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技体育中逆反心理的成因与控制

2011-12-29卢吉

成才之路 2011年9期

  摘要:本文剖析了逆反心理的成因和表现形式,认为在竞技体育中应正确利用和发挥逆反心理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控制和避免不良逆反心理产生的有效措施,以确保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竞技体育;逆反心理;情绪;个人素质
  
  竞技体育中的逆反心理,通常是指在竞技场上产生的个人与众人相对立、相矛盾,并与一般常态性质相反的逆向反应。它通常反映在教练员与运动员、运动员与运动员、运动员与裁判员、教练员与裁判员、观众与运动员、观众与裁判员之间情感中的对立、抗衡,情绪上的不满和行为上的相悖、对抗。如何正确处理逆反心理对竞技体育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消除不良逆反心理的消极影响,确保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已成为体育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将对逆反心理在竞技体育中的表现和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力求避免和有效转化不良逆反心理的有效措施。
  一、逆反心理在竞技体育中的具体表现
  1. 运动员的逆反心理
  运动员的逆反心理既可表现在同队的运动员之间和不同队的运动员之间,也可以表现在运动员与裁判员之间或运动员与教练员之间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运动员在运动场上或运动场下总是与上述对象反其道而行之。如对裁判员判罚后以种种方式表示不满;运动场上对同伴熟视无睹,打“个人英雄主义球”;将对手非置之于死地而后快等。当然这种情绪体验和行为特征的表现程度因人而异,有强有弱,表现方式各有不同。
  2. 教练员的逆反心理
  教练员的逆反心理随个人修养、素质以及心理类型等表现有所差异,其表现较为隐蔽。如教练员用人有时会产生与众不同的或对立的做法,有时明知用人或技术错误,亦不顾他人反响如何激烈,始终知错不改。
  3. 裁判员的逆反心理
  在某种需要主观评定成绩或胜负的竞技项目中,有时可见裁判利用规则和裁判法来惩治他不喜欢的运动员或教练员而不顾公众的不满,甚至出现完全置规则和裁判法于不顾而专门惩治个别运动员的现象。一般情况下,级别越高的裁判员这种情绪体验和行为显得越强烈。
  4. 观众的逆反心理
  竞技体育中观众的逆反心理表现最为强烈,声势最为浩大。有时竞技体育比赛双方争夺十分激烈,双方队员经常会出现口角、争吵、甚至动手动脚,特别是对个别运动员的粗野动作和动辄挑起争端的恶劣表现,观众会作出强烈反应。对于主队,观众总会带有一些偏袒,但主队某些队员的恶劣表现,也会引来一片唏嘘声和喝倒彩。而对于客队,观众的逆反心理更为强烈,少数激进者甚至会出现过激行为。纵观国内外各种体育比赛中出现的事故、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