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快乐学习”

2011-12-29胡筠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9期

  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兴趣,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从而有效地改善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应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这两条主线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下完成的。情感这条主线在小学教学中尤其重要,以下就结合自己几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快乐学习”的实践谈些看法。
  导入很重要,应精心设计
  教师要设法将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品尝学习数学的乐趣,使课堂产生愉快的气氛。例如:我在教学“循环小数的认识”时,先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学生都欢笑着接着说。这时我提出问题:“这个故事能不能够讲的完,为什么?后面的话可用什么词语来表示?”学生在愉悦中思考、讨论、补充,总结出用“重复、循环”等词语来表示。我把故事内容简要板书如下:山庙老小山庙老小……,仿照填写:0.12341234……等等。在这一基础上,指出像这样的小数,我们给它一个新的名称叫“循环小数”。风趣幽默的导入新课,使学生在融融的气氛之中清晰、迅速地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数学百花园中,趣题比比皆是,如我国的“百鸡问题”、“韩信点兵”、“三人分钱”等,国外的“毕达哥拉斯算题”、“丢番图和墓志铭”等,都是进行“愉快教育”的好素材。
  把微笑带进课堂
  “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教师推门走向讲台,就像演员出幕走向舞台一样,应立即进入角色。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决不能将其情绪带入教室,若将不愉快的情绪传染给学生,注定这节课失败无疑。教师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鸿沟,缩短师生间情感的距离,可以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安详的基调,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
  充分利用风趣和幽默
  恰当的风趣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时常出现师生开怀大笑而又秩序井然的气氛,这都得益于教学中的风趣与幽默。如在讲“鸡兔同笼”问题:“有头45个,足116只,问鸡兔各几何?”时,学生心算、笔算后仍面露难色。这时教师下令:“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面两足!”学生开怀大笑。之后,教师说:“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上面45个头,下面多少足呢?”学生答:“45×2=90只。”“少了多少足?”“26只!”这时学生欢快地叫起来“有26÷2=13只兔子,32只鸡”。
  建立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愉快课堂气氛的基础。这种关系应用于课堂,但建立在平时。所以,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必须首先爱其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平素就应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修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
  总之,课堂中的快乐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性格。恰当地运用课堂中的快乐学习,就能导演出有声有色的“课堂戏剧”,增添无限妙意异趣,增强教学效果。
  □编辑 朱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