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量因子”大爆发电视业年度十二大关键词

2011-12-29胡里张莉

综艺报 2011年23期


  2011年是电视业的政策年,主管部门调控措施频出,节目、广告、影视剧均有涉及,对电视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化大发展背景下,管理者的定位和调控力度越发突出,相信今后规范电视荧屏的举措还会继续推出。在新的规则之下,电视台、制作公司、广告公司、企业主等相关机构都面临重新梳理资源、调整业务布局的考验。
  这一点成了后文“关键词”盘点的“第一关键”——荧屏调控。
  除此之外,直播星工程的推进、电视交互功能的“落地”等,也是全产业层面的年度关键词。
  内容方面,今年电视剧井喷成为一大值得关注的现象。《双城生活》《回家的诱惑》《裸婚时代》《婆婆遇上妈》《李春天的春天》等多部反映当下生活的现实主义题材剧火热荧屏,收视高,话题多,引发社会持续关注。除了现实剧大热,以《永不磨灭的番号》《中国远征军》《新水浒传》《倾世皇妃》《甄嬛传》为代表的历史剧,《借枪》《旗袍》《青盲》《断刺》《风雨》《风声传奇》为代表的谍战剧,《宫》《步步惊心》为代表的穿越剧,《幸福来敲门》《家常菜》《你是我的兄弟》《雪花那个飘》等带有怀旧色彩的情感剧也很受欢迎。其中《裸婚时代》《步步惊心》《倾世皇妃》《千山暮雪》《甄嬛传》均为网络小说改编剧,网络小说大行其道算是今年的独有现象,或可能成为未来制作方寻找选题的重要渠道。201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7月前后《开天辟地》《中国1945之重庆风云》等献礼剧悉数登场。其中,湖南卫视以“红色、青春、偶像”为标签推出了“红色青春季”,加入“偶像”“青春”元素的红剧更容易吸引年轻观众收看,为今后这类题材剧目的创作提供了新思路。
  12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传达了《省级卫视电视剧播出管理意见》,要求省级上星卫视加大现代题材剧的播出,2013年现代戏播出占比达到40%以上。可以预见,未来现代剧将成为市场上集中度较高、荧屏主打的剧目类型。
  节目方面,去年一季、今年两季,购买了英国版权的《中国达人秀》一路火到今年,话题不断,形成了持续的影响力和期待感。今年东方卫视趁势再引进5档国外模式节目,包括3档游戏竞技类节目和2档真人秀节目,频道的综艺版图渐次清晰;深圳卫视《年代秀》在2011年也备受推崇。这档融合了各种时尚元素、主打代际概念的节目原版为比利时VRT1频道的The Generation Show,中国版在向各年代风尚致敬的基础上附加了更多情怀、感动和共鸣。
  除了这两档节目,今年展开海内外版权合作的新节目超过10档。不仅是电视台,社会制作公司也注重节目模式的引进,光线传媒就选择了加入国际节目模式协会,以便最快地了解国际同行的信息,在100多家成员中选择可供合作的伙伴。
  影视公司在2011“春潮涌动”——2009年是华谊兄弟,2010年是华策影视,2011年是光线传媒,这三家企业在创业板的挂牌上市,激励着更多民营影视公司向资本市场靠拢。虽然时常有圈内人士说上市不是最终目的,关键是要把企业做出品牌云云,但能够上市总归不是一件坏事。
  文化产业代表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拥有广阔发展空间的观点已经得到业界普遍认同。有业内人士预测,2011年文化娱乐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985亿元,首次逼近千亿大关,相比2007年增幅近300%,预计2012年产业规模将超过1200亿元。
  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出台无疑形成了一个热议文化产业的良好氛围,接下来围绕《决定》的各项动作会逐渐显露出来。“大家都在谈这件事,总会想要做点事情,比如政府会陆续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财政补贴、奖励、税收优惠等等。”王长田说。
  “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意味着5年内文化产业在GDP中的占比要从2.5%提升到5%。可以预见,国家政策支持的进一步细化将转化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动能。
  
  关键词1荧屏调控
  10月25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11月28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12月9日出台《省级卫视电视剧播出管理意见》
  
