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节入手落实教学工作
2011-12-29刘玉锋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1年11期
我校从实施学校发展“一五”规划(2004年-2008年)到“二五”规划(2008年-2012年),学校发展由“治标”,即外延扩张,转向了“治本”,即内涵发展,也就是做大做强教学教研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实施“二五”规划近一年的时间内,我们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内涵发展的中心要务,努力做了许多积极而又有实效性的工作。
目标趋动
一是实行校领导蹲班挂组联校教学质量目标责任制。依据年度工作计划,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各方面的实际,制定比较科学的教学工作质量目标,将所辖学校、班级、教研组的教学质量目标分解到校委会每一个成员。蹲班挂组联校领导的主要职责是:一月研究一次教学工作,每学期听一轮蹲班挂组联校所有教师的课,参加4—5次教研组活动,每两周深入班级研究一次教学工作。
二是在征求各教研组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建立教研组和教师教学质量责任目标,校长与各科任教师签订“教学质量目标责任书”。该责任书的主要目标内容为:①认真履行《专任教师岗位职责》,学年度专任教师岗位考核评分达到95分以上;②全面落实《常规教学基本要求》,严格落实备、教、批、辅考、评等环节,学年度考核评分达到95分以上;③1—6年级的“有效教学”专题上水平.每学期主讲1-2次研讨课,讲课前实行“三级备课”,即个人初备,集体细备,修改复备。课堂上教师讲课不超过30分钟,学生动手、动口、动笔等活动时间不少于10分钟,课堂批评学生不超过1分钟,练课综合成绩达到“合格”等次(幼儿班教师课堂教学使用幼儿班评课标准,评分达到85分以上为合格);④积极参加新课程研训活动,落实好每日阅读课标、教师用书、教材不少于40分钟,每周看一节录像课,每月参加一次集中学习,每学期写一篇教学反思、论文、案例等,每学年读一本教学专著,积累一件教科研成果,全市统一组织的业务考试达到合格以上等次;⑤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本级科(班)学生学习习惯良好率达到90%以上;⑥语文、数学各级科具体目标(从县定最低标高、上学年全县平均值、上学年本级科成绩、本学年本级科目标方面作了明确显示);⑦专职英语、体育、音乐、美术、幼儿班教师除达到本责任书1-5条外,专职教师(幼儿教师)岗位考核评分达到96分以上。
三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考虑不同学习基础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每个级科每名学生的学习目标,形成学校、教研组、教师和学生四个层次的质量目标体系。校领导每月对所蹲班级和所联系学校教学情况进行一次抽测,并帮助各级科教师研究和解决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质量目标的完成。学年结束将各层级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对校领导和专任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不能完成质量目标的领导和教师在评优表模时实行“一票否决”,对连续两年不能完成质量目标的将采取组织措施,调整工作岗位或减发绩效工资。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情况作为评选优秀学生的重要依据。
课题引领
紧紧围绕学校市级立项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坚持课题研究与新课改状态下的全员练课活动紧密结合,每名教师的备、讲、说、评课及反思必须紧扣“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总课题下的备课有效性、上课有效性、作业布置与批改有效性、辅助教学手段有效性和评价有效性五个子课题进行。2009年秋季,我们着力改革了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开展了有效教学“30+10”模式的课题研究练课活动,我们的做法是:
1.盯“三备”.务必到位。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练课活动讲课前做到“三备”,即个人初备,由练课教师在充分研读课标、教材、教参的基础上,于正式讲课前一周拿出教案初稿(若打印稿,组内教师人手一份,若手写稿,教案每页须留出三分之一空白地方待他人修改);集体细备,在练课教师所在组的教研组长主持下。利用规定的专门教研活动时间针对相关练课教师的教案初稿进行集体性讨论、修改,严格按集体备课的程序进行,先由练课教师根据所拟初案,阐述定题理由、重难点分析及突破方法、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设计构思,然后组内其他教师认真审阅或传阅手中该教师的初稿,酝酿修改意见,并相应做好修改批示,最后交流修改意见,集体商议通过;修改复备,练课教师依据教研组集体细备的意见。再次调整教案,修改成定稿,此定稿为最终上课堂开讲的正式文本。
2.抓"30+10",务必达标。教师在练课活动讲课中依据教案定稿按"30+10"模式以现场授课。“30+10"模式,即教师课堂教学中讲课不超过3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不少于10分钟,其细化标准为:教师讲授新课每超过1分钟扣5分,批评学生超过1分钟扣10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每少1分钟扣10分。其整个课堂教学的评价由三大块组成:第一块为“基础分数”,占总分100分的30%,此块评分的依据是《保康县优质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由练课教师所在组的教师根据标准人人现场评分,课后交教研组长统计折合算出此块得分;第二块为“30+10模式评分情况”,占总分100分的30%,此块由练课教师所在组的蹲组领导具体把关,教研组长协助。依据"30+10"模式的细化标准予以现场卡时.现场评分,其最终得分情况反馈给教研组长作统计;第三块为“检测效果”,即随堂检测成绩,占总分100分的40%,此块由练课教师所在组的教研组长具体负责,正式讲课开讲前,由教研组长本人或安排组内优质课教师针对练课教师现场讲课内容命制好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检测题,交蹲组领导审阅同意后打印,学生人手一份,课尾检测学生全员参与检测,检测完毕由教研组长负责批阅,按练课教师所讲班级的实有正常学生数,按(及格率+优分率+人平分),3的计算方法,如实核算出检测成绩后做好此块实得分的统计。根据评分情况,凡是基础分数低于85分的,“30+10”模式评分低于80分的,检测综合指数低于90个单位的以及三项折合总成绩未达85分的视为不合格讲课,相关教师需两周后个人申请重讲,直至合格。
