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理专业紧缺型人才的培训与教育
2011-12-29崔福民
成才之路 2011年1期
摘要:要适应当前新形势的要求,就必须培养出实用型的护理人才。我校从注重技能培训和质量、学生的形体和礼仪、职业道德以及学生心理教育入手,使我校所培养出的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可以直接上岗,实现了“零适应期”的目的。
关键词:护理专业;人才;培训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求,我校对2005级、2006级、2007级、2008级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护理礼仪、职业道德、责任意识等培训。通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 加强护理技能培训
在以往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验课和学生动手能力的现象。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是考试成绩优良,而操作能力较差,一旦进入实际工作却因动手能力差而无法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形成了典型的高分低能现象。为解决此类问题,我校领导高瞻远瞩,深入调查,于2004年建立4个现代化护理模拟实验室。经过培训,使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我校2007级护理专业的学生,在省技能操作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取得优异成绩。
二、 护理礼仪、心理素质的培训
①护理礼仪。由专业教师对护士仪容、护士举止、护士服饰、护士言谈、护士交往、护士工作礼仪进行培训,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后对学生进行考核。②心理素质。经过对791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心理评估,大约25%的学生有不同程序的心理障碍。根据此情况,我们选择有教学经验和临床经验的心理学教师对学生进行定期心理咨询。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学生的心理状态有了很大的改观,符合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专业思想教育、医德医风教育,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只有具备了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做到视病人如亲人,关心、爱护、体贴病人,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对病人有高度负责的态度。
四、 加强学生主动服务意识教育
近年来,入校的学生大多数为16岁~17岁的独生子女,他们具有独生子女特有的性格,相对较为自私,缺乏主动关心他人和为他人服务的意识。针对此种现象,我们在教育中,要求学生做到口勤、手勤、脚勤、细心、耐心,并要求学生和老师一起进行实验课的准备和善后处理工作,要求对动手能力、生活能力较差的学生给予帮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五、 加强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
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责任意识的培养。针对临床上发生的由于责任心不强而引发的医疗差错、事故,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分析事故的原因,总结教训,使学生充分认识护理工作并非单纯执行医嘱。工作不认真、不细致,一点点的疏忽,就可能导致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要让学生真正意识护理工作的严肃性,由此,培养学生的高度责任心和责任意识。
总之,通过近年来对学生的培训和教育,我校培养出的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可以直接上岗,实现了“零适应期”的目的,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同和好评,提高了就业率。今后,我们将按照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培养出更好的、被社会认可的服务型人才。
(四平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