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游导到日本去

2011-12-29张乃坚

北京纪事 2011年5期

  黄如水(化名)是位老导游了。按老黄的话讲,打有外汇券的时候,他就开始带团,一直带到50岁。要不是看到如今就业难,二十来岁的小导游急得抓耳挠腮找不到团带,没准,他现在还举着小旗儿陪日本客人爬长城呢!激流“永”退吧,咱别跟赵本山似的年年上春晚,弄得自己都懒得再看自己这张老脸了。
  
  一个特殊的群体
  导游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老黄的这句话,我完全赞同。想当年,我曾经与旅行社的一帮哥们儿从北京出发去朝鲜旅游,团里除了我,全是一水的专业导游。
  从一入境,金导游就张罗着给我们换钱。他说:“你们不要到饭店换钱,钱,我都给诸位准备好了,用不了还可以换回来,就算是我给诸位的服务吧。”听罢,全车的人乐翻了天,这可真是同行是冤家,瞒得了谁啊?
  老黄说,改革开放初期,导游的确是占尽了天时地利。那时候,还不怎么兴拿回扣,导游挣钱主要是靠与客人换钱。当年,外汇券的黑市比价是1∶6,就是说你只要从客人的手里换100元的外汇券,你就可以挣到60元人民币,60%的利润,比巴菲特挣钱还容易呢。
  虽然,社里也规定过导游不许私下与客人换钱,但是,导游是个特殊的群体,滋上团,你就很难再控制他,这叫“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再说,当时上团社里只给每位导游10元钱的补贴,导游不在底下种点儿“自留地”,那就等于白干。所以,见到金导游换钱,我们全乐了。老黄说,80年代初,北京人还并不富裕,人家就堂堂地在饭店打保龄球了。
  
  北京地接不容易
  记得《北京晚报》连载过一篇文章叫“导游虫”,曾经轰动一时。文章基本上把导游描写成了过街老鼠。其实,这都是对导游的误解。
  有一次,黄如水在车内为日本客人介绍长城,他从秦始皇谈到孟姜女,又从孟姜女谈到中华民族,突然,一位老者站起来给他鼓掌。黄如水也没想到老者是日本某大学教历史的教授,老者说黄如水讲历史比他讲得生动,黄如水的讲解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老者说许多客人就是听了他的讲解才决定明年再来北京并且还要黄如水给他们当导游。话音刚落,全车掌声雷动。老黄说,听了客人的话,他当时不知道说什么好,竟落下了眼泪。
  至于回扣问题,老黄是这么解释的。导游拿回扣跟医生拿回扣是有本质不同的,少数医生是拿着国家的高薪。反过来再吃药商或患者的“回扣”。导游则不同,导游没有工资,只靠这点儿回扣生活。
  现在,导游上团不叫上团叫“买团”,日语导游每位客人的“人头份儿”高达上千元,就是说您得交足份儿钱,社里才给你团带。实际上,部分旅行社是坐地收钱把风险推给了导游。
  老黄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现在情况有所改变),“回扣”这块儿,导游和司机是平分的。就是说,导游挣了钱得给司机看单子,由于“分钱不均”, 导游遭司机暴打的情况不是没有。您说,哪位外语导游不是大学毕业,混得白领不是白领蓝领不是蓝领,为什么就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呢?
  
