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艺节目“三俗风”之我见

2011-12-29

新闻世界 2011年1期

  【摘要】在电视媒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综艺节目近几年来发展迅猛,竞争激烈,各出奇招争取受众。然而随着其迅速发展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即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抬头。本文着重探讨了综艺节目三俗问题的具体表现、负面影响,分析了其出现的原因,论述了综艺节目的出路。
  【关键词】综艺节目三俗娱乐
  
  何谓庸俗、低俗、媚俗?百度百科对“三俗”解释为:庸俗指平庸、粗俗;低俗形容低级、粗俗、不文明的现象或事物,与“高雅”相对;媚俗就是过分迁就迎合受众,为了短期的商业效益,而不惜牺牲崇高和责任。
  综艺节目是一种娱乐性的节目形式,通常包含了不同类型的演出,例如音乐与搞笑等类型,而且通常只在电视上播出。大部分综艺节目会邀请现场观众参加,但也有现场实况播出的节目。①本文着重探讨综艺节目中出现的三俗问题。
  一、综艺节目中三俗的表现
  1、节目定位只为搞笑,格调偏低,浅层次的娱乐大众的方式,不免流于三俗之中。笔者近日看了某台一档娱乐节目,参与节目的人员甘于被无理的嘲笑,主持人之间相互开低级趣味的玩笑,看的期间哈哈大笑,看完后总觉得节目少了点什么。虽然综艺节目旨在搞笑,娱乐观众,但是我们应该把节目做得幽默,而不是充斥低级趣味的、粗鄙的游戏和玩笑。笔者认为娱乐节目可以是通俗的,但也可以是俗中带雅的,并且综艺节目和其他大众传播同样担负着社会传播的重任。
  2、仅仅注重节目形式,缺乏深度与内涵,价值观混乱。国内某档相亲真人秀节目中女嘉宾公然抛出的自己所谓的择偶观,“我还是坐在宝马里边哭吧”、“你家有钱吗?”之类拜金主义的话。此类节目把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混为一谈。也就是说,将人际交流中的一些粗鄙的东西不加思索地照搬到大众传媒之上,并将此作为提高收视率的杀手锏。
  3、国内综艺节目缺乏创新,仅仅模仿国外综艺节目的形式,制造“看点”赚取观众眼球,不免陷入三俗漩涡。我国的综艺节目大多是模仿国外的综艺节目,自身缺乏创新。比如前几年很火的选秀节目就是模仿国外的美国偶像、英国达人。笔者认为国内娱乐节目只是借鉴了人家的节目的形式,并没有学习到内涵,以至于做出来的娱乐节目搞笑情节非常牵强,主持人水平比人家也差一大截,并且一些主持人并没有自己的主持理念,水平偏低。笔者认为,综艺节目出路在创新,要琢磨我国受众的心理,要制作通俗但不庸俗,开放但不低俗,雅致而不粗俗的节目。
  二、综艺节目三俗的负面影响
  为什么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受到这么高的关注呢?笔者以为这与综艺节目较高的收视率密切相关。现在社会,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普遍较大,这样就需要在空余时间放松一下身心,守在电视或电脑前看综艺节目是一个既省体力也人人都消费得起的休闲方式,这样在周末播出的综艺节目就得到了很高的收视率,那么它的影响自然也就比较广,存在的问题受到的关注也就高了。笔者认为综艺节目存在的三俗问题对于社会及自身不好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1、忽视媒体的社会责任,传播不良价值观,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危害尤甚。综艺节目同样担负着向社会传播主流价值观的责任,不能放任自流,制造一些低俗、媚俗的看点来吸引受众。根据调查,观看综艺节目的主力军是青少年,综艺节目里一些时尚元素、贴近年轻人思想的节目单元和当红偶像明星很能迎合青少年的口味。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长期观看这类综艺节目,受其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他们很可能会认可金钱至上、拜金主义,接受低级趣味。这样对他们将来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发展将产生负面的影响。
  2、偏离了综艺节目正确的发展方向,一味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不追求长期发展,是在自掘坟墓。笔者认为这些偏离了正确的发展方向的综艺节目并没有真正走入受众的内心。笔者作为一名普通观众,平时作为休闲观看娱乐节目,目的就是为了娱乐身心,缓解疲惫和学习压力。对于一些含有三俗成分的节目来说,笔者认为搞笑桥段有些牵强,有些时候就纯粹是逞口舌之能,并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并且还有一些低俗的语言。这样的节目,笔者觉得不但不能缓解压力,还会引起观众的反感。一些节目可能会因为制造了一些看点而短时间内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获得了经济效益,一旦等观众回过味来,它长期的发展则是不被人看好的。
  三、出现三俗的原因
  1、经济利益的驱使。综艺节目的直接目标就是赚钱,赚钱就必须提高收视率,那么一切都是围绕收视率了。阳春白雪的东西一部分人能够欣赏,但是通俗的东西则是大小通吃、老少咸宜。为了提高收视率,综艺节目肯定走通俗化路线。为了短时间内提高收视率,尽快获得经济收益,节目制作就会在低俗、媚俗、庸俗上做文章。
  2、我国的文化体制和管理制度。在我国,部分艺术家崇尚艺而优则仕。艺术家们不再以自己领域的建树来衡量自身价值,而以获得行政职位为荣。艺术家们戴上了乌纱帽,忙于行政会议与重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