  12月9日,在全国卫视综合频道电视剧播出工作会议上,国家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传达了《省级卫视电视剧播出管理意见》,要求省级上星卫视加大现代题材剧的播出,2013年现代戏播出占比达到40%以上,要严管宫廷穿越剧、警匪剧,历史剧不得篡改历史,电视剧不得泛娱乐化,同时扶植少儿、农村、少数民族等题材,2013年播出占比为15%。
  这是本年度管理部门规范电视荧屏的最新意见。如果经常登录国家广电总局官网“拍摄公示”一栏,对出台这样的措施不会感到意外。比如《关于2011年11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就指出,“一些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中出现了不尊重基本历史史实的现象,个别剧目存在胡编乱造历史的内容和情节,在价值导向上出现偏差,这种现象必须予以纠正。”
  2011年,类似管理意见、管理办法还有很多。比如:禁止在电视剧片头之后和片尾之前插播广告,禁止用贴片广告覆盖演职人员表;时政新闻类节目禁止使用企业或商品冠名,新闻主持人不得代言商业广告;要求严格控制影视剧中吸烟镜头;停播44条电视购物短片广告等等。
  而对电视界影响最大的还是如下两项政策:
  10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提出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
  11月28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
  前文本刊所作的“我的2011”电视人调查中,针对问题“2011年你印象最深刻的电视大事件或趋势”,一半以上的电视人回答集中在上述两个政策的出台上。
  新政一方面推动了荧屏“净化”,防止过度娱乐化,保证了影视作品的完整性和观众收看的连续性,另一方面也让电视台面临加大节目创新能力、改变广告经营方式的压力。
  取消中插广告可以更好地体现广播电视公益文化服务的职能,但是“中插”要被取消的消息刚刚放出时,电视台确实着急上火了一把。电视剧是电视台广告创收的重头,“中插”的价格又往往高于其他广告形式,更紧迫的是,不少台刚刚完成明年的广告招标或者预售工作,此令一出意味着需要迅即对广告经营做出调整。
  12月9日,湖南卫视重启广告招商会,片头片尾广告价格大幅上涨,贴片广告的最高中标价达到981万元,比预期高出近一倍。同时,往日被自制栏目牢牢占据的晚间7:30黄金档时段,明年起将改成《金芒果独播剧场》,主打现实题材电视剧。
  在新政策对电视台节目竞争和产业经营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有不少网络媒体表示,未来视频网站将迎来更快的发展时期。
  9月9日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台湾主持人欧弟在外景短片中被打上马赛克,一度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前不久,湖南卫视宣布将与搜狐视频共同推出新栏目《NewFace向上吧,少年!》,由欧弟全程担纲主持人,凡是90后都可以通过官网平台上传视频报名参加。在两个月的选秀过程中,选手不但可以在《NewFace向上吧,少年!》中露面,也有机会在《天天向上》中出任表演嘉宾。这也给目前已经普遍化的“台网联动”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
  
  与我国目前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相对应,2011年的种种管理措施将促使电视媒体更加注重精耕细作,追求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湖南卫视副总监李浩表示,今后电视传播将进入拼策划、拼品质、拼关键节点的阶段,播出平台上的比拼将更加激烈,电视广告将进入进一步优质化、稀缺化、品牌化的新时代,谁能率先走进“新时代”,谁就将领先下一步竞争。
  
  关键词2献礼
  “献礼”义下,更多创作元素得以自由发挥;营销见心思,观众群趋向年轻化
  
  2011年适逢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故今年荧屏献礼“分外妖娆”。5-7月的红色献礼季和10月前后献礼剧的集中播出,为国家广电总局对各大卫视的指定动作。此期间,不仅剧集是“献礼”的,电视节目的编播也是特别策划的。
  今年献礼剧主要有如下特点:导向基本正确,突显主流价值;品质提升,收视、广告成绩不俗;套上“献礼”标签,框架之内,更多创作元素得以自由发挥;营销见心思,观众群趋向年轻化。
  今年,加入了“偶像”元素的红色青春剧在建党90周年献礼剧集中颇为亮眼。与表现宏大叙事和运筹帷幄的主旋律题材渐居其次,很多热播红剧多聚焦于伟人青春期的奋斗史。 从《中国1921》到《开天辟地》,从《我的青春在延安》到《风华正茂》,央视和各地方卫视的红剧层出不穷。湖南卫视大张旗鼓的“红色青春季”的特别编播,让人们看到红剧市场也是可以“做热”的。电视栏目方面,各卫视推出的特别编播涵盖了系列纪录片、大型晚会、特别节目、新闻专题等,形式多样。
  
