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的宿命

2011-12-29赵冕

出版科学 2011年6期

  尽管曾经兵戎相向,尽管曾经怒目而视,但是海峡两岸,毕竟同宗同祖,血脉相联,唇齿相依。历史也许不堪回首,而两岸人民却亲情依旧。因为我们是手足同胞,是骨肉兄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把两岸分开,没有任何理由能够把我们之间的亲情割断。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以枪炮说话,已经不再是现代世界的生存规则。和平发展,不但是两岸关系的主题,也是世界发展的潮流与趋势。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个经济体之间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经济体、不同意识形态,都在积极寻求相互依存。海峡两岸,原本就是自家兄弟,我们还有什么更充分的理由和不可逾越的利益分歧,而不相辅相依共谋发展呢?历史证明,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下,顺者昌,逆者亡,这就是历史的宿命。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缓缓挪动,海峡两岸关系在跌宕起伏的路上蹒跚前行,时而阳光明媚,时而乌云密布。然而,前行始终是主流,是方向,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
  长江出版社出版的《海峡两岸关系60年图鉴》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武汉市委统战部共同组织编撰。书中从学术研究的视角,通过对两岸分离60年来重大事件流变脉络与行进路线的全面、系统梳理和解析,以祖国大陆对台方针政策的变化、发展为主轴,以台湾局势的演变和两岸关系走向的阶段性特征为基本线索,紧扣两岸关系不同阶段的形势特点,对每个阶段两岸关系的发展状况,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内外因索等,进行了客观分析。真实、系统地描述了两岸关系形成、发展79qsOr2YR9qmCVpEk8RkE0pTdXUQFs9QYpz+cGFCQGg=的艰辛历程。
  《海峡两岸关系60年图鉴》以翔实的资料、充分的论据,站在公正的立场,秉笔直书,再现了60年间海峡两岸关系的历史原貌。气势宏大,视域宽广,提纲挈领,脉络清晰。编撰者既不回避1949年至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两岸隔空交战,大陆宣称一定要解放台湾,彻底消灭蒋匪,台湾的蒋家王朝誓言匆忘在莒,要反攻大陆收复失地,两岸政治军事长期对峙。同时也对1987年后,大陆对台方针政策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大转变,以及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被打破,各项交流全面展开,两岸事务性接触与商谈起步所取得的积极成果,进行充分肯定:对李登辉、陈水扁前后掌权20年,“台独”分裂活动张狂,两岸政治僵局持续,两岸关系呈现“政冷经热”“官冷民热”的特征,也进行了客观、冷静的剖析。编撰者始终把陈水扁及其统治集团与台湾广大人民群众严格区分开来,对于陈水扁统治时期,台湾岛内许多有识之士,强烈谴责拒认一中原则、拒认“九二共识”、甚至拒认自己是中国人,实为倒行逆施、“数典忘祖”的正义举动,给予了高度褒扬。
  《海峡两岸关系60年图鉴》一书的最大特点,是作者以浓墨重彩的笔调,对2005年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清醒理智,根据两岸关系新形势,及时调整大陆对台政箫,出台“四点意见”、《反分裂国家法》等一系列对台政策,逐渐发展形成“六点意见”,促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深刻思想,进行了精彩而独到的表述。特别是自2008年3月以来,两岸领导人顺应历史发展,国共一笑泯恩仇,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高层政治互信不断扩大,彼此大大弱化了以往那种高调发出的、能淹没一切的政治话语,致使两岸关系逐步引入和平发展轨道,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交流交往蓬勃发展;“两会协商机制”基本实现制度化、常态化,国共两党论坛逐步迈向机制化、制度化;以“海峡论坛”为标志的民间交流平台日益丰富;两岸“三通”,两岸“一日生活圈”,两岸经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格局,以及两岸同胞共同抗震救灾、共襄北京奥运盛举、携手应对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均被编撰者叙述得生动形象,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最大的亮点莫过于《海峡两岸关系60年图鉴》的编撰者合理地将大陆对台政箫的发展、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演变,与整个国际环境的变化结合起来,将两岸关系的描述,置于大历史的立体框架之中。通过广泛的资料收集,吸收众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缜密辨析,向读者展现了一种更客观、更全面、更宏大的两岸关系图景。读者细读本书,不仅能够从流畅的叙事中了解到许多尘封已久、又耳熟能详的两岸往事,还能更详尽地了解李登辉、陈水扁等推行“台独”分裂活动的很多重大事件,弄清“台独”在岛内兴起和发展的原因、影响和危害性,从中领会祖国大陆对台方针政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战略思想的精髓。
  60年来,两岸关系重大事件层出不穷,内容包罗万象,各方看法众说纷纭,该书编撰者以清晰的脉络,合理的体系,流畅生动的语言,图文并茂,将60年的流年岁月,浓缩为60余万言的生动文字。而且,《海峡两岸关系60年图鉴》牢牢把握两岸关系每个阶段的特征,进行谋篇布局,构思内容,叙事铺陈,以新颖的形式,体系的表述,完整的结构,清晰地勾勒出我们党和政府始终掌握着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动权,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画卷,打破了单纯以时间为顺序,浮于事件线索描述的叙事方式,通过两岸政治互动联系的真实再现,对不同阶段的民间交流交往高度凝炼的描述,避免因叙事庞杂而模糊思想焦点的简单与浅薄,确保两岸关系各个层面内容的整体性。
  纵观古今,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反对分裂、坚持统一的历史。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中,蕴藏着强烈的大一统意识,已经在绵绵的历史长河中,化约成为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价值观。我们今天重温历史,不是为了坚守历史上的恩恩怨怨,不是为了咀嚼过去的那些你你我我的利害纠葛:因为呈现于我们眼下的是现在,展现于我们前面的是未来。今天盘点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镜,让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从中得到深刻的历史启迪和智慧,获得永志不忘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让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现在,珍惜两岸和平发展的美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