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011-12-29葛利红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2期

  教育的目的就是将不完善的人格培养成趋于完善的人格,教育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具有积极进取精神、创新意识、社会实践、与人交往能力的主体人格的新型人才。目前,小学教育中,人们往往认为孩子小,教师的教育管理应占主要位置。因而,教师重视“管”,教得多,看得全。由于较多地重视外在的道德灌输与强化,较少地考虑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心理需求,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爱”的情感体验,因而学生不能尽快地自醒、自悟,缺乏自我教育的意识。这些教育方法违背了学生主体的身心健康发展,阻碍了学生更快的成长。
  要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班级管理是最好的途径。班级管理的任何工作都要从教育人、提高人的素质角度去考虑。班级管理应体现“民主”、“平等”、“开放”的原则,激活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把道德认识自觉地转化为道德行为。
  班级管理应该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实施管理,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师爱区别于母爱之处就在于师爱更理智、更科学: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不应是事无巨细地管好班级,做好每一件事;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让学生学会做一切该做的事,让学生去参与、去发展。只有这样,班级的管理才能实现主体性管理,我们的教育才能发挥功能。
  
  班干部培养“三步曲”
  
  班主任是管理者,必须会用人。在我眼中,每位学生都是人才。虽然有的学生不够完美,但我能用“放大镜”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我每接一个新班,便会进行班干部选拔三步曲:第一步,召开首届“竞选班委新闻发布会”,会上颁布竞选的意向,如职位、职责、履职时间等,这是我与新班学生相识、相知的良机,借此去挖掘更多的教育资源;第二步,“竞职演说”,为学生搭设舞台,锻炼胆量,发挥特长,培养能力,再投票选举;第三步,每名干部履职三个月,并将工作经历记录到“履职历程册”中,其实,这本册子就是学生的成长簿。一个学期将更换两次班委,一年下来,每个孩子就都有了一次当“官”的体验,在“执政”的阶段,学生们不断地改正自己的缺点,逐步构建了一个和谐、向上的集体。
  
  抓住个案教育时机,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我们衡量人的标准通常是:不犯错误为最好,没有任何缺陷为最佳,“错误”对一个人的发展只有负功能而没有正功能。其实,人的一生注定要与“错误”相伴,与“完美”相距甚远。错误是贯穿于认识过程的必然产物,是限于人的认识能力而无法排除的客观现实。对于缺少实践经验,涉事不深的孩童犯错误更是随处可见。如何正视“犯错误”,能否让它发挥正功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深刻话题。
  班上有名同学叫小凡,聪明、好动,可遇事不动脑,经常爱搞些恶作剧,是班上有名的“小捣蛋”。简单的说服教育对他而言总是以失败告终。记得有一次,我让班上一名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到办公室补课,走到中途被小凡劫了下来,书本被扔了老远,铅笔盒被强行“没收”,还说了一些讥讽的话。事后,我并未采取“重批法”,而是与他共同商议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主动说要写篇检查,我摇头说没新意;他说要向对方鞠躬道歉,我说作用不大;他转转眼珠又有了主意:我给他补课如何?他的想法使我茅塞顿开,连忙说:“太妙了!你的办法真多,要是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那会多么了不起呀!”这句话对他的触动很大。接下来,他主动要求换位子,与那名同学同桌。课上与他一起讨论,课下帮他解难题。几周后,那名同学有了明显进步,小凡在思想上也有了很大的飞跃。他在日记中写道:“此事给我的教育很深。我要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我给他的评语是:“这才是非凡的你!”我想:小凡只是千万名学生的一个缩影,他们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还会犯错误,还会走弯路,但每一次犯错后,又将是一次崭新的开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不是一件坏事,他们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完成自我教育。师者,并非只是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工具,而应是他们置身茫茫大海的导航员。对于学生的错误,要科学地分析,巧妙地处理,发挥其闪光的一面。
  
  开展“培养责任感”系列活动
  
  人的责任意识决定着他一生的发展,而我身边的许多问题学生身上缺乏责任感。我发现班级中那些在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成功的原因是对任何事都比较上心,做事负责任。而那些做事缺乏耐心,事事都不上心的孩子,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问题。父母过分保护,娇宠溺爱,事事代劳的现象十分普遍,孩子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以自我为中心,习惯把责任都推给父母,推给他人,久而久之,势必淡化对学习、对家庭、对社会所应负的责任。为此,我开展了培养学生责任感的系列教育活动,最终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个阶段的系列教育活动如下。
  第一阶段:确定责任岗,完成调查问卷,统计调查结果。查找自己责任心不强的地方,针对自己的不足选定责任岗,如按时完成作业岗、值日岗、刷碗岗等;依据岗位的特点设计出形式多样的责任卡,内容包括:责任岗的名称、设岗原因、执行举措等方面。最后,将责任卡再张贴到班级的“责任加油站”中,以便激励学生完成自己设立的责任A9aYqxxA8RpSz0Uykp525w==岗,实现自己的承诺。
  第二阶段:体验阶段。学生每天坚持责任体验,写体验日记并请家长参与,写上自己的意见及对孩子的鼓励。每天交流体验日记,老师在责任日记中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评语更具激励,同时给学生提出更高的目标和举措。
  第三阶段:召开主题班会,汇报成果,升华学生的责任意识。
  班会设计力图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班会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来自于学生。我们设立了一个“好点子”征集箱,为学生提供一个创造的空间,因为我相信孩子天生就是创造家。从环节的设计到主持人的选择都是由他们自己决定的。班会课上,多媒体的制作也是学生的作品。虽然录像采集得有些模糊,但都是学生自己亲手做的,是大家智慧的结晶与创造。所有的环节都是从责任体验活动中选材,再依据学生选材创编各种交流活动。如体验日记的交流、系列短剧、学生自己的责任格言等。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有主持人与学生之间的生生互动,也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如根据学生创编的格言,老师自编一首小诗,老师创编的格言与学生一起共勉,这样既升华了主题,又给学生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使责任成为他们人生的品质。
  通过一些列的活动,责任感教育取得了实效。寒假归来,学生们交来了责任日记,我欣喜地发现了他们身上的变化。
  小宣同学平时在与家人聚餐时,总喜欢把自己爱吃的食物夹到自己的盘中独享,今年春节他为自己设立了一个“礼仪岗”。她很有礼貌地为长辈拜年,婉言谢绝压岁钱。在餐桌上,他先请长辈夹菜,还学会了待人接物。小硕同学更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她设立了“安全燃放岗”,随时提醒家人和身边的人注意安全燃放鞭炮。小青同学为爸爸妈妈设立了“拿鞋岗”,每天都自觉地履行着拿鞋的责任,还用自己的压岁钱为爸爸妈妈买来了新拖鞋……
  人的一生离不开自我教育。教育的形式多样,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但各类教育都要受个体自我教育的影响。学校中的班级活动为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搭设了平台,促进了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生命是柔软而鲜活的,生命的发展不仅需要用理性教育观念作基础,更需要在鲜活的真实情境中去灵活运用教育的智慧,让教育更贴近学生,更具有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