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微博对突发性事件报道的作用

2011-12-29杨文丽

新闻世界 2011年1期

  【摘要】本文以新民网对上海“11·15”火灾事件的报道为例,试分析新民网新民微博“上海滩”在报道中所起的作用,认为新闻报道在微博的参与下,呈现出现场化、细节化和集中化的特点。笔者认为,如何处理微博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对实现新闻报道的创新与突破是有积极意义的。
  【关键词】突发性事件新民微博作用上海火灾事件
  
  近年来,我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时期,突发性事件频频爆发。从2008年3.14打砸抢事件、5.12汶川地震到今年11.15上海大火事件,我国媒体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有着不断地创新与突破。这一方面,得益于政府部门公开透明的发布信息,保障公民的知晓权;另一方面得益于我国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播客、博客、微博、手机等新媒体的涌现,都表明我国传媒业正逐渐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新民微博的诞生
  微博,又叫微博客,其实是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一种可以及时发布信息的类似于博客的系统。①目前,微博每条消息的字数容量只有140个字符,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和互联网,甚至QQ、MSN等即时聊天工具随时随地更新。2006年,世界上第一个微博网站“Twitter”创立。2007年,“Twitter”风靡全球,类似的微博网站开始在全世界涌现。在中国,就有饭否、叽歪、腾讯滔滔等等,2009年,中国最大门户网站新浪网开通新浪微博内测版,随着门户网站的强力加入,国内微博市场开始活跃。
  随着传媒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传统媒体开始展开合作,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平台纷纷建立自己的微博通道。2010年9月9日,新民网新版及“上海滩”微博平台测试版同时上线。新民网的独家报道、突发报道、新民网论(评)、做客新民网等富有特色的新闻栏目将通过“上海滩”微博平台,以全新面貌服务网友。同时,网友可通过在“上海滩”开微博的方式,与开通“上海滩”微博的政府部门展开线上交流,第一时间获取资讯,发出咨询,提出意见和建议;网友也可通过自己的微博,记录身边事,向媒体爆料,与亲友沟通,与“偶像”交流。②
  二、微博对“11·15”火灾事件的报道所起的作用
  突发性事件,是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突然发生的,给社会或人民群众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由于突发性事件具有突发性、复杂性、破坏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新闻媒体在处理突发性事件时往往比较被动。而如今,新民网借助“上海滩”微博直播报道,应用多媒体平台和技术,加上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参与以及媒体组织对事件主题的建构,使这次新闻报道更加的现场化、细节化和集中化。
  1、现场化:多媒体的应用
  多媒体,可以理解为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的统称,及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③手机、互联网、ipad等多种新媒介的使用,促使这些多种多样的信息表现形式即时地传递给受众,让受众有一种全新的体验,彼此之间打破了时间、空间和身份地位的阻隔,提高这种对话的可能性和及时性。
  11月15日14:30分,新民网发出一则“滚动:胶州路教师公寓大火火情持续4个小时”的新闻,还配发了一段视频和一些图片。随后,新民网推出新民微博直播上海大火,每隔几分钟发布一则新闻,向受众传递上海大火的最新消息,同时,许多网民也通过微博不断地发布自己所了解到的信息,大量的图片和视频也冲击着受众的视觉感官,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传达的信息充斥在受众的周围,让受众有一种身临事发现场的感觉。
  全媒体时代,新闻的“时效”呈现出新的特点。“时”的内涵更多地体现为“全时性”和“即时性”,“全时”(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和“即时”(对事件零时差、零距离地进行报道)。④而微博正具有“全时”和“即时”的特点,在新民网“上海滩”对上海大火事件的直播报道的同时,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配合,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文字信息、图片信息和视频信息第一时间呈现在受众的面前,让受众在快速接收各种媒体信息的同时,感受现场的真实。
  2、细节化: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参与