  关键词3直播星
  为保证直播星公共服务能到达农村最基层的千家万户,国家广电总局已经制定了一整套贯穿中央、省、地市、县、乡镇的直播星公共服务运行机制
  
  中星9号,亦即传说中的直播星,2008年带着公益使命一飞冲天,同时而来的是其巨大市场潜质所掀起的蝴蝶效应。从“村村通”到“户户通”,它扛着公共服务的大旗,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迂回战略。未来5年2亿的用户发展目标就成就怎样的一个市场规模?广电与电信在IPTV上的胶着几欲陷入僵局,直播星的重新定位也许是一个新的切口。
  “十二五”是直播星商业运营的“爆破点”,但目前看来,即便其公共服务的功能如何诱人,分摊到用户身上的必要成本使得其商业运营的前景仍充满考验。
  “加密是商业化的开始。”经过两年与“黑盒子”的斗智斗勇,“地下市场”终于被控制住,但仍有数千万的“黑盒子”有待收编。2011年9月,全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宁夏银川举行。根据规划,直播星运营覆盖限于农村地区。2011年用户规模要完成1000万户,2012年达到5000万户,2013年达到1亿户,2014年达到1.5亿户,2015年实现覆盖2亿多农村无线用户目标,做到“户户通”。
  升级为第三代的直播星将免费提供25套卫星电视节目和17套卫星广播节目,机顶盒内置了移动通信模块可连接中国移动的无线固话,另有数据广播和应急广播功能,卫星、地面双模机顶盒可以另外免费接收6套数字电视节目。为避免地下“黑盒子”泛滥,直播星将通过中国移动的移动通信基站保证机顶盒只能在指定区域使用。在“村村通”工程中,机顶盒是免费赠送,而这一次“户户通”工程的机顶盒将通过市场销售,据报道,已有24家机顶盒厂商获得入网认证。
  在直播星的产业链上,有主体运营商,机顶盒及芯片制造厂商,已然介入的电信运营商有中国移动等。业界观察人士表示,如果“十二五”规划顺利完成2亿农村用户的目标,其产业规模理想估计可达数千亿。
  为避免与有线电视运营商争利,直播星的运营将交由本地有线运营商运营。虽然直播星是免费为农牧民提供服务,但有线运营商可以从广告、内容产业,以及高清电视、互动点播、信息服务、收视数据回传统计等增值业务中获得市场回报。以2亿用户计,即使月收视费为20元,年产业值也将接近500亿。机顶盒终端销售的放开,无疑会让机顶盒及芯片生产厂商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预计能带给制造行业1000亿左右的产业机遇。由于机顶盒中加入了通信模块,中国移动可以通过免费提供LBS定位的GPRS流量而获得捆绑销售无线固话的权利,从而占领农村电信市场。
  尽管有政策撑腰,理想与现实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从2011年4月开始,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积极推动利用直播卫星在有线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地区提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并在宁夏、内蒙古、河北的部分乡镇开展试点。目前划出直播星服务范围的区域包括24个省,4997个乡镇,计57132个行政村,共涉及约1400万户。其中,有18个省地方网络公司已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的授权。
  突破市场的关键在于终端市场的接受能力。据了解,一套直播星设备(机顶盒加CA卡)的成本约550元,按照宁夏、内蒙古以及河北的试点情况,一般由各省财政补贴100余元,各省广电机构补贴100余元,电信运营商补贴100余元,用户仅需支付200元左右。但由于直播星的市场大多为边远的农村或牧区,业内普遍认为让农牧民承受200元仍嫌吃力。
  虽然直播星让广电与电信的融合有了新的切口,但在竞合关系、盈利模式等尚未厘清之前,双方的介入目前都属尝试。广电的公共服务性质尚可通过行政手段完成有线运营商的布局,而市场化较高的电信运营商是否愿意出钱出力予以配合,现在仍打着问号。
  无论如何,直播星的公共服务功能的好处毋庸置疑。也正因此,为保证直播星公共服务能到达农村最基层的千家万户,国家广电总局已经制定了一整套贯穿中央、省、地市、县、乡镇的直播星公共服务运行机制。直播星的想象空间依然宽阔。
  
