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学质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1-12-29孙芸
成才之路 2011年9期
摘要:“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特别适应历史课堂教学,特别是自学质疑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点燃了学生的历史情感火花。
关键词:自学质疑;自主学习者;历史情感
在江苏省要求规范办学的形势下,我市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推行“三案六环节”的课堂模式,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特别适应历史课堂教学,特别是自学质疑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点燃了学生的历史情感火花。
一、学生完成角色地位的转变:由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自主学习者
以前,课堂教学是教师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教师直接提出某个历史问题或某个历史概念,即使提问也是在书上有现成答案的问题,不能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而在“三案六环节”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提前发放的导学案预习课文。在自学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学生可通过各种途径如上网查资料、观看相关影视片去查找答案。
通过自学这一环节,教师不再从上课讲到下课,不再那么辛苦。而学生也由以前的耳听为主,转变为用大脑思考、用嘴巴表达为主,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每节课中,教师讲的很少,只有几分钟,而绝大多数的时间都交给了学生,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
二、质疑让学生的思想由量变到质变,情感得到升华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无数事实证明,历史是最能激发人情感的一门学科,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以及高尚的情操,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上镌有“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的名言,这是人类的先辈站在哲人的高度警示我们不要忘记历史。而正因为我们拥有丰富的情感,所以我们不会、也不愿忘记历史;同时我们要用人类最神圣的情感来教育我们的学生,应当如何客观地看待历史、客观地评判现在,如何健康地成长、深刻地思考以及如何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学生自学了课文的基础知识,大脑中已积蓄了相关的素材资料,便会产生许多疑问。例如本人在讲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一课中,有的学生就提出“为什么八国联军拼凑两千多人却打败了清朝十一万多人的军队?”当时我给予点拨;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造成的。又有的学生提出;“清政府腐败无能,不能抵抗列强的侵略,而为什么能把太平天国运动镇压下去呢?”对此,我又给予适当点拨:清政府认识到太平天国是要推翻掉清朝统治,而与列强签订屈辱条约还能苟且偷生。这时候很多学生义愤填膺:为什么没有其他爱国人士起来救国呢?我再进行点拨:有,我们后面学习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通过提出问题,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使情感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