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搞好中学化学常规教学
2011-12-29周国强
成才之路 2011年9期
现行通用中学化学教材都考虑到实用性和通用性,但是很少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那么怎样去搞好中学化学常规教学呢?笔者根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觉得应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来进行中学化学常规教学。
一、要把握学情,科学安排好相关教学内容
现行通用教材都符合科学性以及适用性原则,无论内容,还是内容的编排顺序都是科学的,但编教材的专家教授不可能也的确不能把使用教材的每一个班、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都切实地加以考虑,这就要求使用教材的教师灵活应用教材。要根据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备课时,要先备学生,再备教材,即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首先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然后再根据掌握的学情,认真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讲授的内容不超纲、不超前、不过难、不贪多,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我认为对教材不可做大的调整。如前后相隔几节课进行对调是不科学的,这样会引起学生学习上的混乱,增加学生心理负担,也会给学生的复习带来不便。
二、要积极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灵活应用教学方法
孟子说:“教亦多术矣。”“术”即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教法,不拘一格,凡是达到目的快的方法,便是好方法。教材内容是死的,而教学方法是活的,教学任务不是把死的内容强行搬运到学生身上,照本宣科,而是把死的内容创设成问题情境,让死的内容变得鲜活起来,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有些复习课大多是重复旧知识,温故有余、知新不足的现象非常普遍,学生感到没有新意,学得厌烦,效果不佳。如在复习有机物烃的结构特点时,大多数教师只会按照教材的顺序,列出烷、烯、炔、芳香烃的代表物进行比较分析,领着学生对旧知识复习一遍,而有经验的教师则设计成问题:分子内六个氢原子的烃可能有哪些?这一问,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不仅回忆所有烃类的通式,而且还要想到各类烃有哪些同分异构体,以及每种烃的结构特点和它们的性质差异等,其思维容量要比前者大得多。这样既巩固了概念,又锻炼了学生自我分析的能力。
三、妥善处理教学细节
有了好的教法,必须要严格处理教学细节,如果教学细节处理不当,必然会浪费时间,影响45分钟的效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合理使用教具,妥善处理教学细节,教学细节主要包括学生在听课时的神情、教师讲课时的语气等,即化学课堂教学务必要改变单一讲授灌输形式,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准确、节时、有效地控制课堂结构和组织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做到正确调控课堂节奏,对讲授的内容做到合理的时间分配。一般来说,次要的内容要节奏稍快,重点、难点、疑点内容节奏要稍微放慢;学生学习基础好的班级要节奏适当加快,增大课堂容量,学生学习基础差的班级节奏要适当放慢,并且在具体讲课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表情。这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接受知识的程度往往会在学生的神情中反映出来,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神情的细微变化,及时调整,控制教学节奏,让他们的注意力和精力沿着知识的脉络走,听你指挥,课堂教学质量就会提高。
四、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见效率。我认为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主要包括:
1. 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方法
预习不是看一遍书即可,教师应列出提纲或中心议题让学生自学,这样学生能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疑难问题,并带着问题听课。
2. 指导学生听课方法
听课要会听,动耳听清知识的来龙去脉;领会整个知识架构,并且动脑加以分析、归纳,将知识加以整理以便加强记忆;动手将重点内容做好笔记以备复习。
3. 指导课后复习方法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是先快后慢。这就要指导学生及时进行相关内容复习,到后来可间隔一定时间再复习,间隔时间随复习次数越来越长。并且还要根据学生的生物钟,适当指导学生用相应学习方法利用好不同的时间段。例如清早让学生背诵一些化学定义,晚上去做一些化学练习题。
学习方法一旦被学生掌握,课堂教学效率必将大大提高,学生也将受益终身。
五、正确对待个别差异
学生之间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个别差异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教师采取有效手段,差生是可以转变的。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说得好:“如果教师能用教20%至25%的优秀生的办法对待其他学生,这个问题就会解决了。”在常规教学时,教师要多向差生提一些不太难的问题,如果回答正确,就予以鼓励和当众表扬。只要极力调动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的学习劲头上来了,学习成绩自然而然也就上去了。
总之,只要我们做到了以上几点,中学化学常规教学就能做好,就能保证教学效率和效果。
(焦作市冶金建材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