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动语文课堂的几点做法

2011-12-29熊莉娜

成才之路 2011年1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用饱满的感情,调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多媒体演示,填补空白,创设情境等手段,激起学生与文章内容相一致的情感。
  一、 借助媒体,情动辞发
  笔者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中,待学生充分诵读、感悟课文后,教师适时播放战士们英勇夺桥的电影片段。当学生看到那纷飞的炮火,战士们奋不顾身夺桥的战斗场面,都情不自禁地和我一样激动,有的甚至“啊”“呀”地叫起来。老师继续引导:“此时此刻,我想你们的心情和我一样激动,同学们,红四团的战士们面对滔滔江水、面对熊熊大火、面对生死考验,他们表现得毫不畏惧,实在令人可敬可佩。可是,有战斗就会有流血牺牲。请看屏幕——”屏幕中继续出现夺桥过程中战士们中弹落水身亡的悲壮场面。学生沉默了,有的甚至流下了眼泪。师继续煽情:“在这夺桥的过程中,有的战士不幸落入那翻腾怒吼的江水中,多少战士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此时此景,你们又想对这些烈士的英魂说点什么呢?”在这种情感的驱动下,学生们纷纷举手,真情如涌,妙语连珠,令旁听者赞叹不已!
  二、 填补空白,推波助澜
  一篇课文,看似寻常,其中却含有许多可以挖掘之x60RT/TNUeNajZoJpY/7bA==处。教者如能联系课文,结合实际,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记得有位教师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我们的总理也是一个需要关心、需要体贴的人啊。看,夜这么深了,我们的总理还在办公室里工作着。要离开总理的办公室了,你们想不想对总理说些什么?”于是,同学们纷纷劝说总理要早点休息,保重身体。待学生真情相劝后,师继续补充:“其实,我们的总理他何尝不想让自己过上轻松一点,舒适一点的生活。但是,他做不到,我们的国家有太多的事情等他去做。你们看,1976年,在他身患癌症的时候,他工作了多久?”然后出示总理一天的工作安排表,待学生细细看后,师再深情引述:“这时候,总理已是76岁的身患重病的老人啊。所以,很多人都劝他休息。可总理却说:‘可以理解,但很难做到’。那么,他的心到底在想什么呢?”多媒体再出示总理亲临受灾地区等片段。然后,再问一句:“你们说,我们的总理是个什么样的总理呢?”到此时,已掀起了学生情感的高潮,学生对总理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更加可亲可敬的国家总理,真正达到了以情动人的目的。
  三、 创设情境,师生互动
  以境生情,因情而动,可以让课堂上充满生命的活力。例如,有老师在教学《两只小狮子》一课时,曾创设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听了小树和懒狮子的对话,我很担心,真想劝劝这只狮子。孩子们,你们想劝吗?”孩子们天真无邪,充满童真:“当然愿意了!”于是,我一转身,快速在胸前贴上懒狮子的图片,说:“你们瞧,老师转身一变,变成了这只懒狮子。现在,谁来劝劝我?”孩子们争相举手,于是,出现了以下的一幕:
  生1:“喂,懒狮子,醒醒吧,别再睡了!”
  生2:“哎,懒狮子,太阳都晒屁股了,该练功了,你看,哥哥多刻苦呀!”
  师:(扮狮子样)睁开了眼睛打哈哈。
  生3:“懒狮子,赶快练功吧,将来你爸爸、妈妈老了,你靠谁呢?”
  师:晃晃脑袋,作清醒状。
  ……瞧,稚嫩的话语,纯正的感情,灵动的思维,这样的课堂怎么不令人为之感动呢?
  总之,一句话,一颗心,一件事,一片情。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比比皆是,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去捕捉,去挖掘,引领学生用心体验情感,定能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创设一方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愿我们的语文课堂,永远真情如涌!
  
   (江口县坝盘乡新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