  关键词4三网融合
  北京、上海、杭州三地广电主导的三网融合基础性工作进展明显;电信遭遇反垄断调查对三网融合各方博弈格局的实质影响有待观察
  
  三网融合是个老话题,直到2010年1月13日,从话题阶段进入到动作阶段。这一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步伐,并提出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
  2011年是第一阶段的关键年份,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南京、青岛、大连、哈尔滨、武汉、厦门、绵阳、长株潭地区等首批12个试点城的广电运营商,有的动作频频,按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并不断开拓新业务领域;有的依然处于调研、论证、探索的阶段。无论有无实质性进展,不管你愿不愿意,三网融合作为一种技术发展趋势,都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试点的意义更多在于汇总行进中的各种经验、明确会遇到障碍,以此为下一步的发展、普及提供可参照的样本。
  2011年5月25日,北京市政府提交的三网融合试点方案获得了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小组审批通过,这是12个试点城市中首个获批的方案。2011年6月,歌华有线在北京推出无线宽带电视业务“歌华飞视”,面向iPad、智能手机通过广电WiFi热点和双向机顶盒提供高码流视频服务。就在不久前,歌华有线按计划完成了累计260多万户的高清交互机顶盒推广,北京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亚洲高清交互数字电视用户拥有量最多的城市。
  
  目前上海三网融合的业务领域涵盖高速宽带服务、智能家庭、智能社区、城市金融、城市教育及医疗、城市信息化等方面。2011年3月31日,东方有线在上海八个郊区的子公司正式挂牌,标志着上海“一城一网”网络整合工作正式完成。NGB示范网的建设及试运营是上海三网融合业务的突出特色,今年计划完成200万户NGB示范网的建设,并规划在三到五年内,完成全市500多万有线电视用户的NGB网络改造,全面普及高清电视和百兆宽带入户。
  2011年8月,浙江省明确以华数集团为基础,各级广电机构共同参与,组建浙江华数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要求在今年年底前市级广电有线网络全部加入省网络公司,明年6月底前,县级广电有线网络进入省网络公司,实现全省广电“一省一网”。2011年9月,华数传媒与CNTV共同出资成立浙江爱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向浙江全省IPTV用户提供内容运营服务。华数还通过与包括终端厂商和内容提供商的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合作,积极拓展互联网电视市场。一边做网络、一边做内容,在开展三网融合业务时,华数坚持多领域发力、放大平台融合价值,成为一个全网全程的,以视听为主的综合服务提供商。
  其实,上述三个城市的广电进展,还只是围绕三网融合所做的一些基础性工作。在三网融合的核心业务宽带接入领域,除了杭州,广电的宽带用户与电信的宽带用户数量基本相当,其余两个城市广电的市场份额都不高。
  整体来看,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占据了宽带接入市场三分之二以上的份额,广电尚无进入该领域的许可。对于拥有几千万双向用户,即将全面建设NGB的广电来说,如果出口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三网融合很难有实质性突破。
  这一竞争焦点在年底有了新进展。11月,国家发改委就宽带接入问题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展开反垄断调查,如果事实成立,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可能被处以数亿至数十亿元的巨额罚款。近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声称,已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交中止反垄断调查的申请,并承认企业在互联互通及价格上存在不合理行为,同时承诺整改,提升网速并降低宽带资费——这样的整改显然没有触及广电与电信双向进入的本质层面。
  虽然也有外界认为此次针对电信反垄断的调查,是基于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一场博弈,但若是以此为契机推进体制改革、消除行业壁垒无疑也是三网融合的福音。当然,这一进程的加快仅仅靠反垄断远远不够,从目前进展来看,打破垄断集团既得利益,重新改写市场规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对于广电来说,除了呼吁国家层面搭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行业自身也需要加大建设力度,加快市场化运作的步伐。
  
