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意识与小组合作探宄模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1-12-29王芳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1年11期
只有合理而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掌握知识,自身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真正畅游于数学学习的殿堂。笔者结合人教版初中数学《图形的旋转》这一节的实际教学案例,阐述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
《图形的旋转》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旋转》中的第一节内容。这个章节是学生在对对称轴和平移学习之后的又一种图形转变的学习。是学生进一步拓展空间思维和进一步进行图形变换的探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1.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旋转的基本含义,对旋转前后的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这些图形旋转的基本特征有所掌握。让学生在发现与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发现真知,归纳重点,发展其抽象概括和动手的能力。
2.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与把握旋转的概念和性质。掌握旋转的变换关系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1.运用生活情境导人新课。教师在进入本课学习之前,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冬奥会上花样滑冰中国运动员英姿飒爽舞姿的视频,特别是运动员在做旋转运动时的场景,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小组合作探究,发现知识点。教师展示一些贴近生活场景的图片,如,摩天轮旋转的场景、钟表指针旋转场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找一下这些图形之间存在哪些相似点。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会总结出共同点是会围绕一个支点旋转。教师趁热打铁引入旋转的概念。
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陀螺,仔细观察其旋转情景,小组合作交流绘制出陀螺旋转的图形。
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荡秋千的场景和汽车雨刷的场景,让小组之间合作探究绘制出旋转图形。教师根据图形,引入旋转角的概念。
3.通过实际例题,巩固新知。教师在让学生对本课的基本知识有所掌握以后,通过实际的例题和生活中的场景来巩固新知。
例题展示:
(1)如图所示。正方形CDEF能否看作是正方形ABCD旋转得到的。那么它的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是什么呢?
(2)如图所示,每个发电风车是由三个叶片组成的,那么它通过其中的一片叶片的几次旋转得到的,那么AOB多少度?
4.回归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向学生举例,我们在公园里常常看到旋转的喷水管在对草木进行浇水,教师让学生绘制出这个喷水的图形。同时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存在的旋转的情景进行举例。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但掌握了应有的基本知识点,而且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也发现和解决了问题。同时整个教学过程的氛围良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在本节课导入的过程中,笔者采用再现生活场景的方式,五彩斑斓的图片吸引学生的眼球,使他们形成强烈的求知欲,而且学生通过对这个视频的观察,对旋转的基本定义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这个情境的导入,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旋转之美。发现了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
2.在第二个环节,笔者为了让学生对旋转的定义、旋转角的定义和旋转的性质有很好的把握,不再采取教师灌输知识的方式。而是给学生以自由探索的空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发现与探究。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这个模式,每个学生都参与这个活动,并且这个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这个环节学生自己从动手、实践、合作中发现了知识点,并且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与合作,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学生的心情也表明是一种对知识的愉悦性接受。这种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这个环节可以说是本节课的亮点。
3.在第三个环节,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得到真正的运用,并且提高学生做题的能力,笔者设计了两道典型的例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答。这两道例题中其中一道是常规性的例题而另一道则是与生活接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第四个环节笔者让学生回归生活,因为数学的学习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析当下的生活。
5.虽然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和笔者自己的反思,笔者发现,整个教学过程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在第二个环节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进行合作探究,但是由于笔者的经验不足,并没有走入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造成有些学生的合作结果并不成功,并没有起到真正发现真知的作用。在第三个环节中,笔者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巩固新知的时候,虽然大部分学生通过练习题,牢固地掌握了知识,但是笔者发现在课下的作业中,很多同学并没有对试题有很好的解题方法,所以教师在以后的讲授例题的过程中要细致地讲授做题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把握做题的方法。
实践证明,良好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真正获得真知。同时,小组合作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的运用也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但是,教学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与发现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