3.督“说、评、思”,务必齐全。练课教师讲课合格后由所在教研组组长负责及时组织、蹲组领导参与,由该练课教师依据《保康县优质课现场说课评分标准》交流说课、反思材料,组内教师依据标准人人打分,之后主评课教师交流主评材料(主评课教师由教研组长统筹安排,原则上相邻班级任课教师互为主评)。组内其他教师人人补评发言,教研组长做好详实记载。
过程管理
坚持教学工作备忘制,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每月初召开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本月教学工作。校委会全体成员依据年度行政工作计划和学年度教学工作计划,提出当月需完成的教学教研工作任务,研究制定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措施,明确完成任务的责任人,提出质量和时间要求,教导室进行汇总后,以“教学工作备忘”的方式印发到校委会成员和教研组,并召开全体教师会进行专题安排。实行月初安排、月中督办、月末总结,以保证教学工作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使教学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
1.坚持“三管住,一养成”,落实常规教学。在落实教学常规的过程中,突出抓好了下列几方面工作的落实:
(1)管住课程表,保证课程计划得到落实。禁止教师间未经教导室允许私自调课或挪课。禁止挤占非统考级科的教学时间。禁止无故请他人顶课。
(2)管住作息时间表,保证教学时间充足。严格执行全镇统一的作息时间表。禁止非教学活动挤占教学时间,禁止上课迟到或提前下课和下课拖堂,尊重学生“尿尿和吃饭的权利”,禁止利用节假日给学生集体补课。
(3)管住学生作业、各种检测和培优辅差。在教学实践中力求做到:①把好学生作业布置和批改关,确保作业训练的密度和力度符合要求,正确处理减轻课业负担与提高作业训练质量的关系;②把好考试评价关,确保单元测评人人过关,确保各类检测考风端正,考纪严明,教学成绩真实,单元检测由教导室根据各级课教学进度统一监控,科任教师自行组织检测。阅卷完毕及时按要求填写好《单元检测情况统计表》.蹲班领导学期至少抽考两次,做好抽考分析,填写好《单元检测抽测情况一览表》,同时严格落实“单元检测补考制”;③把好培优辅差促中关,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各级科均衡发展,严格落实学校培优辅差促中管理办法,建立培优辅差促中工作档案。将优生培养和差生辅导任务,分解到班,落实到人,跟进培养和帮扶,让所有学生都有提高。
2.引导学生养成乐学上进的习惯。坚持不懈拙在学生中开展“四个主题教育”。即,开展以“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而发奋读书”为主题的学习目的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开展以“成功的人生从这里开始”为主题的成功教育,给学生更多的成功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开展以“细节决定成败”为主题的学习态度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展以“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为主题的激励教育,鼓励学生争先创优,让全体师生明白“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考核导向
坚持教学工作检查评估制,促进教师落实教学工作。在教学管理上我们做到:有目标必有制度、有制度必有检查、有检查必有考核、有考核必有奖罚,懿使教学工作“依章依法”进行。依据教学工作制度和各岗位职责要求,进一步完善教导主任、专任教师、教研组长、专职教师、班主任等岗位的考核细则,将教师落实教学工作各方面的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实行百分量化,考核结果与评优评模、学年度聘任和绩效工资发放挂钩。实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以“成绩论贡献,以质量论英雄。”加大学科教学质量在“工作能力和效果(45分)”中所占的比重,副校长、教导主任的学科教学成绩权重为0.45,占“工作能力和效果”这一块考核总权重的45%;专任教师中学科教学成绩权重低者为0.5,高者为0.7,分别占“工作能力和效果”这一块考核总权重的50%、70%。
研训提高
根据县、镇两级教研部门关于新课程研训活动的精神要求,自去年lO月以来,我校结合校情实际,广泛开展了校本研训活动,提高了教师践行新课改的能力。
一是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县级新课程研训活动,落实好参训教师参训后“三个一”任务,即备一节高质量的教案,上一节公开课,写一篇较高质量的教学反思,所形成的研训材料学校择优推荐参加上级组织的新课程研训活动成果评选。
二是落实好每月一次的新课程校本集中培训活动,时间定于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天,保证参训率100%,合理安排主讲人,精心准备培训内容,真正让全体教师受益。
三是落实好每周一次的“看课”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二晚自习为综合教研组集中学习时间,每周三晚自习为语文教研组集中学习时间,每周四晚自习为数学教研组学习时间,教研组长全权组织,挂组领导全程参与,重点组织教师以观看示范课和专家讲座光碟为主,以此促使教师进一步提高运用新理念进行新课程教学的能力。
四是落实好每日一次的业务自学。全体教师要做到潜下心来充分研读课标、教材、教参及相关教学业务杂志,每周工作日下午放学后在校自学一节课。确保自身能较好地胜任所任学科的教学工作,对所学内容教师要认真做好业务笔记。业务笔记以摘抄、撰写个人反思为主,每月不得少于800字,其中含400字的业务学习摘抄和400字的学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