  关键词5回看
  电视应用和技术的升级,今年有三个关键词格外突出:交互、高清、3D
  
  交互电视包括有线交互数字电视和电信的 IPTV,两者的用户群都是家庭用户,区别只是一个依托有线,一个依托宽带。近几年,多数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进行了HFC网络双向改造,并适时推出互动业务。如时移电视、回看功能、互动点播、录播、资讯、炒股、宽带上网、缴纳水电费等增值服务。
  其中,以北京歌华有线和深圳天威视讯发展较快。按照计划,今年年底北京市高清交互数字电视用户将达到260万户,覆盖人群超过1000万。昌平、顺义、通州等多个远郊地区今年也首度开展高清交互数字电视推广工作。截至2010年底,深圳天威视讯公司数字电视用户终端数110.03万个,其中高清互动电视用户终端数17.4万;有线宽频在网用户数30.76万,用户渗透率居全国广电行业首位。
  高清是今年有线网络发展的重点,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大力发展高清对于有线网络具有战略意义。深圳天威走高端视频路线,今年以来还推出了宽带捆绑的高清互动套餐;北京则是争取到了政府资金扶持,走的是高清交互整体转换的路线。这两个城市的高清交互覆盖范围均比较可观。
  自从3D技术诞生以来,其产品化应用就一直备受关注。去年,其在大银幕上因《阿凡达》而出现了一次大引爆。电视方面,国外在体育和演唱会上的3D应用已经渐成规模。在国内,今年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启动了3D电视试验频道筹备工作。
  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12年元旦试播3D电视频道,2012年春节正式播出。该频道将由中央电视台牵头,携手北京广播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天津广播电视台、江苏电视台、深圳市电视台5家单位共同开办。3D电视频道将与其他十几个已经开播的高清频道一样通过高清机顶盒的方式落地。到2015年将开通10个播出3D立体电视节目的频道。
  消息一传出,最先激动的就是电视终端厂商。据了解,在3D电视终端产品于2010年开始上市后,国内的电视播出机构就开始试验3D节目制作和播出。而今年3D电视在彩电中的销售占比有望达到25%-30%。有人预计,随着3D节目频道的开播,明年3D功能有望成为平板电视的标配,其销售占比将超过80%。但也有人持保留意见,3D电视频道要想成熟,裸眼3D技术的成熟和商业化非常关键。而现实是全国80%以上的用户尚未有高清机顶盒,无法收看3D节目。
  
  关键词6纪录频道
  2011年1月1日,央视纪录频道开播,而且是全球覆盖、中英双语24小时播出
  
  “成立一个全国性的纪录片频道”已经被呼吁了多年,2011年1月1日央视纪录频道开播,其最终达成缘于纪录片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
  2010年全国用于交易和交换的纪录片达1000小时,国产纪录片库总量接近2万小时。同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出台《关于推动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表示“国产纪录片是形象展示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文化传播载体”。央视纪录频道开播17天后,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亮相纽约时报广场。
  纪录片真实客观的特性使得其更易影响海外主流受众。承载了太多期望和使命的央视纪录频道自开播之日起就将“全球视野、世界眼光,中国价值、国际表达”作为自己的传播理念。2011年,纪录频道通过一批经典节目的播出和频道整体的大板块编排,进一步建构起中国电视国际传播多频道、多语种、多形态、多渠道的新格局,成为传播民族文化品牌、建构中国国际形象、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平台。
  调查显示,央视纪录频道开播一年来,自然类、动物类、科技类、战争类纪录片最受欢迎,观众主体具有“高学历、高职业、高收入”的高端人群特征,且观众呈现出“高忠诚度、高美誉度、高关注度”的收视特征。频道开播仅半年即在中国11个主要纪实类、科教类频道品牌健康指数和观众满意度排名中名列首位。
  2011年7月15日,纪录频道举办了主题为“活力中国”的面向社会的制作招标活动,这是纪录频道第一次面向全社会进行节目制作招标,也是中央电视台首次大规模面向社会进行纪录片制作招标。这次招标仅是纪录频道展开多种合作方式的一个开始。2011年纪录频道在推动建立中国纪录片行业标准,带动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方面担当起了引擎作用,为实现纪录片产业价值最大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据说频道明年广告招商规模预计近2亿元。
  
  关键词7上市
  光线传媒完成上市,至此内地上市民营影视公司达到三家。同时,海润影视在年底加快了赴港上市的步伐;小马奔腾也于12月15日提交了上市申请
  
  继华谊兄弟、华策影视之后,2011年8月13日,又一家民营影视企业光线传媒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达14.385亿元。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说,上市对光线的意义首先是获得了安全感,一般困扰企业的资金问题得到解决,而且可以去做更大的项目。
  
