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心理班主任的内心独白
2011-12-29慈建芳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7期
刚参加工作不久,我去东城区一所名校参加全市心理教师进修,碰到很多同届毕业的同学,其中有好几位是在北京四中、北师大实验中学等名校工作。谈到学生家长时,一位同学说,班上学生的家长最差的工作是大学教授,言语间尽是自豪。一刹那间,一张张学生的脸庞涌现在我眼前——他们的脸不是那么白净。他们的父母有的是首钢的下岗工人,有的是黑车司机,有的是进京打工人员……他们没有一个当大学教授的父亲,那么,至少他们要有一位接近大学教授的老师。我第一次发自内心地认识到,原来心理教师的工作不应该只是组织活动,分享心情那么简单!而我,也不得不在离开学校的第一年,拿起《发展心理学》的课本,重新认真研读。
作为一名心理班主任,我每天和学生学习、生活在一起,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我通常心情愉快,也尽量让他们放松一些,开心一些。我认真倾听他们的苦恼,认真倾听他们的喜悦。听他们讲述故事的时候,我尽量隐去自己的立场,不做判断。每一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是一段独特的历史,在历史面前,我敬畏着、学习着。
我也有严厉的时候,当他们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或者忘记带学具时。但不管怎样,我总能记起导师的话:“老师是什么?老师就是永远再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没有不可原谅的错误,因为我们老师不过是在学生成长的路上,给他们一些指点,让他们可以更好地成长。”实际上,我也不希望我的学生惧怕老师。当学生跟我说“老师,我们觉得xx老师不喜欢我们”时,我总是听他们说完,然后请他们回去,待发现这个老师5条优点以后再来跟我讨论这个问题。我要让学生懂得宽容。
慢慢地,两年过去了,这时间说起来短,过起来长。就在我当教师快两年的某一个清晨,我看到一个学生在马路上骑着车飞驰时,突然刹车,用目光护送着一条流浪狗横过马路,安全进入胡同以后,才骑车而去;一个曾经吃完早饭乱扔垃圾袋的学生,在学校走廊里捡起破碎的纸片丢进垃圾桶,然后快乐地离开。今天早上,一个面临很多困境,多次拿小刀划破自己胳膊才感觉释然的男生对我说:“老师,我觉得自己已经走出了三分之一的困境。”我鼻子一酸,抱着他说:“你真棒!”
还有一位学生,他的爷爷被公交车司机撞了,一条腿硬生生地碾碎了,失血过多离世。这个孩子从2010年10月份爷爷出事到今天,一直觉得自己愧对爷爷,因为他不能对爷爷做什么。而且因为他觉得没有人站出来为这件事情负责任,他开始更关注这个社会的阴暗面,有时甚至于走向偏激。我听着他诉说故事的时候,觉得自己是那么无力。我只能如实地告诉他我的感受。我告诉学生,这个社会的确有一些阴暗的东西存在,但是,要看你选择走什么样的道路。他引用《丑陋的中国人》里的话说:“虽然上帝赐给我一个丑陋的父亲,但是不能阻止我成为一个优秀的儿子。”那一刻,我觉得他那么明媚炫目!
在我从教两年的时间里,学生教会我太多的东西,我不是一个聪慧的老师,但是因为面对这些优秀的学生,我无法停止前行的脚步。学生们用纯洁、善良、正直的品质感染着我,并坚定我朝着教育的远方前行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