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好还是少提钱

2011-12-29徐江

综艺报 2011年23期

  世界不是锥子型的,世间的价值判断也不是锥子型,尤其事关文艺,老以挣钱和性价比,取代对作品质地本身的评判,这是非常巨大的偷换概念。
  
  看到新闻标题里,一个近年以票房和放炮闻名的导演说:愿意听演员谈钱。恶俗的腔调直冲鼻子。让我已懒得再去考据这究竟是他老人家的深意,还是媒体标题党的炫技?谁的话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观点映射了我们这个年代,相当一部分“文艺工作者”的心态。
  自从“市场”“上座率”“收视率”“排行榜”“大投资”这类关键词登陆内地文艺,以谈钱为荣的风尚,就风靡圈子和媒体评论。讨论一部作品的质量,指标已经不是“好”“坏”,而被换用作了“票房”和“收视率”。除了那类仍持着上世纪六七十年老气横秋立场的言论,舆论似乎并未对此浮现太多质疑。大家已经安之若素:在一个人人盯紧钱包的时代,对钱大谈特谈,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所以娱记们毫不顾及对他人财物隐私是否构成了侵犯,个别名导与幕后人员更是肆无忌惮。
  除了接活儿的时候,演员原本是不爱在人前谈钱的。中国人讲究不要在人前露富,以免在心理不平衡的人那里招嫉,甚而引发灾祸。国外成熟的一流演员,更特别在意自己公众前的形象,唯恐给人留下“暴发户”或“财迷”的负面印象。所以虽然大家合同都是从几百万到数千万,财富榜多多少少也有显示,但中外艺人们,通常还是愿意别人把自己放在职业角度来评估价值。从这种反差来看:我们的媒体和导演,有时似乎境界又低于演员们了。
  没有人不爱钱。但凡事以钞票数额来品评档次和价值,还在媒体上大声传播,这事确实让人觉得鄙夷。世界不是锥子型的,世间的价值判断也不是锥子型,尤其事关文艺,老以挣钱和性价比,取代对作品质地本身的评判,这是非常巨大的偷换概念。
  票房高、上座率高就代表水平高吗?我不知道有没有研究者,去拿今天的票价基数,去乘一下当初的样板戏电影,和《闪闪的红星》《创业》《春苗》《高山下的花环》……这些不同年代的轰动影片的上座率?今天的纪录真的就能超过那些老电影吗?说实话,我挺怀疑的。不过即使没有超过,今天的电影质量会比《春苗》差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钱”,应该是属于投资者、制片人和生产流程的话题。除了实在避不开的语境,大家能少谈还是少谈。
  影视除了它的生意与产品本质以外,它用来招揽生意的,除了奇巧的情节、靓丽的面孔与造型,再有就是对人精神的感召,对影迷们所起的榜样作用。汤姆·克鲁斯婚变以后,他在市场上基本就走下坡路了;汤姆·汉克斯退居幕后做导演和制片人以后,娱乐圈的地位不降反升。这固然和他们各人的天赋与条件不同有关,背后未必没有公众印象在起作用——别忘了,这两人还都不是自己爱在公众前谈钱的。
  中国的影视界又该怎么来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