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专注力谁做主
2011-12-29黄芳
成才之路 2011年1期
摘要:专注力即为注意力,是指孩子在做一件事情时的专注度。人人都知道,专注度越高,完成的质量就越高。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却是大相径庭,老师的催促、家长的一相情愿、老人的包办溺爱,无不在影响着孩子做事的专注度。我们努力想给这种窘境找一些出路,让孩子在老师、家长、老人的共同配合和期待中,使专注力这朵花儿绽放得更加灿烂。
关键词:环境;兴趣;动手;自理
所谓专注力,就是我们常说的注意力,对孩子来说,是指他们能把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达到认识该事物的目的。曾经有人说过:“成功的人只是个平凡人,但多了一份专注。”由此可见,专注力的高低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在现实生活中,家长、老师、亲人、朋友都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可是,在很多时候,这些所谓的亲人却在一相情愿地破坏着孩子的专注力。
案例一:
某天中午我临时被通知要去开会,于是就让孩子们自己看课外书,临走时安排了一位班干部负责看管。等我开完会急急忙忙赶到教室时,却发现孩子们非常认真,教室里悄无声息。
反思:为什么孩子在没有老师看管的情况下能做到如此专注呢?我想这主要原因是孩子们都在专注地干同一件事,没有特殊没有先后没有负担。而在实际的课堂中,老师们可能是为了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可能是为了让孩子尽快完成作业,下课后能活动一下筋骨……于是他们都喜欢在课堂上安排学生完成当天的作业。为了节约时间,老师们还会安排先做完作业的学生先上来批作业,他们中间能按时完成的都属于学习习惯较好的孩子,在课堂上基本上不需要老师多加关注,而让老师担心的是那些作业本来就做得慢的。此时,他们看见别人的作业都被老师批完了,耳边不OZyyXwPdKYtatKHW6vu0Kd1awkO29ksF1oM2vujY8l0=断传来的催促声使他们做作业的速度更慢,作业本上的错误率更高。再加上做完作业的孩子有的自控能力差的和同桌的说话声,老师的制止声……此时,你想想,对于那些还没有上交作业本的孩子来说,他们要忍受的是多大的折磨?久而久之,整个班的情况只会是每况愈下,孩子的专注力都将受到很大程度地下降。
改进措施:安静的环境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专注力。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学生做作业,但是不要安排当堂批改作业。事先和孩子们商量好,先完成作业的孩子可以自己给自己安排剩余时间,如:画画、练字、看课外书、完成其他作业等,但是要做到教室里没有声音,任何一个人不能影响其他人的学习。做得慢的也要加快点速度,争取下课之前能完成。
案例二:
一次和家长的谈话中,无意中知道他家孩子A学围棋已经有两年多了。可是,在学校的围棋课上,A对于老师的提问基本不举手回答,也不像其他孩子一样乐意到黑板上摆棋。事后,和孩子的交谈中知道,A根本就不喜欢下围棋,是他妈妈逼着他学的。一到周六,他就浑身不舒服,可是妈妈还是强硬地要送他去上围棋课。
反思:在强硬制度下孩子的专注力真的能提高吗?众所周知,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但未必做到。因为有时孩子的兴趣在家长看来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于是,他们就开始为自己的孩子进行所谓的量身打造了,学这个学那个,把孩子周末的时间也安排得满满当当,使孩子根本就没有玩耍的时间。孩子如此之累,还能学好知识吗?别忘了,孩子是有个性和性格的人,他不是父母成全自己面子的工具。孩子的童年应该在玩中学,学中玩的,父母怎能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试想:孩子连玩耍都不能专注地进行,他还能去专注地干什么呢?
改进措施:归还孩子玩耍的权利,以孩子的兴趣点作为家长培养的方向。家长不要再帮孩子拿主意了,孩子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当他“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肯定对某些东西特别感兴趣,这时,家长千万不要横加干涉,不管是有帮助的还是没有帮助的,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好的。在自己感兴趣的情况下,他的活动肯定特别专注,持续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慢慢地这种专注力就会转移到干其他事情上。于是孩子的专注力也会提高的。
案例三:
吃完午饭,我又被政教处的老师拉到一边:你们班的B今天吃午饭时,不是钻到桌子底下去,就是把鸡骨头扔到别人的碗里。唉!和他妈妈说过几次,因为他奶奶担心孩子上学迟到,总是帮他穿衣服,喂早饭。虽然知道这样不好,但是老人家也是一番好心,作为晚辈又不能多说,她也感到很无奈。
反思:家长的过于担心过于宠爱,也在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专注力。孙瑞雪在《爱和自由》一书中提到: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简单地说就是: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父母只需在旁边看着他是否安全就可以了,千万不要横加干涉!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出于各种各样的担心,总是帮忙代劳了。孩子学着自己用筷子来吃饭,而家人担心孩子把饭米粒掉在地上弄得一团糟,于是强行剥夺了他使用筷子的权利;孩子在试着自己穿衣服,家长因为担心孩子着凉了急忙去帮孩子把衣服扣好,于是家长又剥夺了孩子动手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自理能力也很差,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过度的宠爱会导致对孩子的纵容,往往使孩子随心所欲,爱做什么做什么,没有忍耐、克制情绪、克服困难的观念,做事自然难以静下心来进行到底。
改进措施:请家长归还孩子属于自己的权利,务必不要代办包办。孩子在学着使用筷子时,也是他手脑结合的一个重要表现,家长没有耐心地打搅其实是在影响孩子的专注力。请把孩子当成一个正常的健全的人来看待,不要总觉得他们是孩子,他们也总有长大的一天,他们会离开你们,学会飞行,那么大人要做的就是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使他们的羽翼更加有力而丰满!
总而言之,要想真正提高孩子的专注力,除了要根据孩子的兴趣以外,还要从很多小事做起。细节决定成败,家长、老师都要学会并掌握从细微之处注意保护孩子的兴趣点,一点一滴地从小事出发,踏踏实实,孩子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人生之路。
(常州市湖塘桥试验小学御城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