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目中有人”的班主任团队
2011-12-29冯红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2期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为“双主体育人”,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两个主体在不同层面起作用,通过自育、互育,协调互动,共同发展。“以爱育爱”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双主体育人”办学理念的核心,也是实验二小班主任工作的灵魂,是对每一位班主任的要求。学校向班主任提出了“爱的四有”,即“爱的情感、爱的行为、爱的能力、爱的艺术”,要求班主任工作要做到“目中有人”。多年来,学校在打造“目中有人”的班主任队伍的过程中,用爱营造着温馨和谐、积极进取、民主开放的氛围;用爱创设着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获得成功与发展的平台;用爱构建实验二小的班主任“美丽、智慧、快乐”的工作方式,做最好的我。下面,我们通过几位班主任在实践中的所想所做,透视班主任团队的成长历程。
班主任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我们提出做“目中有人”的班主任,即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一个人成长不仅要有知识,还应具备知识以外的其他素质,诸如人品、性格、心智模式、抗挫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因此,提升班主任的工作能力与艺术、建立一支专业化班主任队伍,是整个社会和培养未来人才对教育的要求。
“目中有人”的管理
管的目的是为了不管,但并不是真的不管,而是不需要外显的管理,是通过激发班主任内在的动力和自觉性,从而实现班主任高度的自主与自治。管理者重要的任务是把学校的办学理念贯彻给每一位班主任。学校的办学理念并不体现在班主任们会背学校多少条理念、听校长讲办学理念谁的笔记记得多,而要将学校的理念落实,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实践的过程、创新的过程,是管理者用心打造温馨和谐、相互尊重、彼此支持的校园环境的过程。
“目中有人”也就是关注人,这永远是管理的第一大要务。而关注人,并不是简单的物质满足或表面、肤浅的沟通。关注人,就一定要关注到人内心深处最需要的地方,只有走进人内心深处最需要的地方,才能真正获得影响这个人的力量。而人内心最深处的需要是:人的价值和尊严!管理者一定要从内心给予班主任最大的尊重,不仅要尊重他们的成绩,更要尊重他们一时犯错误的权利,以维护教师的尊严。在尊重的同时,作为管理者还要有一个帮助,就是要最大可能地帮助每一位班主任实现自我的价值,提升自我的价值,从而提升其做人的尊严感。正如一位教育家反复讲的:教育是使人有尊严地活着。那管理者就应该使班主任有尊严地工作着,且有归属感并获得成长。所以,帮助每一位班主任发现自我、建立自信,帮助每一位班主任实现价值,提升尊严,是实现对“人”关注的两步曲,更是优化工作价值,促其成长为最好的自我的关键所在。
实现“目中有人”的管理,只凭表面沟通和座谈是无法做到的,其背后需要管理者的自身阅历支撑,需要管理者的智慧积淀,更需要管理者平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用心,需要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沟通中的耐心倾听和同感表达。在每一个沟通的背后,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是永远的主题,真诚、信任是永远的主旋律,不断地自我拷问是永远的追求。心灵的沟通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同时我们改变的还应有管理方式:把过去班主任被动接受各种检查改变成每月的自我检查,把被动地接受评比改变成自我申报“免检”,把“要我做”改变成“我要做”,我们改变的不仅是管理方式和方法,更多的是对班主任自身工作的理解、尊重与信任。正是这份理解、尊重与信任,得到了班主任发自内心的认同,没有“被管”的压抑和束缚。也正是这样,每一位班主任工作的智慧才越发强烈地释放,才会有了更为成功的体验和快乐,才会有了生命的价值体验,才会有了发自内心的那种热爱,爱这份工作、爱学生、爱学校。
在实验二小,学校对班主任的管理不是“管”,而是为班主任的成长服务,为每一位班主任找到工作的快乐,用以爱育爱的理念培育班主任爱的情感、爱的行为、爱的能力和爱的艺术。因为,有了爱、有了工作的快乐,班主任感受到了责任之外的价值,激发了内在的发展需求,从而自觉自愿地投身于学校工作和自身发展之中。
做“目中有人”的班主任
