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

2011-12-29易静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7期

  课代表把《阅读练习》收上来了,并且把交作业情况的记录本放在最上面,我打开一看,真不敢相信,居然有12本作业没收上来,也就是将近1/3的学生没交作业,我顿时火冒三丈,走进教室,把《阅读练习》重重地放在讲台上,我长舒了一口气压抑自己的愤怒,与那12个未交作业的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对视了一阵。“你们能告诉我,为什么没交作业吗?”教室里鸦雀无声,那12个学生没有一人站起来说话,我拿起名单,一个一个点名问,回答的结果出奇的一致——没做完。“为什么没做完?”结果再一次出奇的一致——不会做!“就这样短短的一篇短文,三四道题,居然有不会做的?”在我的一番教育后,那12个学生把作业本交上来了,我一本本打开,一共四道阅读题,果然都有一两道题没写,大部分都是最后两道:概括段意、结合短文谈感受。我说:“不管有没有把握答对题目,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尽量用自己的理解来回答每一道题,不动笔就永远不会写,更不会有提高。明天,老师希望同学们能把作业本交齐!”
  原以为经过一番语重心长的教育后,第二天的《阅读练习》能交齐,可没想到,那12个学生中还是有7个“顽固不化”的家伙,而那5本能交上来的作业,写得文不对题,我真是傻眼了!就这样,在不停地“拖欠”和“追讨”中,一个星期过去了,这本《阅读练习》也成了我和那几个“顽固分子”最头疼的事情。这样下去可不行。我静下心,又一次翻开这几天批改过和讲评过的《阅读练习》,突然,我发现了一些平时没注意到的情况,立即拿笔记下来总结了一番:天天按时交的21本作业中,有7本作业做得非常好,几乎全对,每道题都回答得准确完整;有10本作业大多数都是最后一道阅读题回答有欠缺,不会结合自己实际来回答,回答不到主旨上;还有4本作业就有蹊跷了,回答很相似,错也错的一样,一看就是抄袭的。那12个老大难学生的作业本,多数是把在原文找答案的题目写出来了,还有不少错别字,要自己总结概括的题基本没写,都是讲评后补上去的。唉,作业的完成情况很糟糕啊,真的是让我很失望,很有挫败感,该怎么办呀?
  与其我一人在这失望、着急,为何不问问学生的想法呢?于是,我让学生写一篇周记:如何更好地完成“阅读练习”。
  当我把周记收上来批改时,我发现不同的学生对待阅读作业的感受是不同的:一部分优秀学生认为,作业挺简单的,可以由每天一篇改为每天两篇;一部分学生认为,阅读作业不算难,每天一篇挺好;一部分学生认为,很希望有老师带着做阅读题,很多题自己无法独立完成;一部分学生认为,在家做阅读题是浪费时间,因为真的不会写,还硬要动脑耗时间,事倍功半……其中,燕燕的周记让我感触很深:“老师,我多么希望我们的作业由我们做主啊!我自认为我的语文成绩还不错,最近做的阅读题我觉得完成起来挺轻松的。但第二天来,我到学校就头疼不已,班里有几个男生早早地来了,就为了借我的作业抄,我知道不应该把作业给同学抄袭,那样欺骗了您,也害了他们,可我要是不给他们,他们老缠着不走,还说一些很难听的话。我想,如果能让我们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想写的家庭作业,这种现象是不是就会渐渐消失呢?”
  是啊!如果学生们的作业能由他们自主选择,不就能解决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作业矛盾吗?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我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划分作业难易程度,尤其是针对学困生,有些作业他确实无法独立完成,那就在课堂中一起学习,共同解决;那些需要加强识记的基础知识、生字词可以安排回家独立完成;那些有关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作业要减少量,重在学会和掌握。就这样,我分层设计了作业营养套餐,让学生依据他们的学业水平来选择作业,没想到,这样的改进,那12个“顽固分子”都能按时交作业了,作业的正确率也提高了。在自主选择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们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意义,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编辑 王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