  以电视节目制作起家的光线传媒,如今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并将业务铺至电视剧、电影、演艺活动、艺人经纪、整合营销等多个领域。借上市之力光线在2011年保持了高速增长,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3.79%,达到41375.91万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9.35%,达到12295.48万元;利润总额较同比增长60.62%,达到1.2亿多元。
  光线的四张网(时段联供网、频道联供网、新媒体联供网、驻地电影发行网)无疑是其保持可持续经营、不断扩大规模、提高利润率的基础。光线的上市也为行业树立了一个样板——要注重商业模式的构建,有可以预期的、长期的、稳定的增长,而不是寄希望于单纯的项目化运作。
  2011年海润影视加快了赴港上市的步伐,据说前不久进入预路演阶段。若海润顺利上市,将成为首个在港上市的内地电视内容供应商。有消息称,此次海润将募资2亿美元(约15.6亿港元),集资所得65%用于投资电视剧制作,20%用于拓展新媒体渠道,5%用于拓展海外市场,10%用作一般营运资金。小马奔腾最近也传出消息,已向证监会提交了IPO材料。
  2011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新的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之下,民营影视企业纷纷筹谋上市已不可阻挡。
  
  关键词8高层人员变动
  11月,胡占凡调任央视台长;9月深圳广电集团总裁王茂亮调任湖北广播电视台台长;7月,黎瑞刚卸任SMG总裁,履新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上海市委办公厅主任;6月,刘春、查道存投身新媒体
  
  2011年,无论“新媒体“还是 “旧媒体”,都上演了一幕幕高层人事大挪移,有的人顺势而为,有的人措手不及。行业高端人才的迁徙,是最便于观察传媒格局涌动的一个外在表征。
  年度最受关注的人事变动发生在11月,原《光明日报》总编辑胡占凡调任中央电视台台长,原央视台长焦利另有调用。微博上流传着胡占凡履新后的一句名言:“一些新闻工作者,没有把自己定位在党的宣传工作者上,而是定位在新闻职业者上,这是定位上的根本错误。”
  7月,黎瑞刚调任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上海市委办公厅主任。 “我觉得自己像一个赛车手,在高速路上飞速行驶,突然让我踩下刹车,一下子觉得反应不过来⋯⋯”黎瑞刚主导了SMG的“制播分离”改制,在他的推动下,SMG成为与湖南广电并驾齐驱的广电媒体产业化的标杆。走时,他留下一句话:很多事情还没完成。”
  地方广电一把手的变动中,和黎瑞刚相比,王茂亮属于“内部流动”——湖北省委组织部9月24日宣布,深圳广电集团总裁王茂亮,调任湖北广播电视台台长。在深圳广电期间,王茂亮提出“做大做强”的梦想已初具规模:投入资金购买模式、创新节目、强化卫视平台,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今年8月,由其倡导的广电新媒体机构“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CUTV)开播。履新湖北广电台长后,王茂亮一上台就不断发力,其目标是:明年元月1日起,湖北卫视全新改版;做大做强主力频道,做精做活专业频道,加速提升湖北卫视在全国的位次;加快长江广电传媒集团组建;加快网络股份公司上市和楚天网络整合转制步伐。
  时间向年初推,今年6月两位从传统媒体转战新媒体的媒体人也引发了一波业内讨论,一位是从凤凰卫视中文台跳槽到搜狐担任副总裁的刘春,一位是辞去安徽卫视广告部副主任一职、创立上海剧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查道存。两个人都不约而同看好新媒体的创新空间。从央视到凤凰,再从凤凰到搜狐,刘春喜欢有“危机感”的生活方式。刘春曾说过,他到搜狐视频就是想彻底转型,破釜沉舟,把自己推到互联网的汪洋大海;剧星文化传播董事长查道存虽然仍操广告旧业,却已变为经营网络视频广告代理业务。
  
  关键词9重大灾难直播
  国内电视媒体第一次大规模直播国外灾难性事件;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考验媒体公信力
  