  领队的资格是“挣”来的
  老黄到底是老黄,现在,人家摇身一变又成了领队搞起出境游了。领队和导游还是有些不同的。领队是作为组团社的代表,协同境外旅行接待人员完成旅游计划的人。说白了,你中国人到日本旅游,两眼一摸黑,要是没有领队领着,恐怕你连东南西北都不知道。
  眼下咱中国人富了,到海外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于是,领队就成了稀缺资源。可是,要想当领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你得通过国家的资格考试,取得领队证才可以上团。
  老黄当了几十年导游,接触过不少的日方领队,他与日方领队之间有着一肚子的故事。老黄说,按说导游和领队是平等的关系,可谁让当年咱们穷,没有团往出送,只能单方面接人家的团?于是,各家旅行社都把日方当“爷”供着。领队是日方旅行社的派出代表,导游得罪谁也不敢得罪领队。原本是挺平等的关系,无形中也就成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接着,老黄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话说10年前,老黄接过一个日本农协团,全团20多人,一水儿的北海道农民。当导游的就爱接农协团,日本农民全是购物狂,花钱不眨眼。可是,偏偏就遇到了一位极其不友好的领队。领队叫田中,他从一下飞机眼光就怪怪的。上了大巴,本应老黄唱主角,可田中却拿起话筒就给客人“打针”,中国人贫穷社会治安差,好像北京到处都是骗子和小偷似的,说得客人眉头紧锁,表情严肃。您说,这团还怎么往下带。没辙,只有唱对台戏了。
  老黄接过话筒,首先承认了自己国家的不足,然后,他就大谈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变化,谈天安门的雄伟、故宫的博大、长城的绵远,谈烤鸭的味美、京剧的斑斓,谈中国人收养日本残留儿的善良……说着说着,他发现客人的脸上出现了笑容。
  回到饭店,老黄偷偷地对司机小李说:“小心点儿,咱们遇上对头了。”小李点了点头说:“看出来了。”第二天,果不其然,田中领队对老黄的工作横加干涉,弄得老黄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只能在他的面前唯唯诺诺。
  老黄是老导游,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加倍努力工作,赢得客人的认可,才有可能扭转局面。正好,这个团的团长佐藤先生比较友好,老黄就有意地多结交他。团长是团内最有威望的人物,关键时刻说话管用。田中的得寸进尺,本来社里规定一天踩3个店,可田中只允许进一个点,而且只给15分钟时间,他让老黄带客人去中国人买东西的地方购物。老黄怒不可遏了,这不是“钱”的问题,他实在受不了领队田中对中国人的鄙视。老黄跟小李说:“兄弟,这团咱不挣钱了,我要教训教训这个领队,你的损失我来补。”小李说:“大哥,我听你的。”老黄当下就向全团宣布说,尊重田中领队的意见,取消社里原定购物计划,就去北京人购物的地方买东西。说完,老黄就让小李把车开到了新落成的宣外SOGO百货商店。在店里呆了30分钟,出来以后,客人看田中的眼神开始不对了。
  事实胜于雄辩。日本的SOGO由于负债已经破产,北京的SOGO却火得不行,顾客全是中国人,价钱并不比日本便宜多少。您说,客人逛完SOGO能对田中满意吗?当天晚上,老黄又把团长佐藤请出来喝酒。酒过三巡,老黄就谈了对田中的意见。当时,团长佐藤只是点头听,并没有表态。没想到,第二天出发前,团长佐藤当着全团的面把领队田中训了个狗血喷头,训得田中干脆就跪在长富宫的大厅里给客人们谢罪。然后,团长佐藤代表客人宣布,下午取消游览,跟着导游购物就去旅行社指定的商店!老黄告诉我说,这是他赚得最多的一个团,我问他挣了多少钱,他笑而不答。
  客人回国没两天,社里就先收到了领队田中的投诉信。紧接着,表扬老黄的信件如雪片般从北海道飞来。一时间,社领导也蒙了,马上找老黄询问情况。老黄就一五一十地向社里汇报。社领导一拍老黄的肩膀说:“好样的!安心工作吧,我们会给日方一个合理交代的。”老黄告诉我说,当时,他的心里就产生了一个想法,有朝一日,老子也要成为领队带着咱们自己的旅游团到日本去。
  10年以后,中国人终于如潮水般到国外旅游,老黄也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领队。出人意料的是,他的第一个出境团竟会是日本的北海道。老黄告诉我说,中国人在北海道花钱花疯了,有些富人只为滑雪还专门在当地购置了房产和汽车,现在北海道的旅游景点上到处是中国人。
  到了北海道,老黄还真跟佐藤团长联系上了。为了他的到来,佐藤团长把当年的团员全部叫来举办了一个盛大的Party。那天晚上,老黄特意带上日本导游一起出席了宴会。宴会上,老朋友见面又是拥抱又是流泪,日本导游都看傻了,他没想到老黄初到日本就有这么多的铁哥们儿,一个劲儿地称呼他为“前辈”啊。老黄说,他真正感到了作为一名中国导游的骄傲。
  编辑/冯 岚 icarusfe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