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教育个体差异生的培养
2011-12-29张秀平
成才之路 2011年1期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无所不在的,在教师教学的每时每刻,这些差异都会有所体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职校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各种差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
一、 当前中职学生个性发展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①学习问题。主要表现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不少职校生对学习自信心不足,没有学习目标,因而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因为不会学而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最后发展到厌学、逃学。②情绪问题。处于青年初期的职校生具有明显的情绪两极性,容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激动,或是极端的愤怒、悲观。在日常生活中,不少职校生情绪躁动不安,动不动就想哭,大叫大喊或摔砸东西,与同学、朋友争论起来面红耳赤,甚至发生激烈的争执。
二、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及时与差异生沟通
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差异生更强烈需求老师的尊重和赞赏。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以适当的方式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精神上的鼓舞。认真分析差异生的心理,用正确的方式疏导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学习氛围,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心理支持源。在平等、自由、信赖的温暖个人关系下,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学习氛围。
三、 职教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职校生自卑心理严重,自我中心意识又很强,使得他们难以拥有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个性面貌。职教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掌握分寸,努力使自己全部的教学技能多样化。要教会学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知识。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以培养听话的学生为荣耀的片面观念,消除对顽皮学生的错误偏见,大胆鼓励学生的奇思异想,激发学生积极表现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地尝试和发现问题,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会拥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
四、 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比喻,将这类“差生”喻为蕴涵丰富地下矿藏的土地,在一般人眼里它是贫瘠的。但是,有一天,一群地质勘探队员来到这里,看到了宝藏,奉为至宝。作为教育者,掌握一种乐观的学生观,“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前提。教师应对学生每个阶段进行激励性表扬。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性最深切的要求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差异生更渴望别人赏识自己,教师应巧妙地赞赏学生,在教学中及时捕捉差异学生的“闪光点”。
职校生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小视的社会群体,应该是富有活力、充满朝气的青年群体,也必定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和城乡建设的生力军。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发展的人,注意班级差异生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迁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