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激“趣”
2011-12-29刘劲苓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4期
以“趣”激“趣”,就是指用数学本身的趣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仅就如何挖掘数学本身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谈两点教学实践与体会。
运用数学幽默提高学生的辨析兴趣
某人到饭店吃饭,要了一张肉饼,觉得好吃,就又要了一张……直到吃完第5张肉饼,他实在是吃不下了。服务员要他付账,他却说:“早知道吃到第5张就能吃饱,就只要第5张好了!省得还得多付其他4张的钱。”
师:读完了这个笑话,你有什么想法?
生1:这个人太傻了!
生2:不是!我觉得他是故意装傻。没有前面的4张饼,他就不会吃饱。
生3:我觉得5张饼的5和第5张饼不一样。
生4:5张饼是一共5张,第5张饼只有一张。
……
学生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最后达成共识:几个,指的是物体的总数,而第几个,指的是这个物体在集体里的顺序或位置。
这是我在讲“基数”与“序数”概念时设置的教学故事。如果单纯讲这两个抽象概念,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可能会相当吃力。但通过这么一个数学幽默故事,就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明确两个概念的差别,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师在应用数学幽默时,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被辨析的知识在内容、形式等方面与幽默故事确实具有内在联系;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这类幽默数量要适宜;三是在应用幽默语言时,要充分考虑到低、中、高年级段学生的语言习惯、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设置小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教学幽默。
选取数学趣题3ab9861bb1469fae4401b87980455c8c触动学生的练习兴趣
我们学校刘伟老师依据卡普雷卡尔运算——“数字黑洞”设计了三位数减法练习课。
师:请用这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出示4、5、7)
生:754。(同时板书:最大数 754)
师:再用这三个数字组成最小的三位数呢?
生:457。(同时板书:最小数 457)
师:如果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呢,如何列式?怎样计算?(生口述计算过程,师板书。)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01/PtGanv5vRUwks7HQRP642Q.webp)
师:这个297也是由三个不同的数字2、9、7组成的,如果继续重复上面的做法,该用谁减谁了?
生:用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大三位数972减去这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小三位数279。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01/R4TRoM2ta8Pq8s9dV4m4vj.webp)
师:这样又会得到三个数字,又可以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求差。照这样能写多少个呢?
生:无数个。
师:是不是真的这样呢?就让我们用刚才写好的三个数字,一起来验证吧。
学生在试算中疑惑地说: “954-459重复了! 再往下算就会永远重复出现这个算式了,结果都会是495。”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循环的“黑洞”不管怎么绕,它只绕到一个地方,真的是一个“无底洞”呀。如果其中一步作错了答案,那么这个数字黑洞将永远不会出现。可以说这也算一个“教训”吧,真正的“数学黑洞”就是要从开始就打好基础,计算准确,否则一旦踩空,有可能再也出不来“数学黑洞”了!这不仅摆脱了数学的枯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明白数学计算一定要认真仔细,同样,做事情更是要稳步踏实地进行。
数学历史源远流长,其中的有趣问题浩如烟海。教师如果能够利用好有趣的数学问题这个丰富宝藏,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编辑 郭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