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班主任与学生的心灵沟通
2011-12-29金燕勇
成才之路 2011年1期
摘要: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班主任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做好学习和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是教育学生的有效方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要用关爱、尊重、理解、欣赏的心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指导自己行为,促进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
关键词:关爱;尊重;理解;真诚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班主任管理班里几十名学生,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其中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就是与学生沟通。俗话说,“药到病除,言至心开”。沟通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活动,对于师生之间交流信息、解决矛盾、融洽感情、增强信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 要有一颗关爱之心
教育过程是一个心灵交融的过程,对教育者来说,它是心灵感知的输出者。从学生来讲,它是敞开心扉接受教育者心灵感知的输入者。班主任教育学生的实质是师生两颗心愉快地碰撞,在师生双方不断碰撞中,实现感情的交流、融洽、升华,由情知到理知。谈话更是如此,语言交流是情感交流的表现形式。为达到师生情感融洽,班主任必须以宽厚的师爱赢得学生的信赖,以深沉的师爱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高尚的师爱教学生怎样去爱。只有这样,师生的心才会贴近、融洽,谈心才能有好的效果。高尔基也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我非常欣赏这句名言。我在教育工作中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还关心他们的生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人人都需要爱,学生也一样。教师只有无私地爱学生,才能与学生建立友谊,才能与学生顺利地沟通。
二、 要有一颗尊重之心
人人都有自尊,人人都需要尊重,需要理解,学生也如此。没有尊重理解,就无法建立沟通的桥梁。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能注意到学生的这些需要,并将教师爱的情感化作满足学生这些需要的行为,就会引起学生的积极情感的反应,由此达到师生的情感交融,互相沟通。中学生不仅能经常自我评价,而且也非常注意周围人们对自己的评价,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需要日益强烈,对他人是否满足自己的这种需要所引起的情感体验——自尊感,也表现出明显的特点。作为教师,在工作中要注意平等施教。要贯彻“教学相长”的精神,决不可“居高临下”,摆出一副说教的面孔,应努力提倡师生共同探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等教学气氛。要放下架子,悦纳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绝不为自己的缺点辩护。
三、 要有一颗理解之心
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对违纪的学生更要注意了解他们的心理,理解他们。在处理他们的违纪行为时,要维护他的自尊心,在当时指出却无效的情况下,可采取事后个别交谈的方式,或进行冷处理。其实,对个别难以驯服或品德上有污点的学生,更要理解、开导鼓励他们,向他们伸出友谊之手。一方面,中学生有其心理和行为表现上的一系列特点,而教师往往以教师的目光和心态去直接认识他们,忽视他们的年龄特点,易造成种种曲解。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的迅速发展、变迁,使某些习惯于以传统观念看待周围事物的教师,更不易理解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中学生,因而造成教师和学生的隔阂。因此,教师应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对象,对理解的渴望,在工作中以自己的一片深情,化为更多的理解去赢得学生的心,与学生真心地沟通。
四、 要有一颗真挚之心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班主任要真心诚意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做到以情感人。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唯有炽热的感情,才会使“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神飞”。唯有真心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才能与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交流,心理上有了沟通,心灵上引起共鸣,学生才能敞开心扉,将内心袒露无遗。在学校里,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与教师尤其是与班主任一起度过的,班主任是他们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且圣贤唯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可见,过失过错就如同大小疾病一样在人生中很难避免。何况身心尚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呢?更容易出现那样或这样的行为错误。学生只要不是自甘堕落、一意孤行,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经过思想斗争,就会出现悔过之意。教师和学生交谈时应在平等的基础双向交流,不是居高临下的训导和压服。因此,在谈心时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朋友,态度诚恳,以理服人,以礼待人,以情感人,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谈心氛围,让学生体会到你是一片诚心真心想帮他进步。对待学生做到和风细雨,情理兼通,实事求是地帮助分析其错误,及时发现并表扬其优点。这样,教师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会向你敞开心扉,讲真心话。否则,即使你磨破嘴皮,学生也不会为你所动的。有一句话常说,“以心换心”。如果教师能真心地信任学生,那么学生才会真心地相信教师,这样才会消除他们心中的隔阂,他们才会对老师敞开心扉,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批评和教育,才会自觉地去转变自己。
五、 要有一颗欣赏之心
人类的本质都渴望被肯定,学生也是如此,欣赏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养料。因而班主任作为教育者,不妨拿起赏识的武器,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予以发自内心的表扬和赞赏,努力让我们的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成年人需要赏识,学生更需要得到家长、老师的赏识。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教育的奥秘就在于给孩子以信心,而老师的期待和赏识正是开启学生潜能之门的金钥匙。班主任应充分发挥期待和赏识的积极作用,让欣赏走进学生的心。
总之,每一次的心与心的沟通就是情感的交融,是建立学生、教师之间的亲密关系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心灵火花的重要途径。让我们班主任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多一份真诚。让我们与学生的沟通从外化转到内化,从单纯的说教转化为实践活动,让情感与认识相互作用,取得学生的信任,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