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手中都有一缕阳光
2011-12-29陈春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2期
早晨到校,照例看一看家长当天的反馈意见。阿菁的妈妈在她的测验纸上写了不少字,其中一段这样写:“孩子,你很棒,这个成绩是你努力的结果,你看,只要细心、认真地对待,就可以取得好成绩,要相信自己啊!”
阿菁的数学测验成绩是89.5分。这样进步,对阿菁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而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在测验之前,我就欣慰地感觉到:阿菁已经非常乐观、自信、开朗了。
在儿童早期,阿菁有过铅超标的经历,虽然经过治疗,情况有所好转,但依然显得和一般孩子有所差异,眼神里面有些许自卑,而且情绪很不稳定,经常无缘无故地发脾气,而眼神里又常常蕴含期待老师关注的意愿。我从第一天见面就已经觉察到这些,因此有意识地给孩子鼓励和支持,结果,孩子在这一个月里表现得很出色:上课踊跃举手,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正确率比较高,下课之后主动和老师交流,提出问题。
第一次和她妈妈见面的时候,我把这些印象先告诉她妈妈,她妈妈听了很高兴,告诉我:“你打电话给我之后,我女儿晚上回来也说老师要找我谈谈,不是批评,而是表扬啊……”我告诉阿菁妈妈:“今天的主要话题,是孩子的成长背景。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成长环境,阿菁也有自己的成长轨迹,要了解她,离开了背景就很难找到原因。”那天,她妈妈说了很多很多,我一一记录下来。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这个孩子很有孝心,每年有关妈妈的节日,例如妇女节、母亲节等,她都会制作贺卡送给妈妈,四年级时在身份证上看到妈妈的生日,还组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生日聚会,邀请朋友到她家一起祝贺妈妈生日。谈到这些事情,阿菁妈妈还有些动感情,眼圈都红了。
阿菁妈妈的表达清晰有力,可见具有良好的素养。但她在女儿的成绩上态度过于急躁,如在阿菁语文60多分试卷上写上“不够好,退步了,希望老师严格教育”等评语,从交谈中也可以看出她会严格地要求孩子,甚至责骂。
“这不好,这会让孩子感到更多压力。”我告诉她,“孩子无法完成你的目标,只会尝到失败的滋味,因此也就更加自卑。”
“我一直担心她到了五年级会怎样变化,现在看来她保持了很好的状态,回家后的谈话里,可以看出她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她妈妈说。
“您说的不错,孩子神经系统的问题可以通过医疗手段医治,而在日常教育中,我觉得现在阿菁的很多优点需要我们一起发现,仅仅用分数这个单一的标准来评价她显然不公平,我们需要帮她建立更多的信心。这是一些建议和专家的指导方法,您看一看是否有需要……”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叠资料交给她,“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缕阳光,把这些阳光给孩子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
她妈妈很细心地看着我给她的资料,不时地点评和反思自己的行为,看得出她也是一个积极学习的家长,由此,我们之间的沟通就没有问题了。
此后的日子里,阿菁的状态显得不错,脸上经常带着笑容。我有意识地安排她担任一些班级工作,她会非常认真地完成,总是用一些表格和数据详细记录班务管理的情况,让人很放心,经常被评为班级管理的标兵。
进入六年级之后,我和阿菁的父母经常通过短信方式进行沟通:我提醒他们要加强孩子注意力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他们有什么困惑也会及时反馈给我,我不能解决的再咨询教育专家,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例如对于阿菁短文分析这个“短板”,专家的建议是陪伴她进行阅读欣赏,每天晚上抽一点时间和孩子阅读一些经典的文字。结果阿菁父母购买了很多优秀的儿童读物,和阿菁一起阅读,而且一直坚持到现在。
现在,每次测验,阿菁都不会表现出过度的紧张,而是有条不紊地复习,测验时也总保持着良好的状态。我知道,促成孩子变化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家长评语和态度的变化。■
□栏目编辑 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