班主任对孩子意味着什么?第一,班主任在孩子的心里是校长的代表;第二,班主任是引领孩子、塑造孩子的使者;第三,班主任是孩子生活的楷模;第四,班主任是孩子的精神导师,因为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也是一种精神的养成;第五,班主任对孩子来讲是终身的记忆。一个好的班主任真的会成为孩子终身的记忆,这个记忆,不仅仅是形象,还蕴含着诸多的文化的基因、精神的基因、知识的基因、做人的基因。
我们提倡要做“目中有人”的班主任工作。教育关注的是人,全人的发展,是对人成长需求的关注。关注人的发展,就不能仅仅关注他的学业成绩,更应该关注知识以外的其他诸多方面的素质的培养;关注人的发展,就要关注6岁到12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特点:他们是未成年人,需要成年人的精心呵护;他们是潜能有待开发的人,要开发他们的各种潜能,开发他们的各种优势;他们也是独立的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老师、爸爸、妈妈替代不了他们成长,也替代不了他们的体验。所以,尊重孩子,是要尊重他所有的想法,尊重他的成长规律。
在复杂的育人工作中,仅有爱的情感和行为是远远不够的,爱还意味着一种能力和艺术,能力和艺术的提升重在提高团队和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与能力,通过学习、研讨,每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发展,工作智慧、工作实效也得以大幅度提升。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和新时期学生、家长的需求与特色,班主任的工作不能简单地靠“干”出来的“经验主义”,而是要不断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不断成长、不断提升能力。为此,学校创设各种各样的条件,为班主任的专业发展、专业能力的提高搭台铺路,帮助班主任把“学习”变成一种自觉的渴望,把“学习”变成每天的需要,把“学习”当成创新的基石。
每个学期除了有专家不定期的讲座外,我们还举办新老班主任案例分析会、方法交流会等。没有任何事前准备,就在会议上即兴谈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相互质疑、答疑。如科任课上学生不守纪律怎么办?被家长误解后如何去沟通?面对多动学生或有各种心理疾病的学生该采取什么方法?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是什么?学生过于自我该如何教育?等等。我们会针对几个特殊案例召开全校大会,大家共同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研讨的结果并不是要一个答案,而是通过讨论让教师们有多层面、多角度、多方式的思考,引领教师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提倡班主任不断创新,在班主任工作中融入心理教育的方式。学校成立了以许颜老师命名的心理工作室,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一起研究,并纳入到团体和个人的心理辅导中。我们还布置班级环境,设立了“心情交换站”——学生拿来了漂亮的小桶,设立了好心情、坏心情、夸夸你、好建议交换站,把自己的心里话写下来,投进去,每天利用零散的时间念出来,进行师生、生生交流。学生通过这个平台,为班里提供了几十个好建议并付诸了行动。许多同学细心观察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并且通过交换站快速解决了许多小矛盾。学校还在童心室设立了沙盘心理辅导设备,利用游戏来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在这里,班主任以包容、接纳、关怀、尊重、理解的态度分享着学生的内心世界,唤醒学生的自我治愈力,用爱、用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每一次班主任的例会上,我们都会让老师们讲述在工作中解决问题的所思所想,利用老师们的亲历进行学习和交流。学习与交流的目的就是为促进班主任教育行为的转变,提高教育的能力水平,推动班主任专业成长。班主任工作的智慧在不断学习、不断交流、不断自我超越中,一次次得到验证、一次次得到实现。教师求学上进、努力敬业的精神和善于研究、不断探求、乐于交流的良好品质,就是根基于学校“双主体育人”的办学思想。
总之,在人人追求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今天,我们认为,只有班主任美丽、智慧、快乐地工作,才能带给学生智慧、健康、快乐的学习。我们应不断向自己提出新的、更高的专业化目标,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不断实现生命价值与职业价值的内在统一,共同享受职业的快乐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