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专业舞蹈课教学训练损伤的防治对策
2011-12-29曲娜
成才之路 2011年9期
摘要:舞蹈是一门独特而又古老的艺术,是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的。但在幼师专业舞蹈课教学过程中,所引发的运动损伤常常相伴而生,直接影响舞蹈课的训练和水平的发挥。这种慢性损伤常常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给他们留下了终生的遗憾。如何让学生养成健康、正确的训练习惯,减少舞蹈课教学中的损伤,本文从多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幼师专业;舞蹈课;损伤的防治
一、舞蹈训练损伤发生的原因
1. 幼师专业学生在进行基训时,由于没有基础,年龄偏大,没有较好的柔韧性,容易发生拉伤
2. 学生在训练前运动的不充分
由于学生训练前运动不充分,违反了运动的规律,肌肉的力量、韧带弹性、伸展性和协调性没有达到最佳状态,这样就容易发生损伤。
3. 学生在舞蹈技术技巧上有失误或错误
如拉伸韧带幅度过猛、过大,违反人体结构的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或者技术发生错误、动作角度不对、重心不稳等,都会导致身体损伤。
4. 学生的训练强度过大
因运动量过于集中,造成身体局部负担过重,从而引起局部肌肉损伤。
5. 学生身心状况不佳
学生睡眠休息不好,受伤或病初愈阶段,情绪不稳、急于求成等,这时参加训练将会使身体肌肉力量较弱、大脑反应迟钝、身体协调性差、注意力也减弱,从而容易发生损伤。
二、舞蹈训练损伤的预防
认识到舞蹈训练损伤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1. 训练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学生在训练前应做充分的准备活动,让身体活动开,身体热起来,这样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弹性和灵活性,同时可以增强韧带的弹性,使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多,防止肌肉和韧带的损伤。
2. 严格按照训练量进行训练
学生的训练量有一定的规定,适度的训练量能增加身体的运动能力,延长学生的舞蹈生命。在训练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结合学生的个人情况注意各种训练量的有机结合,避免受伤。
3. 学生训练时注意休息放松
学生在舞蹈训练中,休息放松是非常重要的。间隔放松的形式有多种,如:着重于上肢训练后,可做些放松走动;着重于下肢训练后,可以仰卧,将两腿举起抖动或做倒立。这样可以促进血液的回流,也能使肢体疲劳的神经细胞加深抑制,有助于消除疲劳,防止运动损伤。整理活动也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可以使精神、肌肉、内脏一致地恢复平静。可采用推、揉、捏、按、压、拍击、抖动等手法按摩肌肉,使肌肉中毛细血管扩张和开放,加强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肌肉运动中废物——乳酸的排除,从而达到消除疲劳的作用。
4. 加强易损伤部位的训练
经常容易出现损伤的部位要经常加强锻炼,课前和课后,都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以强化锻炼,使之有更好的适应性。这样,肌肉的力量、韧带弹性、伸展性和协调性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5. 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适当地进行心理调节
训练中要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让学生了解舞蹈训练损伤的常识,为学生上舞蹈保健课程,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在训练和演出中损伤总是难免的,要加强心理调节、自我放松,使学生在心理和身体上健康发展。
6. 加强学生营养,加快体力恢复
学生要做到饮食起居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训练后应及时补充热量、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进食营养、易消化的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训练后还可进行温水浴,加速全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疲劳消除和体力恢复。
三、舞蹈训练损伤的初步治疗
舞蹈训练损伤主要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筋膜、关节囊和关节软骨的损伤。多为挫伤、软组织拉伤、关节扭伤、骨折、脱臼等。舞蹈训练损伤治疗如果不及时、不彻底,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者瘢痕化,影响舞蹈动作的完成。因此,学生掌握一些治疗损伤的方法是必要的。
1. 韧带拉伤
指肌纤维撕裂而导致的损伤。主要是因为运动强度过大或热身不足造成的,一旦出现痛感感应立即停止训练,并在痛疼处敷上冷毛巾和冰块,保持半小时左右,这样会使细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
2. 挫伤
伤后第一天予以冷敷,轻微的挫伤,只需局部制动、休息、抬高患肢,很快可消肿、愈合。重度挫伤则需局部外敷弃杖散,每日更换,或用伤湿膏外贴,口服舒筋活血药物,必要时使用预防性的抗生素或消炎药,同时谨防休克和肾功能的改变。
3. 扭伤
扭伤多因突发之外力旋转度超过各自关节所能承受的范围而致。证见:局部肿胀青紫,疼痛难忍,功能障碍。治宜活血化瘀,舒筋通络。内服可选壮筋养血汤,或用复元活血汤。重在局部外治处理,可选用海桐皮汤熏洗,并以栀乳散之类药物敷贴。或施以针灸、按摩等疗法。
4. 骨折
开放性骨折,不可用手回揉,以免引起骨髓炎,应用消毒纱布对伤口作初步包扎,止血后,再用平木板固定送医院处理。如有皮肤伤口及出血者 要清除可见的污物,然后用干净的棉花或毛巾等加压包扎。四肢开放性骨折(骨折断端经伤口暴露出来)有出血时,不能滥用绳索或电线捆扎肢体。可用宽布条、橡皮胶管在伤口的上方捆扎。捆扎不要太紧,以不出血为度,并且要隔1小时放松l分钟~2分钟。上肢捆扎止血带应在上臂的上 1/3处,以避免损伤桡神经。
综上所述,学生懂得了以上治疗措施,就能有效地预防舞蹈训练损伤,使舞蹈训练具有可持续性。对于舞蹈训练损伤,学生应高度重视,因为只有了解损伤的原因,懂得如何预防及简单治疗,才能使训练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刘群杰.舞蹈解剖学教程[M].杭州:中
国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