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的歌唱:如何唱好高音

2011-12-29谢怡

成才之路 2011年1期

  “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即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可见,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其他问题也都解决了。接下来,我来谈谈气息对唱好高音的重要作用。
  说到气息,很多人会感到很茫然,因为这是最不好用言语来表达的东西。那么,先让我们来听一则小故事吧。据说,秦国时有一对师生秦青和薛潭。秦青想必是当时著名歌唱家,薛潭拜他为师,还没有完全学到本事就自认为学得不错了。于是向老师告辞,秦青也不挽留他,只是将他送到郊外,引吭高歌。歌声响彻云霄,洪亮悦耳,一时间好像连树林都为之震动,天上的云彩也不再浮动。这时,薛潭佩服得五体投地,“终身不敢言归”。歌声能“响遏行云”虽然有些夸张,但足以见得其声腔之优美,从侧面反映了其功底扎实,气息很稳。
  一般没有学习过声乐的人的发声是平的,出来的声音很直白,没有色彩,气息短浅。我的声音比较偏“民”,所以民族歌曲唱的较多,但在这之前,必须先以美声来打基础。因为美声的唱法要求气流量很足,这对打下扎实的气息基础是很有帮助的。唱高音要以小腹、丹田为根基,想象声音透过后脊梁到脑后,到口腔后根,这样声音会是竖立和靠后的。还可以经常靠着墙练习,让墙接触后脊梁,这样也许更容易找到感觉。要想练好高音,必须要学会控制气息的流量。我建议练声的时候,嘴前放几盏蜡烛,保持蜡烛不摇晃。这样气息在体内流动,保持的时间就会很长,唱高音拖长音就不会吃力了。
  歌剧《玉鸟兵站》中的选段《我心永爱》,要求演唱者对气息的控制和把握非常到位。歌曲开头很缓慢、很深沉,似在回忆、思索着,所以气息要很沉稳。就像是在用肚子说话一样,用一种特别宁静的情境来表现。到了中间段,速度加快,情绪趋于饱满热情,这就要运用气息来控制情绪的变化。到了最后一段,激情释放,音高达到并持续hiC。这么高的音怎样才能唱好呢?有句话说得好,歌不是用嘴唱的,而是用心唱的。如果可以把发声练到气息贯通、炉火纯青的地步,那么高音就会唱得很漂亮,整首歌曲的感染力会更强。
  一次大型声乐比赛中,我满怀激情地演绎了这首长达六七分钟的艺术作品。台下掌声雷动,原以为可以稳拿第一,可结果却不是。后来,我的老师遗憾地告诉我,整首作品都演绎得很不错,问题就出在最后那个音。由于气息没有控制好,根没有牢牢抓住,导致最后高音持续不稳,显得力不从心了。一首作品如果没有了完整性,留给观众和自己的只能是深深的遗憾。
  我们唱高音时,应该尽量去体会气息是往下走的。方法得当,高音就会唱得很舒服,不觉得夹和紧,这样的声音听起来会很饱满,很圆润。特别在唱高音的延长音时,气息要在体内流通,这样会有动感。气息会使声音产生变化,这就说到力和气的关系。力在高音时要转为一种动感的力和气,歌唱中的动贯穿于整个身体,这种动指的是情感上的,要有合适的肢体语言才行。
  说到这里,我想朋友们也应该了解到,唱好高音并没有那么简单容易。它需要有扎实的中低音基础,需要有科学的发声方法,有很好的气息支持,还要学会排除心理阻碍以及正确认识了解自己的生理条件等。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把歌唱好,把高音唱好;也只有做好这些,才能使我们真正感动于音乐,感动于生活。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莲塘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