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2011-12-29董靖
成才之路 2011年1期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是指改组已有知识、经验,从而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成果的思维。其特征是具有高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独特性与求异性、流畅性与变通性、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统一,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的统一。结合这些特征及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可尝试建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 充分重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民主课堂教学
民主是师生共创的,符合主导、主体思想,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间的平等、互助、参与、进步的“精神民主”。它可以创设出一种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气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胆地思考、质疑和创新。根据课堂教学民主化思想,生物学科教学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其两大主要形式,即直接式和间接式教学,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师的直接指导可以在前,起开路带头作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起辅助学习作用;也可以在后,发挥点拨、解惑答疑作用。教师也可以应用不明示的、非命令式、非结论式、不作详细指导的间接指导;教师可以讲,可以不讲,可以多讲,也可以少讲。这样,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主动思考、质疑:这个生物学概念是否准确、完整,有无例外?这个生物学实验的设计是否科学、有什么干扰因素?该观察结果、生命活动或生理现象如何从本质上作出规律性的解释?等等。
二、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造性思维方法
从心理学角度,可以抽引出许多种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有:发散思维法、集中思维法、逆向思维法、侧向思维法、统摄思维法、组合思维法、辩证思维法等。生物教学中,这些思维方法的培养途径很多,其中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探究、分析、归纳、综合、推断等过程进行教学,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我们可以在新课导入时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侧向思维等;可以在解决教材的重、难点问题时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等;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学时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侧向思维等;可以在生命现象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概念内涵进一步丰富及外延进一步拓宽的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统摄思维、集中思维、辩证思维等。
三、 加强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离不开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须十分重视课内外的观察、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结合教材内容和教材有关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师生共同设计,开展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平行实验、反向实验。
(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