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兴趣自主识字

2011-12-29李丽婷

成才之路 2011年1期

  识字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开始,汉字好比高楼大厦的砖瓦。那么,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兴趣,高效识记生字,让孩子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到自主识字的乐趣呢?
  一、 巧用机会,树立识字信心
  当学生第一次打开课本时,部分学生看到满篇不认识的生字望而却步时,我首先鼓励班上学生大胆地介绍自己的姓名,然后问:“你们刚才听了班上学生的姓名,你能叫出哪些同学的名字了?”抓住时机,就点名让学生临时担任小组长,发老师事先准备好的作业本,能发几个就发几个。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享受到当小组长的快乐,并尝试着识记更多的生字。学生的信心足了,也就有了主动识字的愿望。
  二、 运用生活,展现识字舞台
  汉字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汉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识字资源,提供生活中识字的舞台,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去识字,不断地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比如布置街上的孩子到超市里去“认识”你喜欢的玩具,布置农村的孩子回家“认识”几种蔬菜。第二天让他们好好地汇报展现成果,及时表扬。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神,让识字与生活同步,识字数量就会与日俱增。
  三、 创设情景,激发识字兴趣
  ①编顺口溜识字。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教学“碧”字,编成“王先生,白先生,同坐一块大石头。”如此一编,学生易学易记,妙趣横生。又如区别:“有、友、右、左”等字时,可以变成顺口溜:“有下月、友下又、左下工、右下口”。儿歌、顺口溜琅琅上口,生动有趣,能帮助学生记忆字形,让他们对识字的热情在活动中高涨起来。②制作卡片识字。在生字教学后让学生在课后自己制作卡片,内容包括在卡片正面写拼音,相对应的汉字,背面写两个词语,再用其中一个词语写句子,并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这种识字方法代替了枯燥的抄写,引导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口念、脑想、手写,增强了对生字的感知,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来,做学习的主人。③在读书比赛中识字。在教学有趣的童话故事时,可采用分角色表演读,让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演读书,并以小组为单位,这样,其他在听的学生听得特别认真,并及时纠正其他同学的不足,哪怕是一个平舌音或是翘舌音,他们都会比老师还注意。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中,我点名让孩子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读后,学生提出了这些我意想不到的不足:老师,王玲将“蜻蜓”读成了qin tin,李强将“摇篮”读成了yao nan。在比赛中,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逐步地提高。④谜语识字。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如何做字谜,如“团结”的“团”编“国字玉出门,人才进里边”;“力量”的“量”可以编“日下一横长,里字下边藏”。在学习每课生字时,我首先拿出生字卡片问孩子们:看到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能干什么?孩子们十分踊跃。“我能讲个关于乌鸦的故事。”“我能给‘鸦’字编个谜语。”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又培养了他们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⑤游戏活动识字。将游戏融于识字教学中。如字、图对号“对对碰”、组字游戏“补补丁”、改错游戏“找地雷”、复习巩固“摘苹果”等。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自主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于识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自主识字的情感,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安溪县官桥中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