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1-12-29瞿晓燕

成才之路 2011年1期

  摘要: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决定了其成为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主阵地。努力寻找、探索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有效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关键词:初中;思品课堂;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决定了其成为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主阵地。本文的主要角度是关于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也就是努力寻找、探索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有效教学方法,使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1)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引导。初中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但心理发展则相对缓慢,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的一种身心非平衡状态容易引发心理发展上的种种矛盾。对此,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加以预防和引导,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传统教育中师生之间的上下级关系,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建立民主、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形成师生之间的心理相融,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才能有效地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3)修炼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心态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在课堂上,教师无形中表露出来的人格特征会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尤其在课堂上,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不应该经常为不良的情绪所困扰,把烦恼、怨愤迁移到学生身上。
  二、 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教学方法
  (1)角色体验式教学法。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或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充分参与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反思总结提升为理论或成果,并将理论或成果运用于实践中。思想品德课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健康心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团队合作意识等有积极的作用。
  (2)主题活动式教学方法。主题活动式教学法是一套能适应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的常规手段。它在思品课堂教学的应用中效果尤为显著,有利于学生全员参与和全身心投入整个教学过程,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到主动,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这是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也是“活动式”教学法的最为成功之处。
  案例:七年级上学期,《男生女生》的活动教学(角色换位)
  七年级某班由于男女生人数相当,而且平时两大阵营划分明显,谁说对方一句好话,就会被同学认为是“通敌卖国”。怎么教育该班学生认识到男女之间的性别互补,发展正常的友谊,达到快乐交往的目的呢?恰逢学校要进行班容评比,按照原来的惯例,男生负责大扫除,女生负责出板报和班园设计。我向班主任揽下了这个活,设计让学生“换位演出”:男生出板报、设计班园,女生负责大扫除。一向嘴硬的男女生都吃到苦头了:女生为把水桶从2楼提到4楼累得直喘气,男生则为这粉笔、颜料一筹莫展。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观察到男生在帮女生提水,女生在指点男生制作版框。我和班主任假装吃惊:“哟,怎么临阵倒戈啦?”学生调皮回答:“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节课的教育的目的在活动中得到了增强,教学效果也是正常教学无法企及的。
  (3)案例启发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也叫个案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我在上“调控不良情绪的方法”时,给学生出示3个例MM5mvz8mlyytWFv4slUNySb+I8WZfv7GAP1gzTwDVaQ=子。例子1:小玲的母亲由于癌症去世。从此,小玲闷闷不乐,沉默寡语,时常发呆,甚至以泪洗面,学业也一落千丈。请你帮小玲想想办法,摆脱这种情绪。例子2:小强课后在帮同桌小华捡文具盒时,被小华误以为是她摔坏了自己心爱的文具盒,并一口咬定是小强摔的,非赔不可。小强委屈极了,请问小强该怎么办?例子3:某班同学小陈在一次期末考试时,把本属自己强项的英语考砸了,回到家还挨了父母的批评,请问小陈同学该怎么办?这紧密结合了学生身边的例子,让学生通过例子展开讨论,引导大家学习注意转移法、合理发泄法、理智控制法等概念及具体操作方法。
  (4)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讨论法,是指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围绕某一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对话、辩论等,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讨论法在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学中,穿插在教学过程或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充分肯定有创造性的见解,对讨论中提出的不正确观点,也要给予客观地科学分析,使学生心悦诚服,从而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是一个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过程。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敢于探索,勇于实践,根据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它将像一股强劲的春风,唤醒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花朵,让思品课堂“心”花盛开,最终定会走出一条现代教育观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
  
  参考文献:
  [1]韩震.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
   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