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长江及其《中国的西北角》研究综述
2011-12-29贾随平
新闻世界 2011年1期
【摘要】范长江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之一。为了更好地弘扬长江精神,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对近三十年来对范长江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和成果进行了归纳梳理。
【关键词】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研究综述
一、研究的背景
范长江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之一。自1978年起,我国开始出现了一些研究范长江的文章。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研究范长江的文章数量更是达到了空前,有大量的文章见诸于众多学术刊物,并且有一批学术专著面世。研究者将范长江及其作品放在社会、政治、历史和文化等诸多层面进行剖析,研究不断走向深化和细化,形成了较为开阔且合理的学术格局。本文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就近三十年来对范长江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和成果进行了归纳梳理。
二、国内研究范长江的现状
1、范长江纪念活动推动了对范长江及其作品的研究
1987年,中国记协设立范长江新闻奖基金,1991年,由中国记协与范长江新闻基金会联合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该奖项于2005年与“韬奋新闻奖”合并成为“长江韬奋奖”。这一奖项的设立鼓励了广大新闻人员,也使关于范长江的研究的对象扩大到了其他新闻工作者及该奖项本身,将二者有机结合了起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如刘保全的《向获奖者学习做范长江式的记者》(《新闻知识》,1996年03期)、郑亚楠的《范长江新闻奖的精神寻找》(《新闻大学》,2008年02期)等文章,可以说扩展了新的研究领域,丰富了此项研究。
纪念范长江诞辰百年座谈会的召开,更是进一步推动了对范长江的研究,产生了大量怀念性的文章,如慕素娟的《一个人的百年——写在纪念范长江同志诞辰百年之际》(《新闻三昧》,2009年11期),以及在《新闻三昧》上,连续刊发了5篇王大龙与王玲写作的题名为《千古风范映长江——为纪念范长江同志诞辰95周年而作》的文章。在这些活动的推动下,还出版了一批有关研究范长江的专著,如蓝鸿文著《范长江记者生涯研究》、《面向新闻界》,于友著《解读范长江:记者要坚持真理说真话》等一系列著作。这些著作与范长江纪念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成果的取得使得对范长江的研究走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2、注重对其品质与作品的研究
首先,出现了大量研究范长江个人品质的文章,从他高尚的人格、爱国的思想、可贵的精神和渊博的学识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如冯英子的《富贵不淫和得道多助》(《新闻记者》,1997年08期)、高超的《范长江的严谨》(《世纪》,2008年 03期)等。研究者们认为这些个人品质在当时的时代是可贵的,在今天更是需要大力弘扬的,尤其是在当前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媒体环境存在同质化等弊病和新闻从业人员大量增加的形势下,这些个人品质仍然对教育和引导新闻工作者为党的新闻事业努力奋斗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出现了大量研究范长江新闻作品的文章,研究视角更为广阔,涉及的层面更为丰富。尤其是对《中国的西北角》一书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做了细致的解读。这些文章从新闻思想、写作手法、写作过程、地域特色、人文关怀、话语结构、出版次数、边疆及民族宗教问题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的西北角》不仅有着重要的思想价值与历史价值,还有着富有感染力的文学价值。但是对《中国的西北角》这样的名作与其他著名记者作品之间的比较研究极少,张瑷的文章《斯诺与范长江报告文学比较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03期)可以说是个另类,在这一方面写得很有深度。这种横向的比较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范长江及其作品,给我们带来新的研究视角与思考维度,而在著名的新闻作品之间有着很多可比性,但是,这一领域的研究相对滞后,扩大研究视角很有必要。
3、侧重对史料的分析和挖掘
研究者以还原事实和还原历史的精神为基准,研究范长江和政治领导人的关系,如范长江和毛泽东的关系、范长江与周恩来、张学良、陈大章的关系。作为一名记者,范长江一生始终与政治有着牵连。因此,也有许多文章研究范长江与政治事件的关系,如范长江与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西安事变、国共内战和文化大革命的关系。这一系列与政治事件的关系又往往和这些政治人物交织在一起,如刘春秀的《范长江与毛泽东、周恩来的交往》(《瞭望新闻周刊》,1995年35期),文章再现了当年的那一段历史,讲述了在风云变幻的政治事件中,范长江深入采访,并与领导人建交的史实。
有的学者研究范长江与新闻机构的关系。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时刻与新闻机构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新闻机构成为展现他们的平台,而众多的新闻工作者也成就了知名的新闻机构,范长江正是这样一名新闻从业人。范长江一生经历坎坷曲折,他曾与许多新闻机构相依相伴,并做了大量的工作,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如范长江与大公报、华商报、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日报、青年记者学会、国新社、华中新闻专科学校和北京新闻学校之间的关系,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论文数量众多,为我们勾勒出了范长江在这些新闻机构中的活动轨迹。这一系列文章从历史图景上寻找范长江,全面详细地论述了范长江深入西部采访的过程,思想发生转变的内外因,以及在这些事件中所做出的贡献,肯定其价值,阐释寻常而又不平凡的范长江。
4、争论问题的产生和深入
随着对范长江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一些方面,研究的观点和认识出现了分歧,主要是在红军长征上。
在许多学者的研究文章中,范长江被认为是国内第一个报道红军长征的人,他的《中国的西北角》也因此而增色不少,成为经典名著。如李元鸿的《范长江——报道长征第一人》(《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周克冰的《报道长征第一人——范长江采访中国的西北角》(《军事记者》,2002年07期)等等均谈了这样的观点。和上述许多学者一样,蓝鸿文认为范长江是国内第一个报道红军长征的人,且范长江去西北采访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研究红军北上以后的动向。他在文章中写道:“这些通讯,是范长江去西北采访两个目的之一‘研究红军北上以后中国的动向’的产物”①,持这种说法的人占大多数。
但是,尹韵公提出了与此相反的观点,他认为范长江并不是最早报道红军长征的人,在此之前《大公报》上已经发表了关于红军的多篇报道,他在文章中写道:“范长江是1935年7月14日离开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