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教师留一点“自主发展”的空间

2011-12-29崔国明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1年11期

  时下,“教育的发展关键在教师”的理念已越来越深入人心,教师的专业发展也越来越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形式多样的教师业务进修中看出,也可以从层出不穷的集中培训和考核中看出。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育的发展更离不开教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明确指出:“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确实需要不断得到发展和提升,才能适应并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教师也渴望通过培训等方式来使自己的专业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冷静分析就会发现,如今的教师业务进修、教师专业培训大都采用的是“一刀切”的做法,是用同一把标尺规划教师群体的未来,而忽视了教师的自主发展、个性化发展。
  教师自主发展,也称为教师主体性发展,是指教师具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教师自主发展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独立性,具体表现为:教师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建构性地确定专业发展的目标,选择专业发展的内容、途径和策略。
  我们认为,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不等于要把教师统得过死,那些集中式的培训、考核是必要的,但还远不是全部。“集中”之外,还得“自主”。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就是个人的自我实现。教师也是如此。
  因此,在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给教师留一点“自主发展”的空间。
  关注“个性求异”
  从哲学角度来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商片树叶,自然也就无法找出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教师的个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我”的展现。
  传统教师专业发展有一种“趋同化”倾向,是以“普适性”知识和经验为内容,通过有组织的外在灌输,把教师训练成能履行社会职责的“工具人”,教师的个性被严重遮蔽。要解放教师的个性,教师专业发展应该以体验和反思为途径,注重教师个体实践知识的生成,从而使教师成为“自我”与“角色”相统一的“生命人”。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承认教师的个性与差异,同时,我们也要坚信,教师的个性差异正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资源。专业发展对教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教师“自我”。
  但是,现在的教师专业发展采取的方式基本上是同样的集中培训,同样的培训内容,同样的考核评定,这和很多学校时下采用的“一样的教案学案、一样的教学方式、一样的测试评价”教学管理模式如出一辙。试想。这和工厂加工产品有什么两样?
  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关注教师的个性差异,要鼓励教师扬长避短、发挥潜能,张扬个性、因材施用,并最终形成教师个性鲜明的风格和专长。
  强调“就近发展”
  现代发展心理学中有一种理论,就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其创立者是前苏联卓越的心理学家、被誉为“心理学中的莫扎特”的维果茨基,核心内容是它阐明了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起源。突出了教学的作用,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这一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我们日常的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中。
  但是,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我们常常忽视了教师发展过程中的“最近发展区”。我们认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同样适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最近发展区”具体是指教师“现有发展水平”与“目标发展水平”之间的有待跨越的地带。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同样,教师的“最近发展区”也是动态的、发展的,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只有不断地超越一个又一个“最近发展区”,才能取得阶段性的成长。我们只有更多地关注和重视教师的“最近发展区”。让教师也体验“跳一跳,能摘到”的成长效果,教师的专业化进程才有最彻底的效果。
  但是目前,在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教育主管部门和师资培训机构更多的是关注教师群体的整体提高,主要关注的是教师入职培训和在职骨干提升培训,采用的大多是群体学习集中培训的方式,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群体的“最近发展区”,而忽视了教师个体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师资培训机构对教师群体的最近发展区的把握始终处于一种过于简单和相对滞后的尴尬状态,而对教师个体“最近发展区”的了解则更少,这是现在很多培训规划、继续教育课程效果远不如预期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寻找教师的“最近发展区”,帮助教师确定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为教师“量身定做”发展目标,并给教师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提倡“自下而上”
  先打一个不很恰当的比方,一方小小的水塘,如果今天有人下河游泳,明天有小船在河里晃荡,那么河里的鱼还能够顺利长大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是同样存在着这种现象呢?答案同样是肯定的。
  在目前的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专题培训和继续教育是教师参与教师专业化进程的主要途径,直接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效。各个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有对本地区、本学校教师的培训计划和继续教育的方案,而且名目繁多、种类齐全。但很多教师认为目前的这些培训与学习没有真正让他们感到实实在在的专业发展,反而感到是一种负担,完成者也只是把它们作为任务来交差。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何在?除了工学矛盾冲突之外,更重要的可能是我们忽视了教师的个性差异和教师个体的“最近发展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师资培训机构“自上而下”式的频繁培训严重干预、干扰了教师的自主发展。
  因此,要想有效消除这些矛盾。教育主管部门和师资培训机构要在培训学习前对教师群体和教师个体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进行科学调研,在关注教师群体“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提供更多富有个性化的学习发展机会。只有重视教师的“最近发展区”的所需所求,才能产生最直接的效果。
  自下而上的需求比自上而下的任务要求更为一线教师所接受和欢迎。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过多的、频繁的行政干预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的呼唤、时代的呼唤,也是教师的迫切追求。给教师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既是给学校一个发展的空间,也是给教育一个发展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