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不要吃减肥药?

2011-12-29吴志

大众健康 2011年4期

  “20天最多狂减15斤,100%绿色果蔬成份,排出全身毒素……”如今,在这个追求身材凹凸有致的年代,许多女人的心里,减肥的欲望热得发烫,往往听信各种广告的“忽悠”。那么,究竟世间有无减肥“圣药”?让我们听听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徐向进主任医师的解读。
  
  五花八门的“瘦身”妙方
  减肥没有最好的办法,只有最适合自已的方式。现今,减肥法大体分为两大类:手术和非手术。手术方法比较单一,比较适合局部消脂,如腹部、腿部、手臂等较容易大面积囤积脂肪的部位,用手术方式使脂肪细胞的绝对数量减少,达到术后不易反弹的效果。
  非手术的方法花样繁多,主流的有运动减肥、药物减肥、针灸疗法、饥饿疗法等,这些方法一般都是通过多消耗、少吸收的原理达到减肥目的。运动减肥见效相对比较缓慢,但对人体健康较为有利,对于全身性减肥塑身的效果较好;药物减肥一般通过药物增加肠胃排泄蠕动、减少消化吸收、抑制食欲的方法使体重下降,但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此外,针灸疗法可以刺激人体多个穴位和经络,在不主动节食的情况下加快代谢,抑制过剩食欲,良性调节身体机能,从而加快脂肪分解,减轻体重。
  不吃药最好。除了经济负担重,服药者往往后期效果不明显,停药后多半还会反弹。因此,专家建议说,肥胖者还是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饮食及合理运动,在酶的作用下代谢糖分消耗脂肪。对于普通的胖人来说,完全没必要吃药减肥。
  
  是药三分毒,减肥药不例外!
  近年来,按卫生部发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减肥药物的选择主要有西布曲明(中枢性作用减重药)和奥利司他(非中枢性作用减重药)。
  曲美是国内最早生产的西布曲明减肥药物,可通过大脑和神经系统起作用,增加患者饱腹感,头脑里觉得饱,就不会再吃,吃得少,就能减肥了。但抑制神经中枢的同时,也会抑制其他一些中枢的作用,产生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口干乏力、赖药性等副作用,“弊远大于利”。特别是,不宜用于冠状动脉、心律失常、中风及严重的肝功能或肾功能损害者。
  而非中枢性作用的奥利司药物,不抑制食欲,通过阻断进食的脂肪在肠内吸收,摄入的脂肪中约有三分之一不被肠道吸收,从而达到减重目的。但是,该药可能导致失眠、恶心、便秘、体内营养成分缺失,还会使患者排便较急,或者肛门排气带出脂便而污染内裤。
  此外,通过左旋肉碱类药物减肥,可加速脂肪消耗,但会出现腹泻和营养不良;大黄素类药物,可增加增加胃肠功能,提高新陈代谢来达到减肥目的,但是长期服用伤肾脏。还有利尿剂,这种成分是利用“脱水”来使体重暂时减弱,会对血脂、血糖代谢产生很不好的影响。
  
  和减肥药说再见!
  肥胖如果源于内分泌疾病,光吃减肥药作用不大。即使是单纯性肥胖,乱吃药也可能会引起肥胖并发症以及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甚至可导致心跳呼吸骤停。目前,绝大多数减肥药都属于处方药,仅在患者可能因肥胖导致疾病危险增加时,才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千成不可听信商家的“天花乱坠”用于美容。
  有的减肥保健食品甚至宣称“不会伤害肠胃”、“不会产生任何毒副作用”、“一个月内减肥10公斤”等。还有的减肥药,特制成茶饮,在成分中,都标明有“番泻叶”等中药成分。对此,专家指出,长期吃药无论西药中药都对肝肾有损害,中药有些药也不敢长期用,比如番泻叶,苦寒的药对肠胃有伤害,有些人认为泻就能减肥是误解。此外,即使是一些看似温和的中药减肥茶,也可能隐藏了某些非草本材料,如果加了违禁药物,更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
  临床上,医生确诊病人肥胖后,一般先要求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果三个月后没有降低体重的5%~10%,才会采用药物治疗。而且,在服用过程中也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肝、肾、心脏等器官反应。最合理的减肥速度是每月减2~3公斤。专家指出,快速减肥不但会皮肤松弛容易反弹,而且对内分泌系统也很有影响,对健康是不利的。
  专家介绍
  徐向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南京军区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糖尿病慢性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的治疗和急、危重并发症的抢救和治疗。对风湿性疾病、肾上腺疾病、肥胖症诊治工作有一定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