  在微博时代,信息发布的门槛降低,“人人都可以当记者”,传播主体已从传统媒体的单一化变为多元化,人人都可以表达观点,人人都可以当传播者,信息传播者的数量极大的增加,微博上的信息内容变得丰富。在这次上海火灾突发性事件报道过程中,许多网友就通过微博传递了有价值的信息。由于,大量新的传播主体的出现给新闻媒介提供了大量新的新闻信息资源,新闻媒介就可以发挥“消息总汇”的职能,采取各种传播方式,对这些新的新闻信息资源加以充分利用。这样,新闻媒介针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就更加的详实,更加的无微不至,会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关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挖掘出很多细节化的信息和资讯。
  “上海滩”微博发布了很多与大火事件相关的细节化的信息,不仅对事件的发生原因、发生过程和发生现场等等做了深入细致的报道和分析,不少的网友还通过微博发布了很多体现出普通人的人性和人文关怀的信息。这些信息细微详尽地告知了受众信息本身以外的信息,不仅满足了受众对信息的需求,还让受众感受到人性的美好。
  3、集中化:媒介组织对话题的设置
  突发性事件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和破坏性的特点,所以会引起媒体和受众的关注,如果信息渠道不流通或权威信息发布的滞后,会导致谣言的滋生和不良舆论的扩散,从而引起社会恐慌。由于微博作为新兴的自媒体,任何人都有机会自发地发布任何信息,看问题的视角难免会偏执狭隘,发布的信息多为个人所感,而且短短一百多字的内容根本无法将一起突发性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表述清楚,所以,通过微博发布的信息很难做到真实准确、客观公正。正是由于微博有这些缺陷,所以,突发性事件爆发后,需要权威人士、专业的媒体通过微博这个平台及时全面客观地向公众传递真实的信息,消除公众的疑惑和不安。
  新民网“上海滩”微博开通的时候,新民网的独家报道、突发报道、新民网论(评)、做客新民网等富有特色的新闻栏目就通过“上海滩”微博平台,服务网友。“11.15”上海大火发生以后,新民微博就设置了“查找消防隐患”、“静安高层大火”、“悼念”、“赔偿”等热门话题,引导网友把零碎、分散的信息集中化,形成专题报道,并且对网友爆料的信息加以核实调查再报道,及时消除网友发布的零散的、不真实的信息对受众的错误引导。一方面,专业的媒介组织通过设置热门的话题,把受众的意见集中在一起,不仅丰富了报道内容,同时还使相同的问题更有深度,更有内涵。另一方面,新民网“第一现场”、“事故调查”、“事故善后”、“事故反思”、“新闻评论”、“隐患自查”等栏目配合新民微博对整个事件进行筛选、梳理、阐释和解读,让读者深刻地感知全局,从中受到启发。
  三、微博的缺陷与媒介组织的“把关”
  当下,全媒体化是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全媒体”,就是在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在具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之间的融合,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全媒体通过提供多种类、多方式、多层次的传播形态,满足受众的细分需求,使受众获得海量化、国际化、个性化及互动、实时、快速的媒体体验。⑤近年来,为了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我国各级媒体纷纷整合内部资源,利用新技术和新的传播手段广泛开展合作。而微博作为新媒体,需要和传统媒体相互融合,共同见证全媒体时代的崛起。
  然而,就目前国内媒介的发展情况来看,全媒体时代刚刚起步,微博的使用也处于兴起的阶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缺陷。首先,微博打破了身份地位和时空的限制,每一个公民都能通过注册微博账号发布信息,媒体组织如何调动网民的兴趣,发挥广大网民的力量,让每一个用户都能成为突发性事件的现场记者,及时准确地进行事件的现场报道值得媒体运营者深思熟虑。其次,全媒体时代的主张是“人人都是记者”,微博也正有这样的特点,但是,由于公民在微博上发布的信息往往是个人片面的所见所闻,缺乏求证的意识,专业水准缺失,所以,往往会出现虚假的信息,如此一来,专业的媒体不仅要依靠网民在微博中的爆料,同时也要对网民所爆料的信息持怀疑态度,小心求证,避免虚假信息的扰听。最后,微博是容易滋生谣言和形成舆论的地方,媒体运营者应该坚守职业道德,做好“把关人”,在保障公民知晓权、表达权和批评权的前提下正确引导舆论,特别是对于突发性事件的报道,更是要把握好舆论的方向,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目前看来,全媒体时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微博在成长过程中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总的来说,微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建构全媒体时代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媒体组织应该重视微博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的作用,实现新闻报道的创新和突破。
  
  参考文献
  ①吴删,《“两会”微博开新风——以新华视点“两会微博”为例》,《新闻前哨》,2010(5):80
  ②新民网,《新民网新版及“上海滩”微博平台今同时上线》,2010.9.9
  ③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323.html
  ④桑苗,《浅谈现代新闻的时效性》,《青年记者》,2010年1月中,P11
  ⑤央视网,《满怀信心,迎接全媒体时代挑战》http://www.cctv.com/cctvsurvey/20100813/102899.shtml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0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