  2011年,日本大地震和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一内一外两大事件对电视媒体直播重大突发事件的机制和公信力形成叩问。
  2月份,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直播报道,中国电视人对日本9.0级大地震更加感同身受,在报道理念、报道手法上也更加专业、成熟。中央电视台不仅在最快的时间内报道地震的发生,且迅即组织了相关专家对地震次生灾害进行解读。随后几天,央视新闻频道专门开辟出大版面关注地震的最新消息。报道具有信息来源丰富、现场感强、信息量大、报道时间长、服务性强等特点,堪称央视今年国际新闻报道的标志性事件。
  东方卫视此次直播的资讯刷新速度、话题跟进速度与报道强震海啸的专业性也得到了业内的称赞。南方电视台作为首个进入地震重灾区的广东电视媒体,发回大量震后灾民的真实生活状况。
  每逢遇到重大灾难事件,社会公众对媒体的需求就会增加,电视媒体声画结合的先天优势也会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不久后,就有业内专家表示,对重大灾难的报道不能仅仅通过一家电视台的视角来反映,应该允许不同地区电视台进行全面呈现。此次面对日本大地震,国内电视媒体大量借用国外电视机构尤其是广受好评的NHK的电视信号,为中国观众呈现出多角度、多方式、多层次的报道。引入信号+同声传译的做法也为突发国际新闻提供了新的报道模式。
  现场直播报道的核心是要形成信息流。对于国际报道,不仅需要媒体拥有足够强的经济实力,专业设备,掌握必要的语言和当地资源,更需要中国电视具备宽广的眼界和胸襟。此次国内电视媒体在直播日本大地震时所呈现出的种种亮点反映出中国电视在灾难报道、国际报道领域的进步。
  7月,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初期,央视一边在直播挪威的夏令营枪击案,一边用滚动字幕报道温州动车事故。事后有人表示,事故发生三个多小时还无法得到现场的直播画面信号,是电视台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严重失误。
  当然,电视媒体的表现并非没有可圈可点之处。7月25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白岩松对原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中国高铁技术是先进的、合格的”等言论的质疑就给央视此次报道带来了正面评价。白岩松说,“我们不能把技术是先进的,就等于合格,就等于我们拥有信心”、“就像形容一个人身体健康,心脏功能、肝、肺都是40岁像20岁一样,但是他弱智,你能说他是健康的吗”、“速度不是问题,而是另一种速度有问题”⋯⋯这些犀利评论事后被大众认为“才是媒体应该说的话”。
  但是随后几天,或许是考虑到“维稳”的重要性,电视新闻的表现有些不尽如人意,官方色彩稍浓,人文关怀不够,甚至在一些重要事件的直播上缺席。
  其实,电视人已经努力了,来到了新闻现场,做好了直播准备,但是此刻电视媒体的“喉舌”功能超越了“新闻”功能。这不得不让我们再次思考,当电视遭遇灾难,电视媒体应当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与电视媒体的尴尬处境相比,网络、微博此次成为公众和记者第一时间报道、评论、围观、寻求救援的主平台。某电视新闻从业者说,在全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优势已经越来越不明显,“负责任的电视媒体更突出的特质是整合信息源,进行优化组合后的传播,公信力有保障才可以在传播功能上具有说服力。”
  作为同行,我们可以理解体制内新闻人寻求变革的艰难。但,观众不需要解释。唯有坚持对真真相的不懈寻求,不满足于表面的平静,甚至推动深层次新闻改革,才不至于在将来的新闻竞争中面临被边缘化的可能。
  
  
  关键词10模式潮
  从年初至今,电视荧屏上出现的拥有海外版权模式的新节目超过10档
  
  卫视竞争激发了节目创新的刚性需求,原来简单复制加工的“山寨货”越来越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自东方卫视购买英国版权的《中国达人秀》大热荧屏后,今年国内综艺节目引进国外版权成为热潮,东方卫视《我心唱响》、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辽宁卫视《激情唱响》、东南卫视《欢乐合唱团》、深圳卫视的《年代秀》等相继诞生。中央电视台也有与海外节目模式公司合作的项目。
  从年初至今,电视荧屏上出现的拥有海外版权模式的新节目超过10档。
  
