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德育成为学生成长的基石

2011-12-29杨秋文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7期

  在新的时期,面对青年学生思想认识的多极化和学生成长的多元化,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渠道,使德育工作向深层次健康发展,让德育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使德育科学化
  
  德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德育就要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做到与时俱进,应时而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学生是一个复杂的有思维、有情感、完整的生命个体。他们自身有着优点与缺点;有良好的个性,也存在着个人缺陷;有强烈的求知欲,也存在着惰性心理。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就要根据学生成长的规律,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寻求德育要求与学生成长要求的契合点,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量身定制德育目标。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德育要求,从学生发展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在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整体规划德育工作体系。如初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中学,以规范养成教育为主,让学生从整理学习用具、摆放桌椅开始,学会“物以类聚”,明白“优秀就是一种习惯”的道理;初二、初三年级学生青春期特征明显,学习、思想各方面容易出现两级分化,德育工作中把班级文化、校园精神、教师风范的影响变成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可控制的教育影响因素,充分发挥对学生的思想、品格、文化、心理、行为的积极的影响作用,开展心理疏导、青春期讲座、读书交流学习论坛,使学生平稳过渡青春期;高中学生逐步走向成人,学校以理想信念为德育的主线,通过各种活动增加学生的使命感,树立远大志向,确立人生目标,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庭、社会、学校,以及亲人、师长、同学、朋友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合理地整合各方教育资源是开展好德育工作的重要保证。作为学校,其学科课堂、课外活动、校园环境、班级文化等时时处处都有德育。
  我校在德育中倡导全员德育,深入挖掘学科德育资源,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学校每年都以体育节的形式,开展各项比赛,使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在集体项目的竞赛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地把情感融入到自己所在的集体中去,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如拉拉队、街舞比赛,在培养学生美感的同时让他们享受和谐的快乐;乒乓球闯关擂台赛,学生从中体验了成功和失败;学生篮球裁判员培训,让学生懂得执法要公平、公正、公开。校星光合唱团演出获奖后,学生从心里体验到了合作带来的快乐;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带学生到美术馆、世纪坛参观中外名人的画展,带学生到有特点的社区写生,开阔学生的视野和胸襟;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诵读的快乐中体验美、感受美;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用图片、影像的形式,讲解大气污染、水污染的原理,让学生们思考在节约型社会里如何做一个文明人;在地理教学中,结合人口、资源、能源、土地、粮食等人类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的关系,对学生进行土地、水、森林资源保护教育。
  德育工作是多渠道的,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又增加了载体教育、网络教育等。在众多渠道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必须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完善的德育工作机制,保证各种德育资源有效整合,而不能相互脱节、互相矛盾,避免导致学生无所适从。为此,我校不仅设立了学生部管理中心、活动中心、服务中心等多个管理机构,还建立了多个管理评价机制,搭建多个平台,用以确保全员德育的落实和实施。
  
  满足学生成长需求,让德育人文化
  
  德育人文化,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我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展开德育工作。在教育环境与教育内容上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校园环境建设实际是构建一个博大的精神家园,让学生在一个充满温馨、愉悦和富有教育内涵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即使对无生命的墙壁,也赋予它鲜活的生命力,使校园成为充满活力的教育园地。我校在一楼大厅宽敞明亮、鲜花宜人的学生服务中心,为学生、家长提供“一站式”服务;在学生活动区,设计有“文化长廊”、“科技长廊”、“科学画廊”、“名人天地”,与古代名家浮雕和巨大沙岩壁画交相呼应,形成了校园所特有的文化品位。为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设有“品”字型的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