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要注重应用能力培养

2011-12-29单海虹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7期

  英语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编排注重了听说训练,英语教学由知识型教学转变为能力型教学。这一转化使小学英语教师越来越关注语言的交际功能,对于语言的结构则强调让学生通过大量操练去感悟,去“自然”习得,语言形式的对错往往被忽略。教师不明确讲,学生当然也不会去重视,大量“差不多”的用词、语序、时态等语法错误,堆积成为学生英语学习上的“漏洞”,长此以往学生会因为缺乏必要的语法知识而阻碍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在外来语的学习中,仅仅依靠记忆一些语言素材,熟悉它们的读音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缺乏语言环境,所学的知识得不到反馈,大量毫无章法的东西堆砌于大脑,是不可能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因此,在缺乏语言环境下学习英语,只有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语法结构,才能举一反三,提高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准确性。
  新课标要求淡化语法教学,并不是不讲语法,而是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将语法知识有选择、有重点、有方法地融入于教学中,将语法知识的传授上升为语言能力的培养。这个改变不是教不教的问题,而是怎样教的问题。
  1.深入浅出
  虽然是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但语法知识的准确性仍然是重要的。英语教师作为语法知识的传授者,必须对所授语法知识了如指掌。教师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在语法教学的设计上才能高屋建瓴,在语法内容的讲解上才能得心应手。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其抽象思维能力差,持续注意时间短,教师还应根据小学生的心智发展状况,将语法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准确、简单、幽默的语言将一堆堆抽象、枯燥的条条框框在短时间内讲明白,让学生能记住并应用于操练中。
  2.注重语用
  在语法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仅仅以词、短语、句子等静态形式进行教学,通过操练让学生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只会形成一个短期记忆。但如果将这些抽象的语法规则转化为具体的语言事实,在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其特点设计不同的语境,在相应的语境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和发现语法规则、认识某一语法规则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而形成良好的语用意识,语法教学就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3.形象思维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对具体的形象比较敏感,对抽象的事物较难理解。在讲解语法问题时也要根据儿童的这个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例如,英语中的名词一般不能单独存在,尤其是单数形式,前面一般要有不定冠词a/an,而汉语表达时通常会省略“一个”,因此学生经常会丢掉这个a/an,出现This is book.之类的错误。于是,我把名词赋予了“胆小”的特征,并编歌谣描述:“名词真是很胆小,一般不能单独呆。单数a/an放在前,复数s在末尾,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