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品社课堂自主学习的几点思考

2011-12-29李莹莹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9期

  经过本学期的研究与探讨,在品社课程实施中,如何引领学生在品社学科中自主学习这一问题,我有如下感悟:
   1.利用课前调查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品社教材是面向全市学生编制的,其中提供的学习资料不可能满足所有地区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因此通过课前调查弥补教材学习资料的不足,尤为重要。而课前资料的收集过程,也是提高学生筛选、整理信息能力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例如在《选择绿色小窗口》一课中,我向学生布置了课前作业:网络带给我们小学生哪些影响?请准备充足的案例证明自己的观点。课堂上,采访家人的手稿、上网搜集后打印出的资料都成为课堂学习的重要数据资源,丰富了课堂学习内容。
  2.深入挖掘教材资料,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例如在《社会需要热心肠》一课中,我带领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小故事《公交车站牌下的小凳子》,并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谈收获,引导学生说出:“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大爷满头白发,他摆放小凳子的动作是那样的缓慢,他这个年纪的老人本应在家安享晚年的,而他却发挥自己的余热,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一张普通的图片,起到了明确人物形象的作用。
  3.通过问题设计,引发学生自主思考。例如在《社会需要热心肠》一课中,通过“王大爷可不可以不放这些小凳子”、“如果那天你正好经过王大爷放小凳子的这个车站,你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如果你正好和家人经过这个十字路口,你会如何做呢”等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感受热心人带给社会的温暖。
  4.通过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在《选择绿色小窗口》一课中,采取小组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各自发表对于“网络对小学生生活影响”的看法,通过对比思考,使学生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只有科学使用,才能更好地让它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服务。
  □刊中刊编辑 王雪莉 江泓 王宇华 朱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