  关键词11电视剧年
  今年是电视剧产量、质量大年,热剧层出不穷
  
  电视台纷纷发力自制剧、定制剧,越来越多的热钱催熟着电视剧产业。今年可以说是电视剧产量、质量大年。
  年头,延续《潜伏》后效应,一众谍战剧在各大卫视扎堆播出,如《借枪》《风声传奇》《风语》《旗袍》《青盲》《告密者》《我的父亲是板凳》等。3月播出的《借枪》大热,收视、口碑、网络点击均位列前三甲。
  年初除了谍战剧,湖南卫视播出的古装穿越宫斗戏《宫锁玉心》(即《宫》)掀起一阵收视热潮和社会话题。其后,改编自桐华的热门网络小说穿越剧《步步惊心》,更是把穿越剧的潮流推向一个高峰。在暑期档接档的古装热剧中,翻拍剧《新还珠格格》虽然收视不俗,但褒贬不一。虽然经历过年头的抢播风波,但8月份上星的《新水浒传》依然收视强劲,也是经典翻拍剧中难得赢得收视和口碑双赢的剧集。
  5月至7月,各大电视台集中播出红色题材电视剧,其中有《中国1945》《火线》等新剧,以及《亮剑》《潜伏》《士兵突击》等多部经典老剧。各大卫视更提出推出特别编播计划,其中湖南卫视以“红色、青春、偶像”为标签推出“红色青春季”,陆续播出《风华正茂》、《我的青春在延安》以及“青春三部曲”——《青春做伴》《青春放歌》《青春致敬》。
  暑期档过后,热剧类型开始多样化。近代革命剧方面,华录百纳出品的《永不磨灭的番号》以及江苏卫视自制谍战剧《断刺》均是大热剧集。入秋至今,现实题材方面,则有赵宝刚的《男人帮》PK金牌编剧王丽萍的《双城生活》,男人戏,一部女人戏,从不同的角度和世界观,将现实生活的各种争议话题代入剧中。
  今年,网络小说改编剧盛行于市,网络小说开始成为影视制作公司发掘作品的重要来源之一。5月的《裸婚时代》、9月的《步步惊心》和《倾世皇妃》,以及10月的《千山暮雪》等均在此列,并都获得了同时段的收视冠军和过亿的网络视频点击率。一方面,网络小说为电视剧积累了大批热衷读者,这些读者大多会转变为观众,成为收视基础;另一方面,网络小说题材与话题更为开放,或贴近现实,或天马行空,或诡谲奇异,突破了电视剧创作的瓶颈。当然,网络小说改编剧在改编方向、内容处理上还有待改进。
  今年,穿越、宫斗题材虽然劲爆,但日前国家广电总局通知,从2012年1月1日起,各卫视黄金档不得播出宫斗剧、穿越剧、涉案剧、照搬照抄国外剧;在明年10月之前也不再接受批准宫斗剧、穿越剧等剧集的立项申请。于是,各大卫视在年底各出奇招。浙江卫视宣布提前播出《新亮剑》,但对具体日期引而不发;湖南卫视抓住“宫斗”热的最后机会,可能会播出《凰图腾》,将“宫斗”进行到底。安徽卫视和东方卫视则拿出江珊、王志文三度携手的情感剧《人到四十》,以老戏骨吸引观众……
  
  关键词12“快女”终结
  首开选秀时代的是湖南卫视,而第一个终结选秀品牌的也是湖南卫视
  
  一度,“选秀已死”成为“预测帝们”的招牌口号。在此情形下,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强调季播真人秀的本质,与选秀划清界限;青海卫视的《花儿朵朵》依然开得靓丽;江西卫视的《中国红歌会》顺风顺水;辽宁卫视的《激情唱响》与东南卫视的《欢乐合唱团》也顺利过关。唯有湖南卫视“2011快乐女声”因超时违规而被国家广电总局停牌,同时2012年湖南卫视被禁止举办任何群众选秀类节目。
  首开选秀时代的是湖南卫视,而第一个终结选秀品牌的也是湖南卫视。其实,不用怀疑湖南卫视把玩市场的能力,对于经营8年已历7届形如鸡肋的“快女”,也许用不着国家广电总局下令,湖南卫视也要收盘了。
  只不过,湖南卫视的选秀品牌毕竟是中国选秀类节目的领头羊。领头羊没了,选秀还能继续多久?其实,大众审美和潮流总是在循环往复中不断前行,“暂时停一停,也许再出现时会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