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商务英语学习瓶颈:论跨文化交际能力
2011-12-29刘瑜
成才之路 2011年1期
摘要:经济的全球化对商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培养一大批既有扎实商务知识又精通各国文化习俗的专业人士。本文从具体分析各类文化的差异入手,讨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
随着全球化和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同世界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各国之间的商务活动也变得频繁,对商务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加。我们发现,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它需要的不再是只会说英语的人才,而是需要既懂得国际商务运作规则又能成功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涉外交流活动的高层次商务英语人才。因为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社会背景的人,在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文化差异的问题。在商务交际的过程中,如果人们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对文化的误解很有可能会导致摩擦的发生,甚至会造成交易的失败。很多英语已经有了很好基础的人,在与外宾交往中还是感觉力不从心,不能深入了解对方和对方的需求。如果没有深入了解西方的文化习俗,就会感到自己陷入了瓶颈中,无法前进。
一、 商务英语与商务英语教学
商务英语在国际上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以其实用性和应用性的特征而独树一帜。随着教育部对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设置的批复,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和研究又迎来了一个高潮。温家宝总理在针对中国教育现状的讲话中指出:教育要与社会需求接轨,我们培养的应该是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商务英语教学无论从广义还是从狭义出发,都要基于以实用为主的原则,改变以往纯语言学习的局面,要语言与文化并重,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的要求。
二、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商务英语的培养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言能力、策略能力、语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商务知识。而在我国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中,依然把重点放在英语技能和商务知识两个方面,忽略了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技能和商务英语结合较少,或者根本没有结合。这种单一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误认为会说英语,懂得商务知识就能顺畅地进行跨国商务活动,从而造成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
著名语言学家Thomas这样说过:“语法错误从表层上就可以看出来,听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类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听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语用失误则不会像语法错误那样被看待,若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错误,他可能被认为缺乏礼貌和不友好。他在交流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为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为粗鲁和敌意。”所以,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一定要使学生意识到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语用错误比起语法错误要致命得多,使他们了解汉英语言之间的差异,增强其“跨文化敏感性”,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 各类文化差异分析
(1)社交语用错误,导致误解。社交语用错误指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犯的语用错误,牵涉哪些话该讲,哪些话不该讲,哪些属于个人隐私,人际关系的远近,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等,与人们的价值观念有关。利奇曾说:语用原则基本上是共有的,但它们的相对重要性却由于文化的不同而相异。有些东方文化(如中国、日本)一般比西方国家更看重谦虚的原则。比如,一个售货员把汉语中招呼顾客用语“您要点什么”套用到英语中,去招呼说英语的顾客“What do you want?”对方就会感到这位中国售货员缺乏礼貌。而合适的问题应是“What can I do for you?”或者“May I help you?”一位访美女学者在宴会上听到别人称赞她的衣服“That’s a lovely dress you have on.”她不会用“Thank you”作答,马上按汉语习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