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写话向习作过渡的几点思考

2011-12-29陈静

成才之路 2011年9期

  作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但是,学生怕作文是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小学二升三,在这个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的转折期、衔接期,学生畏惧写作现象特别突出。
  下面笔者想谈一下几点关于“由写话向习作过渡”的思考。
  一、探寻最近发展区域,唤醒“写话向习作过渡”的需要
  影响学生习作的两个核心因素是状态和策略。状态好,就要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和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策略佳,我们的教学方式须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激活习作需求,是启动学生动力系统的重要途径,是调动学生胜利完成习作人物的好方法。
  在这个过渡期间,我们布置给学生的写作,必须是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在这个阶段,我们要令学生觉得进行练习是安全的,不会无端挨批评受训;自己辛辛苦苦完成的写话或者习作是能够和教师、伙伴、家长和社会交流沟通的;自己的努力是能得到教师、伙伴和家长的尊重、理解、表扬肯定的;自己在写的过程中能学会做人做事和学习语言,能接受和欣赏别人,别人也能欣赏接受自己写作的生命过程。这样周而复始,就能不断促使学生向着新的“最近发展区域”迈进。
  二、丰富形式,保持“写话向习作过渡”的热情
  1. 过渡本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的一个过程,我们必须遵循自然上升、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而达到螺旋上升的要求
  第一学段的写作教学设想是:练习主谓、偏正词组的搭配;练习说完整的一句话,连贯说几句具体的话;循序渐进地开展各种造句练习,初步知道怎样把句子写具体、生动;模仿写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句子;练习连贯地写句群。
  第二学段的写作教学设想是:能运用表因果、并列、转折、条件、递进等关联词造句,并活用到自然段的表达中;仿写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修辞句;运用连词写好句群;运用一定的构段方式,有条理、具体地写好自然段;练习运用几个自然段来表达清楚习作的重点内容。尝试用关键句点明习作主要内容或主题;练习描写环境、场景、风景和人物细节;初步运用文体构篇规律选材立意,布局谋篇,安排重点;学习运用名言表情达意,在具体描述后写出自己的感想;通过读习作,学会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2. 在这个过渡期间,我们还要不断地变换花样、变换形式,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
  (1)遣词造句(同一个词语可能会出现在不同的阶段里,学生造句的同时,我们通过引导,要使学生语言的品质有所提升);(2)看图、画图写话;(3)仿写句式、由读学写;(4)观察、想象写话;(5)文本补白、续写;(6)简单儿童诗创作;(7)简单的故事接龙;(8)绘本写作;(9)情景写话;(10)小组轮流记日记……
  3. 发散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摆脱传统习惯的禁锢,突破常规的束缚,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闯出写作的新路子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充分挖掘各方面的素材为写作所用,把感知到的、分散的、彼此不相连续的生活片断和知识联结在一起,使习作内容丰富多彩,表达角度多种多样。我觉得在第一学段,关于发散思维可只侧重训练,在第二学段再逐步将这种“头脑的风暴”运用到习作中去,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三、有效积累,加速“写话向习作过渡”的生长
  只有使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厚起来,才能使学生由写话走向习作,才能使学生把自己所想尽情表达出来。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课外书,把阅读从课内迁移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另外我觉得积累不仅仅来自于阅读,在课堂中,我们要盘活学生的言语库存,努力规范学生的语言,随时不忘提升学生语言的品质,在交流借鉴中,重组建构新的言语区域。
  四、多维评价,激发“写话向习作过渡”的积极性
  小学生由写话向习作过渡,需要好好教导,这是教师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教好的关键是到位的指导和评价。
  1. 指导要全面还要抓重点
  第一重是指导具体技法。在二年级下册我们就要明确告诉学生写话,要有头有尾,有能力的孩子也可以分段写。例如看图写话就可以是一幅画一段话的形式,因为三年级的第一篇习作就有分段要求。当然,我们不能把技法当做指导的重点和主流。
  第二重是点拨写作的思维路径。这是写作前的指导。理清写作思路,并非仅仅讲解作文模式,应当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悟生活,更要指导思考生活,重在思路点拨。许多时候,学生习作碰到困难,并不是没有生活和素材,常常是思路阻塞甚至短路。
  第三重是习作指导要过程化。习作指导要涵盖学生习作起始的全过程。教师的习作指导要融入学生习作准备、练笔、修改、运用的各个阶段,指导绝不能一次性完成,要建立“二度指导”的概念。
  2. 评价要让学生享受成功
  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读与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引导学生在读自己与他人的习作中,发现自己与他人习作中的“闪光点”,欣赏习作,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批改权要放开,让学生享受尊严和同伴的智慧,学会修改。增加习作展示的新平台,让所有的学生的习作都可以修改后在班级“优秀栏”张贴,都有权当众宣读。尝试评价过程档案化,记录成功体验快乐,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五、交流发表,收获“写话向习作过渡”的喜悦
  发表,是写作成功的标志,是比“高分”和教师鼓励更诱人的成功体验,是“写话向习作过渡”的这个阶段里最直接有效的动机和动力。文本的生命,在于流通,在于读者的阅读,言语生命的价值也在于此。经常让别人阅读自己写的文章,让自己的言语流通,处于与他人的交流中,与他人的信息交换,言语就会增值,文章就会写得更好,言语生命就愈加美丽,愈加有光彩。
  虽然我们孩子的作文不一定能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但是我们还可以发表在别处。比如在班级的博客里上传学生的文章、给学校广播投稿;组织班级或者班际之间的作文评比,把学生写的文章收集、整理、编册……
  (乐清市虹桥镇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