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英语课堂气氛控制艺术

2011-12-29罗永胜

成才之路 2011年1期

  摘要:课堂气氛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它是我们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基础,课堂气氛的优劣直接制约和影响教学的效果或效益。在当今新课改的冲击下,有效教学提到了议事日程,因此课堂气氛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利用评价手段,是创设良好的英语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英语;课堂气氛;控制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通过课堂气氛控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是英语教师应注重考虑和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如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呢?下面笔者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因此,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浓淡、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假如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垄断课堂,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问,学生学,课堂气氛只会越来越沉闷,教师越教越吃力,学生越学越没劲。最终,学习兴趣被湮没,学习动机被窒息。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从实际出发,按照英语教学的原则,“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母语,精讲语言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进行交际的能力”,给学生创造各种语言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英语环境。要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状态、主动观察、主动思维,主动回答,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和参与性。呈现活动的设计,要以旧带新,在复习旧课的基础上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学习情景,呈现新的教学内容,力求形象生动,使学生处于积极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活动参与欲。练习活动设计要多层面,考虑不同程度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可能性,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练习活动,使练习活动无论在学习内容和参与形式上,都能让不同层面的学生有锻炼和展现自我的机会。交际活动要从培养交际意识逐步过渡到培养交际能力,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活动,使交际活动在模拟的或课堂教学本身真实的环境中展开,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二、 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越娴熟、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当然也就越显著。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Book 3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中,根据体裁和内容,可采用Audio- visual Method(视听教学法)。让学生边看银幕边听台词,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语言,把看到的情景和听到的声音自然地联系起来,可以生动活泼地进行英语教学,学生学得快、印象深,并且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产生出强烈的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的要求,为下一步学生分组讨论,复述课文内容,或写出故事梗概,或进行角色扮演尝试配音等作准备。当然,有些体裁和话题,应一法为主,多法配合。比如Book 1 Unit 1 Friendship中,可以以“Communicative Approach” (交际法)为主,“Asking and answering”(问答法)、 “Discussing” (讨论法)和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任务型教学法)配合,教师通过引用一些谚语、诗歌或英文歌曲向学生传达人们对朋友和友谊的看法,有针对性地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了解学生的友谊观,为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作准备。最后布置主题任务,让学生根据本单元的中心话题,使用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句型,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制作关于友谊主题的英语板报,评选最佳设计、最佳创意等奖项。这样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Unit4 Earthquake中,先利用“Situational Method”(情境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有关四川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资料,通过图片、视频、电影场景等创设真实而实际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为阅读部分打下良好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可采用 “Translation Method”(翻译法),虽然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英语,但翻译也是语言学习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技能。本单元的课文是一篇记叙文,文中大量描写动作、心理等的文字运用得十分精彩,若尝试着将其译成汉语,可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的魅力,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在处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上,对重点、难点、关键性的知识,要精讲多练,引导学生拓宽思路,使课堂气氛既热烈又严肃,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运用能力。在处理新旧知识上,要善于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产生正迁移,同时也要善于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使新旧知识相互渗透,形成整体,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强化记忆,使每堂课有收获,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 科学地利用评价手段
  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知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素质、分析概括及表达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在学生发言时,教师仔细听,用心领会,随机点拨,适当引导,精心设计以表扬鼓励为主的措辞,力求评价恰到好处。
  (1)充分肯定,完善学案,增强自信心。对于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有部分学生能够作出正确或基本正确的回答。此时教师可用“good”“very good” “wonderful” “excellent” “You are very smart”“You have a good memory”等进行评价。对学生回答不出或不完整的答案,教师给予提示,让其完善答案,不要叫其坐下,否则很容易刺伤其自尊心,有可能使学生对本学科失去兴趣。此时可以说:“Don’t be nervous. I hope that you give me a correct answer next time. I’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progress.”通过这些言语赞赏,满足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2)保护学生积极性。即使学生答错时,教师也应说声“OK”来赞赏他们的勇气,保护他们的自尊。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通过判断正误的是非题,用“True”或“False”“Yes”或“No”来回答,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提示,进行有效判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的一个眼神常引来学生会心的微笑,一个手势能得到迅速的反应,一句话能带出琅琅的书声,一声“Quite good”常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能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四、 注意保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影响课堂气氛,因此,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的课程上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挥“情感效应”的作用,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与自尊心,相信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差生有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了一种无声的理解、沟通和默契,这样学生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下愉快地学习,枯燥无味的知识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接受了,从而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力,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总之,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课堂气氛控制的优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从多层面加以考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进行创造性劳动,才能创设良好的积极的课堂气氛,提高英语课堂效率,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方双虎.论课堂心理气氛及其营造[J].教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