麦田业务模式上最突出的特点是,紧紧围绕医药领域客户的传播需求和行业传播规律,以意见领袖的管理为支点,以多方资源平台为依托,以全方位的医学服务为核心,以创意力和执行力为保障,为客户量身定做符合不同产品领域的传播策略和执行方案。2008年辉瑞疫苗产品上市、2009年诺和诺德领导力高峰论坛、2010年亚太肝病学会年会等,每一个项目都为麦田打造医药领域专业化传播品牌添砖加瓦。
作为专注于医药营销的公司,麦田有自己的优势。较为广泛的行业客户覆盖率和良好的客户基础:为半数以上的TOP跨国药企提供各类品牌服务,并与各主要行业协会有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资源,在业务模式的各个模块下都有不断积累的成功案例和各类创意、执行资料库。此外,麦田自2006年来,一直致力于建立、完善和优化业务服务流程和质量管理标准,并不断将其中的成果推向中国医药公关领域。
对服务于医药行业的未来,徐晔涵信心十足。他认为,新医改给医药行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医药营销的环境和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核心意见领袖和专家群体的沟通和传播仍会是营销的重点。同时,大众健康教育和管理、重点疾病领域的综合传播管理,公立医院改革的医院公关等,都在不经意间影响着传统的医药营销,其发展将在今后更长的时间内彰显。
徐晔涵说:“今后,我们在团队建设、业务流程和规范、各类资源的整合等方面,将继续加大投入,提升业务的附加值和品质,将麦田打造成医药传播领域的领先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