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关爱走近孩子偏激的心灵

2011-12-29王亚玫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7期

  案例描述
  钱××,男孩。刚开学不久,我就发现他有很多地方与其他同学不太一样,比如,他对老师提出的要求总带有极强的偏激认知,认为老师的要求都是针对他提的,所以,他的表现极其反常。他经常在课堂上故意制造出一些事端,严重影响老师的正常教学秩序,多位任课老师向我反映他的情况。我有意识地问老师,课上讲的知识钱××听得明白吗?老师告诉我,钱××很聪明,他总是都明白之后才开始有小动作,老师一提醒他注意听讲,他就认为老师在找他的茬,于是他的行为就会十分偏激,有故意与老师对着干的意向。在一次班会活动中,我让学生完成一首诗:“我是……”结果他写道:“我是多余的。”还有,在学校组织冬季长跑锻炼活动中,他每次只穿一件短袖T恤,在这么寒冷的天气里,与别人形成强烈的反差。我问他穿这么少冷不冷呀,他马上不加思考地回答:“我不是傻x吗?”拒绝老师的好意。
  
  辅导过程
  
  1.案例分析
  钱××为什么会有如此偏激的表现呢?我在脑子里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于是,我找来了他的小学同学了解情况,原来,钱××在上小学四年级时,不知因为什么与老师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甚至动手打老师,而且还把老师办公室的电脑砸坏了。从此老师说东,他偏向西,故意与老师对着干,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
  听到这里,我明白了,小学期间所发生的那些不愉快的事,已经给钱××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创伤,使他自我感觉不能像正常学生那样得到老师的关爱,加之又缺少正常家庭生活的温暖,许多要求得不到满足,最终导致他不愿和人交往,行为偏激。心理学认为,教师对学生诚挚的情感,能够感染打动学生,乃至影响其品德的形成和个性发展的方向。我决心用冰山理论的原理,认真分析他偏激的原因,帮他找到内心的平衡点。
  冰山理论是一套强大有力的心理辅导工具,它能帮助我们了解并清晰受测者冰山行为背后隐藏的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从而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好的辅导和沟通效果。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意识的层面只是冰山露在外面的那个尖角,其实人的心理行为当中的绝大部分是冰山下面那个巨大的三角形底部,那是看不见的,但正是这看不见的部分决定着人类的行为。
  每一个人都拥有这样一座冰山。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冰山理论下的心理建构的过程。冰山理论就是把每个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比喻成一座冰山。如下图,冰山最上面那一层,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行为表现,比如撒谎、攻击、网络成瘾等。水平线下面的部分就是内在心理表现,也就是诱发其行为表现的潜意识。而与水平相邻的部分,就是人们的前意识,它会对潜意识中已有的认知进行有益的过滤和筛选。而在每一个人具体行为的背后,是被我们所忽视的——我们的应对的姿态、感受、期待、渴望和自我等。
  教师在看待学生的行为表现时,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学生观,然后要透过行为看到其内在的心理本质,应从最底下的层次逐层地往上看。冰山最下面的那一层是渴望,这个渴望就是学生的“要穴”所在。渴望包括被关注的渴望,被爱的渴望等。我要运用这一原理,走近钱××,去关爱他,逐渐消除他偏激的心理。
  2.实施辅导
  发现优点并给予鼓励。有了上面的分析之后,我总是寻找各种机会接近钱××,时常与他聊天,去挖掘他的内心世界。在一次交谈中,我发现他还是比较愿意和我说心里话的,而且还能主动说一些他在小学阶段与老师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慢慢地我发现他身上有许多优点。比如,他对班级的事务十分热心,特别勤快。只要我找人做点事,他总是冲在最前头,不怕脏、不怕累。他的手特别巧,劳技课上的作品很精致。现在,他有点滴进步,我就大声问学生:“今天咱们班谁的表现最好呀?”学生们会大声地回答:“钱××。”而每到这时,钱××就会面带羞涩地低下头,看得出来,他的内心是十分喜悦的。我还提议让钱××作为年级的值周生为全年级的同学服务,他工作的那认真劲儿多次得到年级组长的表扬。我还发现钱××特别爱看书,但读的书很杂乱。于是,我找了多本适合他看的课外书借给了他,并激励他:“如果你表现得好,提高课堂听课效率,老师还会借你更多的书。”他默默地点了点头。渐渐地,他在课堂上的表现越来越积极,开始用心学习了,能主动回答问题了,课堂纪律有了很大的进步,作业认真完成,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用同学们的话说:“钱××同学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看着他的变化,我也十分欣慰。
  争取家长的积极关注。学生在校的变化同样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我及时把孩子的变化同家长进行沟通。我发现,由于母亲工作单位离家较远,不能经常在家,钱××比较缺少母爱。他长期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父亲文化程度较低,而且脾气较坏,可以说是张口不离脏字,孩子只要不听话,不是打,就是骂,从来不问原因,更别提讲道理了。当我与他父亲说起孩子的变化时,他几乎不太相信,在我耐心解释后他慢慢相信我的话,并表示愿意与老师配合,改变教育方法。我又适时地与家长讨论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如冰山理论中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被别人“关注”。“关注”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关注”是积极的关注,如教师或家长的表扬和肯定;第二种“关注”是消极的关注,如教师或家长的否定、批评、指责、打骂等;第三种“关注”是没有关注,典型表现就是教师与家长对学生冷漠。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通过多项研究发现,在这三种关注中,积极关注对学生是最好的,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消极关注产生的是负面的影响;但是最糟糕的却是第三种——没有关注,对学生的冷落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大。例如,学生经常出现心理偏激。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偏激的原因是试图通过这种行为,来引起老师或者父母的关注。当学生希望得到关注的时候,就可能会运用偏激行为甚至攻击行为。想解决学生偏激行为,使用打骂的方法是没有用的,因为这样做是给他一个消极的关注。最好的方法是教师和家长理解学生的渴望,在平时就给予学生积极的关注,杜绝学生的偏激行为。所以,我引导家长也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多以榜样的力量去感染孩子。家长表示愿意开始尝试着尊重孩子的看法,适度地满足孩子的一些要求,保证配合老师的工作,让自己的孩子有更大的转变。
  帮助孩子正确面对情绪。孩子的变化有时会经常出现反复,有时他还会闹情绪与老师发生抵触,影响老师正常上课。这就需要老师及时发现问题。第一,教会学生面对自己的情绪。假设学生有很多偏激或内疚的情绪,我们就要帮助他们去面对这些情绪;第二,教会学生接纳自己的情绪,因为当学生否定自己的这些负面情绪时,这些情绪不但得不到解决,反而会越来越强烈;第三,教会学生转化自己的情绪。
  
  案例反思
  冰山理论就是引导教师如何透过行为追寻心理的本质。要想改变学生行为,就要从更深的层面去挖掘、去分析、去解决。教师的关心、爱心要及时,特别是对那些特殊的孩子,他们身上的细微变化都要看在眼里。课堂上,他听讲认真了,举手次数多了,都及时给予鼓励。从学生“要穴”入手,一步一步去解决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也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问题到底在哪里,怎样去改正自己的问题。在老师的关爱下,钱××进步十分明显,课上课下都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同学都说他是不知疲倦的人。
  学生是血肉之躯,是有情感的,是可以被感染、被教育的。钱××同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情感投资是非智力因素,但它确实是教育的法宝。
  □栏目编辑 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