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2011-12-29陈志丹

成才之路 2011年9期

  当前,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日益增大。有些教师认为在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知识经济不断强化、现代教育媒体不断涌现的今天,如果语文教学在古老的文化中忽略现代科技的发展状况,这会妨碍学生科技意识的形成,不能很好地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的人才。而使用多媒体上课会使语文阅读教学更直观更形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展他们的想象空间。可我认为语文毕竟是一门特殊的人文学科,它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与创造的天地,引发学生无限的遐想。
  陈钟梁老师曾说过:“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语文的本位是对语言的玩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所以我更加认为学习语文就要充分理解和感受语言魅力,借用语言来发挥想象。记得有一次听冯梦龙先生在浙江省乐清市剧院上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他没有使用教育多媒体,就是从课文的字词与句子入手,让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文字功底体现出来,正确解读文本,调动学生内在体验,用心去品味文本内容,理解人物的情感。还有一位特级教师上《风筝》一课时,也是从课文的字词与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与思想,发挥学生的想象。没有多媒体也可上好课,所以一味盲目地引入课件,会使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的运用走入误区,这就存在一个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恰当结合的度的把握问题。
  语文教学要有现代教育技术,但只能适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起辅助作用,不能喧宾夺主,把本来需借助语言来进行想象的审美制作成一目了然的“看图识字”之类。曾经听过一位女教师上《山中访友》一课,她的课件非常优美,吸引了在场的所有的人,可她最后也是回到课内,从字句方面拓展学生的思维,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由此可见,语文教师若具备个性化的深度解读教材的能力,有很强的语言敏感,能够读出作品的真滋味,并且能找准文本的“切入点”, 就能引导学生体会、把握文中那些牵一发动全身的词语、句子,使学生能够比较深入地切入作品深处,能够与作者共鸣,能够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我们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更好地和语文教学本身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难点,巧设悬念,不能脱离语文教材,否则,现代教育技术也就成了这节课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浪费在课件制作上的时间与精力,还不如用来多读文学书籍,提高语文教师的人文修养。确立了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后,我们就要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免得在教学操作过程中手忙脚乱,耽误时间。
  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为提高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应以为教学服务为宗旨,以认真钻研教材为基础,以发展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
  (乐清市虹桥镇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